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高中生对通俗文学的阅读

浅析高中生对通俗文学的阅读

2020-03-26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高中生对通俗文学的阅读

作者:周雨婷

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10期

摘 要:阅读是高中生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优秀的文学作品既可调剂高中生紧张的学习生活,提升他们的领悟能力,又有助于语文成绩的提升,一举两得。 关键词:高中生;阅读;经典文学;通俗文学 一、阅读对高中生的作用

阅读是高中生提高语文成绩,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在学校的时候为了需要和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和文章;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就是所谓的应用。”高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集文学信息,积累字词句篇,提高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课外阅读能使高中生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并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多彩的自然,体会丰富的人生,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高中生在长期的阅读中,在一次次审美体验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

二、阅读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阅读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智能活动,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若将文学阅读比作一座金字塔,经典文学作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毋庸置疑稳居顶端,其价值与地位无可撼动。它在反映生活时,关心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批判社会黑暗势力,张扬人道正义价值;在塑造形象时,记录历史真实,揭示历史规律,使作品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我们应该怀崇敬之心、用心感悟、读其语言、感其情感、悟其思想、明其哲理、析其流传万世之因、察其为我所用之果。

屈原罹难而有《离骚》;曹雪芹颇感于社会现状而作《红楼梦》;梭罗隐居十余年方有《瓦尔登湖》,高中生对这些精华的学习与吸收并不轻松。且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红楼囊括了礼仪知识、文学知识、伦理道德知识、为人治世之道,未成年的高中生由于缺乏历练,许多道理都无法参悟。由此看来,对于高中生,阅读经典文学是具有挑战性的,知识积累和领悟能力没有达到一定高度,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阅读通俗文学的价值

高中学生学业任务繁重,学习课程多,课外阅读时间有限。笔者曾在长沙市一中调查过6个文科班共265名学生。其中,“课余休闲方式”一项:看影视、听音乐的学生占36%;阅读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外书籍的学生占42%;逛街、运动等其他方式占22%;高中生承认并尊重经典文学的重要性,知道经典文学的价值很大,尤其是对学业考试而言。但是,他们也普遍认为通俗文学亦有其文学价值和魅力,认为通俗文学浅近易懂,喜闻乐见,能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

吴同瑞、王文宝在1997年出版的《中国俗文学概论》中指出:“所谓通俗文学,是就那些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浅显易懂而言。它包括雅文学中通俗的自由体诗、新体小说、影视剧、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也包括俗文学中的歌谣、话本、戏曲、说唱文学等作品。”

通俗绝不等于低俗,通俗文学浅显易懂,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具体而言,多数人书架上那些现代散文、科幻小说、旅行随记、甚至“心灵鸡汤”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都是我们阅读的对象。当然,还包括深受读者青睐的报纸杂志,以及近年来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学。 高中学生课余时间最自由的事情莫过于阅读,它是学生放松心情的选择,开阔视野的绝佳方式,尤其是优秀的作者能通过最直接的文字表达,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读者的秉性。纵观通俗文学作品,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用幽默的笔调教人向善仁爱;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则传达了最质朴的情感;杨绛通过对往事的叙述,展现了“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以及在磨难中的从容淡定。既然富有价值的通俗作品深得大众的喜爱,深得高中生的钟情,那么,它将拥有较大的影响力,也将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毕竟人是需要不断提升自我,尤其在当今浮躁的时代,阅读档次的提高是一个必要的过程,通俗文学亦可作为阅读经典的推力。若经典文学能让读者轻松愉快地接受,那么,经典必然会赢得广大高中生的青睐。不难发现,市场上涌现了一大批人物传记、名著点评、古书解读,甚至在电视、网络中,以声音、图片等形式体现在通俗的“碎片化”阅读中。在快节奏的时代,“快阅读”不失为一妙方,它绝不代表不尊重经典,恰恰相反,它能更快提升读者的领悟能力,让高中学生离经典文学更近一步。

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高中生的阅读口味也不尽相同。教师应理性看待,多角度加以分析,正确引导,以求学生取得最佳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同瑞,王文宝.中国俗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丰子恺.缘缘堂随笔[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