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线化学分析仪表检修维护规程

在线化学分析仪表检修维护规程

来源:乌哈旅游


神华国能焦作电厂

化学在线分析仪表检修、校准、维护规范

(原理)

编 写: 马志国

审 核:

批 准: `

目 次

前 言

1、氢纯度分析器 1 2、电导式分析仪表(在线电导率仪、酸碱浓度计)3、电位式分析仪表(在线酸度计、钠离子监测仪)4、电流式分析仪表(在线溶解氧表、联氨表) 9 5、光学式分析仪表(在线硅表、磷表) 12 6、湿度分析仪表 13

2 6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77—1999《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参照《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备检修、运行维护规程》(试行稿),结合化学分析仪表的实际情况,编写《火力发电厂化学分析仪表检修、校准、维护规范》,以作为化学分析仪表的检修、校准、运行维护管理准则,使其在线连续运行的分析仪表的测量数据能准确、可靠地安全投运,提高化学监督水平,以保证本厂汽轮发电机组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1 氢纯度分析器 1.1 氢纯度分析器的检修 1.1.1 检修项目和质量要求 1.1.1.1 一般检查

a) 吹扫管道:用氮气吹扫管道系统,保证其干燥无油无其它机械杂质. b) 抽气流量调整组件的检修:更换过滤器中的变色硅胶干燥器,清扫过滤器;

清洗流量计,使流量计达到分度清晰,浮子上下灵活,严密不漏。 c) 转换器检修:清扫表内积灰,清洗进气、排气管中的滤网;检查各元器件

及连接导线有无损坏、松脱等现象;

d) 气路系统严密性检查:对系统施加1.5倍工作压力,保持10分钟,其压力

降不应超过试验压力的0.5%。

1.1.1.2 绝缘检查

用250V绝缘表测量电路对线路、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1.2 氢纯度分析器的校准 1.2.1 整套仪表的校准和技术标准

1.2.1.1 传感器送专业检定部门或制造厂检验。 1.2.1.2 校准前检查性校验

通电预热30min后,用氢含量为测量上限和下限的标准气体通入仪表,进行校准前检查性校验。

1.2.1.3 上限、下限和报警点调整

a) 若检查性校验中示值基本误差值大于允许基本误差值的2/3,则用氢含量为

测量上限和下限的标准气体通入仪表,调校仪表的上限和下限. b) 调好平衡电轿输出相位. c) 调好“氢纯度\"报警信号。

1.2.1.4 示值基本误差的校准

示值误差不应超过测量范围的±2.5%。

1.3 运行维护

1.3.1 投入前的检查与验收

a) 检查电路、气路的连接应正确、可靠。

0

b) 仪表的检修项目符合质量要求;

c) 仪表检修前检查性校准记录齐全、规范,数据正确;检修前检查性校准记录

的各类误差中,存在某项误差大于2/3允许误差的仪表,其检修后校准记录齐全、规范、数据正确。 d) 检查仪表电桥输出相位是否正确.

e) 待氢系统需要报警信号的表计,报警值己调至设定值,核对“氢纯度”报

警信号;

f) 中氢纯度高于80%以后,开启进出口气阀门,将流量调整到0.5~1.0L/min。

1.3.2 日常维护

a) 注意保持系统的严密性. b) 每天检查一次气体流量。

c) 每周用化学分析方法核对仪表一次。

d) 每三个月用标准气体调校仪表示值一次.操作中必须注意场地通风良好,并

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1.3.3 停用

a) 关闭出气阀门,切断电源,仪表即停用。 b) 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停用。

c) 因故障经主管领导批准停用的仪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故障后恢复运行。

1

2 电导式分析仪表(在线电导率仪、酸碱浓度计)

2.1 电导式分析仪表(在线电导率仪、酸碱浓度计)的检修 2.1.1 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2.1.1.1 一般检查与检修

仪表的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被检仪表(或装置)应密封良好,外壳、外露部件(端钮、面板、开关等)表面及铭牌标志应光洁、完好;

b) 仪表刻度线、数字和其它标志应完整、清晰、准确;表盘上的玻璃应保持透明,无影响使用和计量性能缺陷。

C) 各部件应清洁无尘、完整无损,不得有锈蚀、变形

d) 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可动部分应转动灵活、平衡、无卡涩,检查流量计浮子,应上下运动灵活、严密不漏.

e) 所有操作部件应操作灵敏、响应正确,在规定的状态时,具有相应的功能和一定的调节范围。一次元件(电导电极)和转换器的接线应完好无损。

f)检查整个水样测量系统的管路、阀门、接头的严密性,不能有任何泄漏及渗漏情况.

2.1.1.2 绝缘检查

用250V绝缘表测量电路对线路、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2.2 电导式分析仪表(在线电导率仪、酸碱浓度计)的校准 2.2.1 调校项目与技术要求 2.2.1.1 转换器的校准

a) 用两台精度优于0。1级的交流标准电阻箱,分别模拟温度补偿电阻和溶液

等效电阻作为检验信号,对转换器进行校准。

b) 被检表通电预热15分钟后,根据下列公式的计算结果向转换器输入等效模

拟电阻信号。

RX=(J×106)/k

式中:

RX—等效电阻值,Ω; J—电导池常数,cm—1;

2

k-电导率值,S/cm。

c) 正向与反向输入标准值三次,转换器误差max计算公式如下:

max=[(kS-kL)max / M ] ×100% 式中:

max -转换器误差,%FS; kS —仪表示值,S/cm; kL —理论电导率值,S/cm; M -量程范围内最大值,S/cm.

2.2.1.2 一次元件(电导电极)常数校准:

a) 标准溶液法

1) 在检验不同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时,选用的标准溶液应当在溶液的等效

电阻为1×103Ω~1×104Ω之间选择.

2) 将被检电极置入已知标准电导率值的标准溶液中,用电导仪或交流电桥

测量其电导或电阻值(如果用电导率仪表进行测量时,可将仪表的电极常数调节至J=1的位置)。

3) 电极常数的按JX=kb/G=kb×R公式计算。 式中:

JX-电导池常数,cm-1;

kb—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S/cm; G—电导仪表测量值,S; R—交流电桥测量的阻值,Ω。 4) 将被检的电极常数值定为JX。 附:电导标准液的配置方法:

首先:20℃时称0。7440g KCL(105℃烘干2小时)至1升

A:取100毫升 稀释 到1升,25℃ 时电导率为146.93 us/cm B: 取10毫升 稀释 到1升,25℃ 时电导率为14。89 us/cm b) 标准电极法

1) 把已知电极常数为J1的电极置入一水样溶液中,测量其电导为G1或电

阻值为R1。

3

2) 把被检仪表电极(设电极常数为JX)置入上述水样中,测量其电导为G2

或电阻值为R2。

3) 用标准电极法计算电极常数 : JX=J1×G1/G2=J1×R2/R1。 4) 将被检的电极常数值定为JX。

2.2.1.3 系统基本误差校验

a) 比对校验法:将标准仪表的电导池就近连接在被检仪表电极的流路之中,并

保持水样相对稳定,精确读取被检表示值(kS)和标准仪表示值(kb),并精确测量水样温度值.

b) 标准溶液校验法:将被检仪表的电导电极置入标准溶液中,记录标准溶液的

电导率值(kb);精确读取被检表的示值及溶液的温度值。 c) 基准温度(25℃)下的电导率值的换算公式: kJ=kt/[1+β(t —t25)]

式中:

kt-水样温度下的电导率值,S/cm; β-温度系数

t—水样温度,℃; t25—基准温度。 b) 误差计算公式:

J=(kj-kb)/M×100%

式中:

kJ—基准温度(25℃)下的电导率测量值,S/cm; kb—电导率实际值,S/cm。 M—量程范围内的最大值,S/cm;

2.2.1.4 电导池清洗:

用50%温热洗涤剂浸泡清洗,然后用除盐水清洗干净. 2.2.1.5 对于加装H交换柱的电导率仪,应定期检查其交换树脂;对于失效的树脂

+

应立即更换。

2.3 运行维护

2.3.1 投运前检查与验收

4

a) 检查一次元件(电导电极)、连接导线和转换器等是否符合投运要求。 b) 一次元件(电导电极)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与手直接接触. c) 对于新安装的仪表,应检查取样点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d) 投入电源,将被测介质流量调节到150mL/min左右。 e) 仪表的检修项目符合质量要求;

f) 仪表检修前检查性校准记录齐全、规范,数据正确;检修前检查性校准记

录的各类误差中,存在某项误差大于2/3允许误差的仪表,其检修后校准记录齐全、规范、数据正确。

2.3.2 维护

a) 保持仪表运行场所的环境清洁。

b) 对于第一次投入运行的仪表,应每天观察仪表的流量和示值。 c) 每三个月检验仪表系统基本误差、温度补偿误差一次。 d) 每六个月检验转换器和一次元件一次. e) 每六个月检验电导电极常数误差一次。

2.3.3 停用

a) 切断仪表的电源。 b) 关闭被测介质流量。

5

3 电位式分析仪表(在线酸度计、钠离子监测仪) 3.1 电位式分析仪表(在线酸度计、钠离子监测仪)的检修 3.1.1 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3.1.1.1 一般检查与检修

3.1.1.1.1 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被检仪表(或装置)应密封良好,外壳、外露部件(端钮、面板、开关等)表面及铭牌标志应光洁、完好;

b) 仪表刻度线、数字和其它标志应完整、清晰、准确;表盘上的玻璃应保持透明,无影响使用和计量性能缺陷。

C) 各部件应清洁无尘、完整无损,不得有锈蚀、变形

d) 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可动部分应转动灵活、平衡,无卡涩; e) 所有操作部件应操作灵敏、响应正确,在规定的状态时,具有相应的功能和一定的调节范围.

f) 所有引线孔、表门及玻璃的密封应良好严密。

3.1.1.1.2 仪表整机检查

a) 检查转换器LEC显示是否清晰、完整无缺。

b) 检查流量计浮子应严密不漏,上下运动灵活,无卡死现象。 c) 检查测量电极、参比电极和转换器的导线、接插件应完好无损。 d) 检查测量电极、甘汞电极的内充液应符合要求。 e) 检查测量电极、甘汞电极的外壳无裂纹、破损.

f) 检查整个水样测量系统的管路、阀门、接头的严密性,不能有任何泄漏及渗

漏情况.

3.1.1.2 绝缘检查

用250V绝缘表测量电路对线路、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3.2 电位式分析仪表(在线酸度计、钠离子监测仪)的校准 3.2.1 调校项目与技术要求 3.2.1.1 转换器误差校验

通电预热30min,温度补偿电阻值按在25℃温度条件下的标准模拟电阻值设置。

6

a) 标准溶液检验法:将被检仪表的传感器置于与仪表相对应的标准溶液中,

并定值好被检仪表,然后再把传感器清洗干净,将传感器置于另一种标准溶液中,精确记录被检仪表的示值(Si),重复三次。误差按下公式计算:

W=Si-BZ。

式中:BZ─第二种标准溶液在测量条件下的pH值。

b) 比对校验法:将标准仪表的传感器就近连接在被检仪表传感器的流路之中,待仪表示值稳定后,精确记录标准仪表的示值BZ,被检仪表的示值Si,误差按下公式计算:

W=Si-BZ。 式中: 3.2.1.2 测量电极(玻璃电极)性能试验

a) 直接测量法:将被测电极放入25℃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用专用高阻测量仪

器的一支表笔接在电极导线上,另一支表笔插入上述氯化钾溶液中,其值应在5~20MΩ(低阻)或100~250MΩ之间。

b) 间接测量法:将一支经过24小时浸泡处理后的玻璃电极和一支检验合格的

甘汞电极,同时浸入25±0。5℃标准溶液中,用高阻电位差计测量其电位差为E1,再以一支300~500MΩ(误差在+5%之内)的电阻R短路上述由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所构成的原电池组,测得短路后的电位差值为E2,根据RN=(E1-E2)/E2×R的公式算出玻璃电极的内阻,其值应在5~20MΩ(低阻)或100~250MΩ之间。

3.2.1.3 参比电极(甘汞)性能试验

a) 内阻校验:将被检甘汞电极和一个导电良好的金属棒,置入同一氯化钾溶

液中,用专用电桥或高阻抗表的二支表笔分别接在甘汞电极和金属棒上,测量的电阻值即为甘汞电极的内阻。

b) 甘汞电极稳定性能检验:将一支标准甘汞电极与被检甘汞电极同时浸入

25℃±1℃ 的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用电位差计或高阻数字式电压表测量其电位后,再进行比较。

c) 液络部位内充液渗透性能检验:取下甘汞电极的保护套,将电极内部充满

氯化钾溶液,再将被检电极垂直悬放,观察液络部位溶液的渗透情况。

7

1) 先用滤纸吸去液络部位的表面溶液。 2) 等待5分钟后,再用滤纸擦拭有湿痕为正常.

3.2.1.4 温度补偿误差校验:

a) 在适当容量的烧杯中注入标准溶液,将被校表电极和温度计置入烧杯中。 b) 记录水样温度与测量示值。

c) 将烧杯置于可调的恒温预处理装置中,水温在25℃±10℃内变化,水样温

度的改变幅度为10℃。

d) 温度改变10℃后,再记录水样温度与被检表的示值。 e) 计算

1) 酸度计为:t=pHI-pHJ 2) 钠离子监测仪为:t=pNaI-pNaJ 式中:

t—分别为酸度计、钠离子监测仪温度补偿误差;

pHI、pNaI-分别为酸度计、钠离子监测仪温度变化后的仪表示值; pHJ、pNaJ—分别为酸度计、钠离子监测仪温度变化前的仪表示值.

3.2.1.5 水样流通池的检查与清洗

a) 检查水样流通池进出水管密封性能是否良好,必要时更换密封圈。 b) 对于钠离子监测仪,应检查水样切换阀是否灵活,密封是否良好。 c) 水样流通池的污垢可用1%的稀盐酸溶液清洗,再用除盐水冲洗干净。 d) 更换钠离子监测仪的扩散管和扩散液。

3.3 运行维护

3.3.1 投运前检查与验收

a) 仪表和部件安装应牢固、平正;承压部件无泄漏,位置和朝向便于检修; b) 仪表的检修项目符合质量要求; c) 各项校准记录齐全、规范,数据正确;

d) 检查测量电极、参比电极的连接导线和转换器等是否符合要求。 e) 测量电极、参比电极的工作部分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与手接触。 f) 对于新安装的仪表,应检查取样点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g) 将被测水样流量调节到150mL/min左右.

8

h) 准备足够的标准pH缓冲液、pNa标准液。

I) 系统标定:根据被测水样的检测项目,选择不同的pH缓冲液或pNa标准

液,对仪表进行“定位”和“斜率\"的标定,标定合格后即投运。

3.3.2 日常维护

a) 保持仪表运行场所的清洁。

b) 对于第一次投入运行的仪表,应每天观查仪表的流量和示值。 c) 每月标定一次.

d) 每三个月对仪表的系统示值误差、重现性和温度补偿误差校准一次。 e) 每六个月对测量电极、参比电极以及输入阻抗引起的示值误差检验一次. f) 每年更换测量电极。

3.3.3 停用

a) 切断仪表的电源。关闭被测水样流量。

b) 长期停用应取下测量电极、参比电极,用高纯水清洗后盖上电极护套湿润保存。

9

4 电流式分析仪表(在线溶解氧表、联氨表) 4.1 电流式分析仪表(在线溶解氧表、联氨表)的检修 4.1.1 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4.1.1.1 一般检查与检修

4.1.1.1.1 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被检仪表(或装置)应密封良好,外壳、外露部件(端钮、面板、开关等)表面及铭牌标志应光洁、完好;

b) 仪表刻度线、数字和其它标志应完整、清晰、准确;表盘上的玻璃应保持透明,无影响使用和计量性能缺陷。

C) 各部件应清洁无尘、完整无损,不得有锈蚀、变形

d) 紧固件不得有松动现象,可动部分应转动灵活、平衡,无卡涩; e) 所有操作部件应操作灵敏、响应正确,在规定的状态时,具有相应的功能和一定的调节范围.

f) 所有引线孔、表门及玻璃的密封应良好严密。

4.1.1.1.2 电流式分析仪表整机检查

b) 检查流量计浮子上下是否灵活,有否卡死现象,取样流路是否严密不漏。 c) 检查传感器内充液是否符合要求。

d) 检查整个水样测量系统的管路、阀门、接头的严密性,不能有任何泄漏及

渗漏情况.

4.2 电流式分析仪表(在线溶解氧表、联氨表)的校准 4.2.1 调校项目与技术要求 4.2.1.1 在线溶解氧表

系统基本误差调校:用新配制的50~100g/L亚硫酸钠(Na2SO3)标准溶液进行检验。

a) 标准溶液法

1) 将被检仪表通电完成电极极化后再调整仪表的电气零点,使仪表进入运

行状态。

2) 将新配制的50~100g/L亚硫酸钠(Na2SO3)标准溶液温度控制在40℃,置

于底部带出口的10L容量瓶中。

10

3) 连接好容量瓶出口和传感器入口,连续进样5分钟以上. 4) 待被检仪表示值稳定后记录仪表读数。

b) 带“法拉第电解池”的仪表,可设定为“法拉第”自动校验,由仪表自行

完成校验.

4.2.1.2 在线联氨表:

4.2.1.3 系统基本误差调校:在线“标定” (以POLYMETRON的联氨表为例):

1) 投入电源,将被测水样流量调节在150mL/min左右.

2) 仪表零位校准:脱开测量电极一端接线,待指示稳定,调节仪表面板上

的“ZERO\直到显示为零.接回测量电极接线.

3) 仪表斜率校准:在仪表运行稳定时,记下读数A1。在实验室分析被测

水样记为C1。

4) 记下第二次读数为A2。以C2=C1/A1×A2计算出C2值. 5) 调节仪表面板上的“SLOPE\"使仪表示值为C2。 6) “标定”结束仪表投运。。

4.3 运行维护

4.3.1 投运前检查与验收 4.3.1.1 对于溶氧表:

1) 备足够量的、新配制的饱和亚硫酸钠(Na2SO3)溶液。 2) 检查流路系统的严密性,保证检测部件与大气隔绝。 3) 仪表供电电源应符合规定。仪表防干扰措施应完好。 4) 传感器与浸透膜之间在安装过程中应无气泡出现。 5) 投入电源,将被测水样流量调节在150mL/min左右。

6) 系统零位校准:将传感器放入新配制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中,使

仪表显示为零.

7) 系统空气校准:旋下溶解氧电极,将其靠近流通池但不接触水样,开始

空气校准,待显示值稳定后结束该程序。 8) 将传感器放回流动池,投入运行。

4.3.1.2 对于联氨表(以POLYMETRON的联氨表为例):

1) 投入电源,将被测水样流量调节在150mL/min左右.

11

2) 仪表零位校准:脱开测量电极一端接线,待指示稳定,调节仪表面板

上的“ZERO”,直到显示为零.接回测量电极接线。

3) 仪表斜率校准:在仪表运行稳定时,记下读数A1。在实验室分析被测水

样记为C1。

4) 记下第二次读数为A2。以C2=C1/A1×A2计算出C2值。 5) 调节仪表面板上的“SLOPE”使仪表示值为C2. 6) “标定\"结束仪表投运。

4.3.2 日常维护

a) 保持仪表工作环境清洁。 b) 系统基本误差调校每月一次。 c) 系统稳定性调校每三个月一次。 d) 每半年用软纸巾清洁氧电极、渗氧膜. e) 每年更换渗氧膜并填充电解液。

4.3.3 停用

a) 切断仪表的电源。 b) 关闭被测水样流量.

c) 长期停用应取下测量传感器,用高纯水清洗后盖上电极护套湿润保存。

12

5 光学式分析仪表(在线硅表、磷表) 5.1 光学式分析仪表(在线硅表、磷表)的检修 5.1.1 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5.1.1.1 一般检查与检修

a) 应满足4。1。1.1。1要求。

b) 检查转换器LEC显示是否清晰、完整无缺,能稳定地显示测量值。 c) 检查流量计浮子上下是否灵活,有否卡死现象,取样流路是否严密不漏。 d) 检查光路部件和转换器的导线、接插件是否完整无损,各紧固件有无松动。 e) 检查试剂管路是否有堵塞现象.

f) 检查整个水样测量系统的管路、阀门、接头的严密性,不能有任何泄漏及

渗漏情况。

5.1.1.2 蠕动泵检修

a) 拆下泵管,解开快卸锁定装置,拆下泵盒;拆下泵头压板固定螺丝,取下

压板。

b) 拆下固定板上螺丝,取下带转子的泵头。检查泵轴转动情况,清洗泵轴,加

润滑油。

c) 测量泵马达线圈阻值,检查电源电缆绝缘.

5.1.1.2.1 检测单元(光电比色)检修(此单元仅在大修时解体维修、清洗):旋下

检测单元连接管,小心取出光源、比色皿;用50%温热洗涤剂清洗,然后用除盐水清洗干净后复位。

5.1.1.2.2 采样单元检修:用无硅水或稀氨水清洗过滤器、样水流通单元,表面应

清洁无积物.液位探测器用无硅水冲洗,表面应清洁。

5.2 光学式分析仪表(在线硅表、磷表)的校准 5.2.1 调校项目与技术要求

5.2.1.1 系统误差调校:分别选择硅标准、磷标准对与之相对应的表进行校验。

a) 被检仪表通电20分钟后,检查所有试剂应能进入仪表的分析系统不泄漏。 b) 配制适合量程范围的标准试剂,对相应的仪表进行“标定”校验。 c) 待仪表的“标定”校验自动程序通过,仪表进入运行状态。

5.3 运行维护

13

5.3.1 投运前准备与投运

a) 仪表和部件安装应牢固、平正;承压部件无泄漏,位置和朝向便于检修; b) 仪表各项检查项目符合质量要求; c) 检查蠕动泵管、试剂管应完好.

d) 配置硅、磷标准和各种化学反应有试剂。

e) 仪表供电电源应符合规定,仪表防干扰措施应完好。 f) 被测点水样温度、压力应正常。

g) 投入电源,将被测水样流量调节到流动杯溢流.

h) 根据被测水样的检测项目,选择不同浓度的硅或磷标准溶液,对与之相对

应的仪表进行“标定”。 i) “标定\"合格投入运行。

5.3.2 日常维护

a) 系统基本误差调校每半个月一次。 b) 系统稳定性调校每三个月一次。 c) 系统重现性调校每三个月一次. d) 保持仪表工作环境清洁。

5.3.3 停用

a) 关闭系统样水;关闭仪表电源。 b) 松开蠕动泵压板并取下蠕动泵管。

c) 将试剂管和采样管置于除盐水中,彻底清洗流路部分。 d) 排空试剂桶和标准溶液桶,用除盐水冲洗干净。 e) 短时间停用只需执行a)~b).

6 湿度分析仪表

适合于传感器为电容式的湿度测试仪.

6.1 湿度分析仪表的检修 6.1.1 检修项目与质量标准 6.1.1.1 一般检查与检修

a) 检查流量计浮子上下是否灵活,有否卡死现象,取样流路是否严密不漏。

14

b) 检查传感器和转换器的导线、接插件是否完整无损,各紧固件有无松动。 c) 记录停运前仪表示值。

d) 仪表各项检查项目符合质量要求;

e) 仪表检修前检查性校准记录齐全、规范,数据正确。

6.2 湿度分析仪表的校准 6.2.1 调校项目与技术要求

6.2.1.1 准确度校验:每年定期送专业检测部门或制造厂检定。

6.2.1.2 传感器清洗(适用于由于一些不明原因引起的湿度测量不准,并在时间上

不允许送检的情况下,进行此项)

a) 将仪器置于大气中并记下数据。

b) 仔细旋开传感器的护套,取出探头时勿碰传感器内部。

c) 将探头浸没在装有约300mL蒸馏水(不是除盐水)的玻璃容器中浸泡10

分钟。

d) 取出探头浸没在装有乙烷或甲苯约300mL的玻璃容器中浸泡10分钟. e) 取出探头在低温(50℃±2℃)烘箱中烘24小时。 f) 对探头护套进行c)~e) 步骤的操作。

g) 仔细装回探头的护套,并确认自己没有碰到传感器;连接传感器接线。 h) 将仪器置于与a)步相同的大气压并记下读数。

i) 清洗后的仪器在大气中测得更精确的值,比较并检查读数。

j) 如果仪器读数被确认在传感器校正精度的±2℃,重新装回传感器并进行

正常操作.如果精度超出±2℃,用初始清洗5倍的时间重复a)~h)的操作,直到符合要求。否则应送检。

6.3 运行维护 6.3.1 运行前准备

a) 检查氢气干燥装置是否投入正常工作。 b) 检查所有的管道、阀门应严密无漏. c) 缓缓打开连接仪器的氢气管道阀门. d) 打开电源,监视仪表读数。

6.3.2 日常维护

15

a) 保持环境清洁;注意地通风良好,并采取防火、防爆措施。 b) 每年定检一次。

6.3.3 停用

a) 关闭仪表气源和电源。 b) 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停用。

c) 因故障经主管领导批准停用的仪表,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故障后恢复运

行.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