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艺2021年第10期浅析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李炯
(合肥市蜀山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院城市园林的绿化需要使用大量植物,地被植物因其具有良好的蓄水防洪能力,在现代化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有广泛运用空间。简要分析了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使用问题,以此归纳出科学应用地被植物的具体方法,便于提升园林绿化工作质量。关键词院地被植物;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地被植物高度不超过1m,叶呈片状生长并且比较
茂密,有很强的扩展生长能力,地被植物附近的地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被其覆盖。这种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并且能防止地面水土流失,可起到增加城市绿化,防止环境污染的作用。
1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使用问题
1.1覆盖范围较小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使用地被植物的主要问题是覆盖范围较小,目前园林建设时使用的植物,虽然含有草坪区域,但草坪的应用结构不够完整,特别是建筑物表面、树林区域等部分尚未种植地被植物,导致这类区域空间蓄水防洪能力下降,很容易在突遇大雨天气时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形成涝害。因此,充分运用地被植物也是园林防水防渗
工程中的重要改革内容。当前的城市园林建设中绿化覆盖率低,导致整个区域的保护质量下降,不利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质量的升级。1.2环境空间脱离
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应保证园林空间环境具备统一性特征,所有的园林设施在其配置环节,都要以同一种审美观念或同一种功能视角优化处理园林植物景观、水体景观。而园林中布置的管理设施等,也应按同一环境空间内采用的配置方法分布,保证其他部分都能与当前区域性能要求保持对接关系。然而,从实际对接情况可发现:在地被植物的设计中,各类环境空间设施之间缺乏协调性,并且各类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并没有以某个特定的功能为核心定位,导致选择的植物资源过于零散,不利于打造统一和谐的园林环境。1.3选用品种单一
地被植物具有多种类型,且不同类型的地被植物拥有差异性植物铺排方案,其生物学特征也具有差别。要想真正体现地被植物的美感,要针对不同物种的生物特征制定丰富的种植方案[1]。从当前选择过程可了解:地被植物应用问题多体现在品种选择过于单一,甚至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只考虑区域排水防涝能力,未考量其他指标,导致最终选择的地被植物在外观表
现方面过于单调,无法合理搭配各类品种,无法保障各区域的美观程度,导致地被植物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足。1.4基础设施脱离
在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要在城市园林区内建立排水防涝设施,这类设施通常为隐蔽工程,隐蔽工程的建设区域多埋设于地下空间内,但地下空间如何与地表进行对接,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当前地被植物使用过程中,多对其实施观赏性配置,未在此类植物体系中配置专业的排水设施,导致地被植物和基础设施存在明显的不连贯问题,各类植物区域中产生的土壤水分,无法通过基础设施将其排放到储水设施之内,降低了各类基础设施的作用性能。1.5美化体现不足
地被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当前城市工作发展过程,已开始在不同区域建设中安装相关设施提高整体美感。如在城市中存在的大范围转角空间,会通过设置转角公园的方式,提高人文美观性能。目前,在这类区域设施的建设过程及园林空间植物选择过程中,地被植物的使用数量较少,无论是地被植物美观程度,还是城市空间规划设施利用,都存在较大程度的美化体现不足问题。
2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使用方法
2.1扩大覆盖范围
扩大覆盖范围的方法中,要全面分析今后在某个区域设计过程中,空间设施的分布规律。如城市空间内的转角区域,可通过建立转角公园的模式,有效填补整个空间,并随之建立对应的排水设施,其中突出的区域,都可配置不同类型的地被植物[2]。同时针对园林高台区的下方,要建立市政雨水排放系统,如果发生大量降雨情况,地被植物可在短时间内吸附和排放积水,之后借助地下区域内的相关设施,把地表雨水排放到市政排水系统内,确保整个区域处于相对干燥状态。对于其余区域的园林工程,可适当种植地被植物,如草坪及树林区域,可通过地被植物协调整个区域环境。2.2环境空间结合
作者简介:李炯(1984-),男,汉族,安徽肥西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施工及养护技术管理。-106-
2021年第10期现代园艺园林应用
环境空间的结合过程要根据地被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他各类物种搭配方案,合理调整整个区域环境。在环境空间的结合中,大型园林绿化工程常分为地面、空间及高层3个层次,其中,在地面区域可按地面空间的具体面积科学配置地被植物,尤其是草坪区域及和水源地衔接的区域,能通过增加地被植物的使用数量,协调地被植物与周边生态环境。其他区域也要分析地被植物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合情况,尤其是地下区域排水防涝设施,更需要与基础设施之间建立良好的关联互动关系。在地被植物区域之上配置其他类别的植物,进一步提高蓄水能力和排水防涝能力。2.3选用品种多样
地被植物具有多种类别和品种,在选择不同的品种过程中,可根据所用植物的生物学美感及其他生物学特征进行搭配。如在城市园林系统中的草坪区,原有的草坪系统并不是单纯选用乡土地被植物,在新时期的设计过程中,可分析不同类型的品种选用的方法与根系匹配程度,参照草坪高度参数,通过选择和归纳所有参数,分析后续的品种搭配模式。此外,在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中有多个水源地,可选用适合的地被植物,同时研究各类水景设施的处理方法,建立空间区域内的环境协调机制,如果发现现有的地被植物品种与环境不协调,可考
虑种植其他类型地被植物,调整空间区域造型。此外,常
见的芒草、虎耳草、鸢尾花等地被植物,搭配时应考虑植物间的相容性,提高植物成活率。
在栽种地被植物时,要结合园林环境的协调性,选择适合的植物类型。常见的地被植物 包括下述4种样式:(1)整形地被植物。设计者在布置植物景观时,可将地被植物置于花园景观的边缘处,以丛生方式,衬托出花园的美感。(2)空旷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若在空旷区域种植地被植物,应首选喜光型植物,如栀子花、木兰、望春花等。(3)疏林地被植物。在园林内的稀疏林木中种植地被植物,应以观赏价值强的草本植物为主,由此产生呼应效果,表现出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如金鸡菊、吉祥草、地被石竹等,使游客获得良好的观赏体验。若在乔木等高大苗木下应用地被植物,则应当优选耐阴性植物,以免光照不强,导致植物成活率下降,包括八仙花、鸢尾花、六月雪等,这些植物的科学配置,既能增加园林美观度,又能增加地面绿化面积。(4)岩山地被植物。若在假山或园林山体景观上应用地被植物,应以长势慢、适应能力强的植物为主,避免过于快速生长,增加园林修剪工作量。在地被植物过多蔓延到假山等结构时,将破坏整体布局的和谐性,如三叶草、藤蔓植物等。地被植物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起到显著的辅助作用。
2.4结合技术设施
在园林中建设技术设施过程中,要分析当前整个区域内相关设施的建设情况、各类设施的储备情况及其他区域发展的要求情况。如城市园林绿化空间内需要配置的蓄水排涝系统,在区域建设中,考虑在整个区域内建立储水池结构,该结构能通过管道和草坪区域中配置的其它植物,使园林植物灌溉排水工作更加规范,确保所有设施都能通过配置地被植物和其他植物之间相互协调。同时,还需秉承科学工作原则,调节整个地下空间中各类设施的关系,分析其他设施是否和地被植物间建立了有效的关联互动机制。在确定地被植物的应用范围时,应做好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园林各景观、各设施分布规律,以免随着地被植物的生长,造成设施功能受损。如在园林管道口处,若地被植物数量较多,会发生堵塞现象,导致园林积水。2.5展现美化效果
城市园林区域内的草坪区域建设中可使用地被植物[3],要分析各类设施的衔接情况,包括草坪区域内建立的人行道路、周边的树林区及花坛中的设施配置细节,并从整体表现上,分析当前整个区域是否具有良好的美观度。另外,要确保当前所采用的各类方法符合在园林绿化设计要求,如果发现信息不匹配现象,需重新校正绿化设计方案及地被植物使用方法,强化地被植物的应用效果。地被植物作为一类具备鉴赏价值的植物,其应用可进一步美化园林环境。在实践阶段,应细致分析地被植物颜色、生长周期等因素变化情况。不同植物产生的美化效果有所差异,若能找到与园林绿化建设的契合点,可最大化展现地被植物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应用问题,主要表现为应用范围较小、和周边设施的衔接效果不足、对其他设施的处理不完善等,导致在整个体系建设过程与相对应的工作性能之间不匹配。据此,应根据周边设施的建设方法、处理工作标准等,协调各类资源,展现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辅助价值。参考文献
[1]黎萍.海东市城市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特点及应用[J].乡村科技,2020,11(27):63-64.
[2]孙少婷.景天属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8):116-117.
[3]李松.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04):128-129.
[4]吴连峰.浅谈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16):55-56.
(责任编辑韩峥)
-107-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