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诗歌,美的教育
作者:陈皓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19期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不学诗,无以言”,阐明了诗歌的重要性。诗歌是最优美、最精粹的语言,有人说,“在声音与节奏、韵律与情感之间,儿童天生即与诗有一种最亲密的联系”。诗成了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最好的途径。诗歌是教育,而且是最好的教育,它使我们获得对世界最好的理解。本学期,学校推行诗歌教育,我们班荣幸地被选为诗歌教育示范班,在不断的探索中,我获得了一些体会,在此与同行分享。
对于诗歌,孩子们接触得不少,可如果贸贸然就让学生来吟上几句,可能会比较困难,毕竟学生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培训。那么教师要如何循序渐进,让学生能够学得比较轻松,最后水到渠成呢?
一、常见面,常吟常诵打头阵
诗歌教育是美的教育,诗歌的节奏、韵律能让人有美的享受。不要用说教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诗歌,而是让孩子们与诗歌常见面,经常吟诵,从而潜移默化地喜欢上诗歌。于是,我把每节课“课前三分钟”谈读书体会的时间,改变为允许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而且还实行加分制度。这样的改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因为他们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诗歌朗读出来即可,过程既简单,还能加分。如此便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一段时间下来,琅琅上口、易记背的诗歌自然而然地得到学生们的喜爱,课间还能看见学生们在交流自己找到的诗歌,真是个可喜的现象。再后来,有的同学还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出来,而我及时地对他们进行了表扬,于是其他学生也纷纷背诵起诗歌来,使得整个班级诗意浓浓。 二、有榜样,老师示范勇为先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要想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境界——学生张口就能来两句诗,还得“以身作则”。我把我的经历以故事的形式讲给了学生听:我从小深受爷爷——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的影响,一直喜欢这些诗歌,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言简意赅,让我爱不释手,读小学时有几次即兴诗歌还获得了奖。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更加激发了学写诗歌的兴致。趁热打铁,我还经常即兴来两句诗。有一次上课,可能是天气的原因,整个班级显得死气沉沉,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也不高。我看到这种情形,随口就来了几句诗:“天,阴沉沉的;教室里,死气沉沉的;我的心,也沉到了谷底;我需要你们——孩子们!振作起来,伸出你的手,拯救我吧!”调侃似的几句诗,让孩子们笑了起来,有了精神,又可以接着上课了。到后来,几个学生也似模似样地学着即兴来两句了。记得有一位学生,他叫丘圣城,有一节课上他是这样说的:“我的心,砰砰乱跳;我的脸,红得像个番茄;我的手,冷得像块冰块;为什么呢?因为我怕——怕陈老师说:‘圣城,来两句!…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接着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雷鸣般的掌声……班里又掀起了即兴作诗的高潮,学生们也更喜欢我了,我简直成了学生们心中的偶像。
三、树典型,学生创作是主角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里有几位学生俨然成了同学们公认的“小诗人”。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小诗人”的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来创作呢?首先是百试百灵的一招——公开激情表扬。这样一来,“小诗人”们积极性更高了;接着,办个小型“诗歌展”,把他们的作品一一展出,那个神气劲,真是没得说了;最后还来个“经验介绍会”,让“小诗人”介绍自己是怎样创作的。一番动静下来,典型树起来了,其他同学在他们的带动下,也热情高涨地投入到了诗歌创作中。有的同学专门准备了一本小本子写自己创作的小诗;有的同学在自己的空间日志里发布自己的作品;有的同学把爸爸妈妈也发动起来了。有一位同学的爸爸也是诗歌爱好者,年轻时写了一本诗集,因此他的作品也成了孩子的珍宝,每天在家父女俩不时地对上几句。用那位家长的话说,“跟孩子有共同兴趣了,孩子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说了,而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好像也比以前管用了,家庭教育的效果显著了!”这倒是意外的收获。不管怎样,全班学生都在学创作,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摘录我的学生作品如下。 猫
猫,说来也真是个奇怪的动物。 有时候,亲昵地舔你的手, 有时候,摇摇头懒得理你, 有时候,温柔地躺在你的怀里, 有时候,来无影去无踪, 还有时候……
那你就要问问它还有什么花样了。 思乡
山水如同故乡亲, 彩云片片飘空中。 举杯饮酒思乡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情如瀑布斩不断。
第一位同学非常喜欢猫,该诗是她日常细心观察的成果。第二位同学心思细腻,平常不大爱言语,没想到把思乡之情写得如此精彩。许多时候,我在欣赏学生作品时都会自叹弗如。 四、常激励。适时表扬保质量
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一段时间过后,如果没有新的动力,学生创作的激情就会有所降低,这个时候就应该采取新的措施。经常表扬是屡试不爽的好办法,隨口夸上几句,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可是要怎么夸,这便又是一门艺术了。首先是表扬学生时的表情与动作,运动得当,会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效果。有一次,一位平时成绩在班里靠后的同学勇敢地举起了手,我马上叫了他,他出口惊人:“老师叫我站起来,即兴创作一首诗,冥思苦想得一诗,此诗便是这首诗。”听完,我马上较为夸张地过去拥抱住了他,说:“你太棒了!”他简直惊呆了,这时班里又适时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其次,要注意表扬时的语言,要夸到点子上,夸到学生的心坎上。有一次,一位学生发了这样一首诗到我的邮箱里: 顽皮的时钟
就在我开始拨动手指时, 我多么期盼下课下课吧! 而时间就像一个不听话的小孩儿, 他慢慢地在那玻璃里转悠转悠…… 我时不时地又转着小脑袋, 瞅瞅时钟, 唉!
发现还早着呢!
这位同学告诉我,这首诗是她在学古筝时的感悟。从诗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该同学不想学古筝,是被逼着学的。刚好没过几天就是家长会,有这位同学的古筝独奏表演,那天她兴高采烈地叫妈妈帮她搬着古筝过来了。在家长会上,我先是朗诵了这首诗,表扬她的诗“直抒胸臆,真实;想象力丰富,用词生动形象”。接着我说了一句:“这孩子,怎一个‘哎’字了得呀!”引得家长们都会心地笑了。后来,这位同学的爸爸妈妈不再逼她学古筝了,可她反而愿意学了,我想这是“物极必反”的效应吧。她还说:“陈老师,没想到一首诗的力量这么大,我现在简直迷上写诗了,多的时候一天能写三、四首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想方设法保住学生创作激情的同时,通过口头的建议,学生间的互评也是提高学生创作质量的好办法。每个星期,我必定会有一节课让学生交流自己创作的诗歌,互相点评,每到那个时候,学生们个个都俨然专家般了。
以上的几点做法让我尝到了甜头,事实已经远远超出我所预期的效果。这让我想到了一本书的题目《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创造环境、创造情境让人的潜能充分地释放,那成果将是惊人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