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教育活动记录
时 间:2011年10月21日 地 点:一楼营业厅
参加人员:支行信贷、会计岗位工作人员
缺席人员:无
主持人:XX 记录人:XX
一、新闻闪读
时间、地点:2011年10月5日上午,泰国境内的湄公河金三角区域
事件:搭载13名中国船员的商船遭不明身份武装快艇劫持枪击,初步判断,船只应是被毒贩劫持,杀害船员也是劫匪所为。
伤亡:中国船员总数为13名,全部遇难。
(二)事件重点
10月5日,泰国士兵在“华平号”上搜得52万粒脱氧麻黄碱,在“玉兴8号”上也发现了4万粒脱氧麻黄碱。脱氧麻黄碱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剧烈,又被称为“冰毒”。
(三)教育难点及突破方法
1、通过时事新闻,认识毒品的危害就在身边;
2、结合禁毒经典案例资料,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3、感知生命的珍贵,树立生命意识,向毒品说“不”;
二、教育活动开展
(一)活动实录
开场前,先由办公室下发准备好的文字材料。
由各部门经理为大家朗读毒品对人类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并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要点:
(1)吸毒者的平均寿命大约不超过40岁。
(2)吸毒对对家庭所造成的危害、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以及毒品活动如何扰乱社会治安。
(3) 吸毒会导致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性病等传染病的流行。
(4)吸毒对家庭会造成的主要危害,吸毒耗费 倾家荡产,婚姻死亡,家庭破裂,吸毒危及下一代。
(5)人们要拒绝毒品,首先要拒绝用精神科药品。
第二环节――知识介绍,认识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毒品分为六大类:1.吗啡型药物,包括鸦片、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和罂粟植物等最危险的毒品;2.可卡因和可卡叶;3.大麻;4.安非他明等人工合成兴奋剂;5.安眠镇静剂,包括巴比妥药物和安眠酮;6.精神药物,即安定类药物。
毒品的几种:鸦片、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等,如今常见毒品有冰毒、摇头丸。
冰毒,即兴奋剂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贩毒者称为“冰”(Ice)。由于它的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该药小剂量时有短暂的兴奋抗疲劳作用,故其丸剂又有“大力丸”之称。又因苯丙胺(Amphetamine)有其译音名安非他明或安非它命之称,故甲基苯丙胺也有甲基安非他明之称。此外,甲基苯丙胺是在麻黄素化学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来,故又有去氧麻黄素之称。甲基苯丙胺药用为片剂,作为毒品用时多为粉末,也有液体与丸剂。
摇头丸,学名MDMA,它在体内代谢经N—脱甲基形成MDA(亚甲二氧基苯丙胺),代谢产物MDA也有活性和药理作用。一次服MDMA起作用后,感觉醉意持续约5个小时,65%经尿排除。MDMA使突触前神经元释放五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并抑制这些递质的再摄取。MDMA也抑制单胺氧化酶,所以递质的破坏减少,不过MDMA不能增加多巴胺的合成。结果在大脑各区的突触,这些递质就明显增加,所以就和苯丙胺—样呈现中枢神经的刺激和兴奋,而且还有些致幻作用。 MDMA很可能由于五羟色胺的异常,使机体体温升高和活动过度亢进。有研究报道认为,MDMA使大脑尾核的伏隔核,细胞外液中多巴胺增量,使人有快感并造成成瘾。最近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研究证实长期服摇头九成瘾者,有五羟色胺的神经性损害,临床上表现为发作性焦虑惊恐、抑郁、往事记亿倒斜闪回、认知功能障碍、记忆紊乱以及其他精神神经症状。
第三环节――文字资料阅读,近年来禁毒典型案例。
案例1
叶树养放走的毒贩潜逃四年落网
去年10月,在省公安厅主要领导的直接指挥下,专案民警经过长期缜密侦查,在广州市一举抓获潜逃境外达四年之久的制贩毒嫌疑人孙浩荣,成功摘掉这颗为害一方的毒瘤。
据查,今年46岁的孙浩荣是广州人,2006年韶关市公安局破获的李少敏等人制造毒品案中,孙是其中的主犯,尽管同伙落网但其一直潜逃。
经查,2006年,孙浩荣与李少敏等人密谋,由孙提供制毒原料和资金,在湖南省娄底市、邵阳市等地先后制成冰毒数百公斤,运回广东贩卖。当年12月1日,韶关市公安局
侦破李少敏等人制造毒品案,抓获孙浩荣等人,缴获冰毒86.62千克和制毒工具、设备一批。此后,由于时任韶关市公安局长叶树养收受巨额贿赂,为孙浩荣办理了取保手续,致使其得以潜逃境外,逃避法律制裁。
去年10月底,孙浩荣悄悄从境外潜回广州。一直秘密监视其行踪的专案组认为破案时间已经成熟,10月26日晚在广州珠江新城某小区展开抓捕行动,一举抓获孙浩荣及其妻子何×珍等人,现场缴获3小包冰毒(净重14.58克)和吸毒工具等物品一批。
案中案:公安局长收800万放人
去年,韶关市原公安局局长叶树养因受贿罪及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数罪并罚最终被判处死缓。经判决书认定,2006年11月底,韶关市公安局破获了包括黄海升、李少敏等人在内的制造、贩卖毒品犯罪团伙,刑事拘留了包括孙浩荣在内的10余名犯罪嫌疑人。因当时社会上有人传闻愿意出巨资保释毒贩,当时身为韶关市公安局长的叶树养听说后,便安排办案干警放出交2000万元即可放人的消息。不久,叶树养与孙浩荣亲友委托的联系人姜宇接触,并谈好“释放”孙浩荣的条件。
2007年1月1日,经叶树养指示,韶关市公安局以犯罪证据不足、取保候审继续侦查为由,决定对本已准备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的孙浩荣取保候审,同月3日将孙浩荣释放。孙浩荣被释放后,于当年12月30日因取保候审期限届满,被解除取保候审,后在逃。
孙浩荣被取保候审后不久,叶树养到深圳与姜宇见面,并收受了事先约定的800万港元。叶树养将其中700万港元用于个人投资矿山,余款藏匿家中。
案例2
台湾毒贩珠海制毒用渔船送台
2010年7月,在省公安厅的指挥协调下,在哈尔滨警方的大力协助下,清远、珠海市公安局联合行动,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的“2·10”特大制贩毒品案,一举摧毁以台湾人林某为主的制贩毒团伙,切断了一条大陆通往台湾的毒品输送链。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捣毁制毒工场2个,缴获毒品氯胺酮222.69千克及制毒工具一批。据悉,林某在大陆制贩毒品后,通过渔船运往台湾销售。
2010年2月,警方得知,一名外号叫阿龙的台湾男子购买了大量的制毒原料,光羟亚胺一项就达500公斤,存放在东莞厚街准备制毒。4月,阿龙又把制毒原料从东莞厚街搬到清远清新县,并在清新县寻找制毒场所。省公安厅随即协调清远、珠海两地警方成立了专案组,该案更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
经查,阿龙就是从台湾潜逃至珠海的林某,专案组还摸清了以林某为首的整个制贩毒团伙的基本情况。去年7月18日,专案组首先在清远端掉制毒工厂后,哈尔滨、珠海、清远等地早已部署到位的各路抓捕小组迅速展开收网行动,一举抓获涉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8名,捣毁制毒工场2个,缴获毒品氯胺酮222.69公斤、制毒工具一批、德制P99手枪1支、子弹23发。
第四环节――活动总结
X行长提出要求,布置任务:以此活动为契机,组织员工参加单位开展的“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五个一系列活动,即:读一本关于禁毒教育的书(《毒品预防手册》),听一场禁毒禁烟教育讲座,看一部禁毒教育片,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图片展览,谈一次对禁毒教育学习的感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