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艳玲教案

马艳玲教案

来源:乌哈旅游
分数的意义

教者:马艳玲

教学内容:课本60-6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 2、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单位“1”。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 教学过程:

一、教学分数的产生,导入课题(2分钟左右) 二、揭示学习目标(1分钟左右)

1、掌握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 2、能说 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三、自学指导(2分钟左右)

请同学们用5-8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61-62页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知识划出来,并思考以下问题,自学完后老师提问检查。

1、你能举例说说的含义吗?在这些例子中你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通常叫做什么?

2、写单位“1”时要注意什么?

3、说说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数单位的意义是什么?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8分钟)

14五、检查自学效果及点拨(10-15分钟) 六、当堂训练(不少于10分钟) 必做题:1、课本62页“做一做”。 2、我是小法官。

(1)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每份是1/4 。 (2)单位“1”就是自然数1。( )

(3)在分数里,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 ( ) (4)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占全长的1/4。( ) 选做题:

、任选一副图,涂出它的可以全涂)25。(学有余力的同学

思考题:

14粉笔14粉笔( )支( )支当堂训练(不少于10分钟)

必做题:

1、课本62页“做一做”。 答案:①

( )( ( ) ② )( ) ③( )( ) ④ ( )

( )

2、我是小法官。

(1)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每份是1/4 。( ) (2)单位“1”就是自然数1。( )

(3)在分数里,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 ((4)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占全长的1/4。( ) 选做题:

一副图,涂出它的25。(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全涂) 思考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