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我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我见

2021-08-04 来源:乌哈旅游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我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之我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是《指南》)为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制定的。《指南》主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又被划分为几个方面。我主要对这五个领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健康是其他领域发展的基础、前提和保证 (一)身心健康是关键

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所以,保持健康的身体特别重要。 《指南》中指出,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特别要注重睡眠,应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幼儿园老师还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还要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

有的幼儿脾气比较大,当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马上还回去。有一天中午小朋友都在看动画,一个小朋友突然对我说:“老师,他打我。”我问明原因,原来只是因为这个小朋友坐在他前面,挡了他看电视,所以打她。那么,此时的老师,不可硬性压制,可以先让生气的幼儿平静一下,再问他遇到刚才的情况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高兴的情绪还是伤心的情绪,老师要做的是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指南》中指出,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应时制宜,也可以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

而《指南》指出“锻炼幼儿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主张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现代社会大多是核心家庭,独生子女比较多,幼儿的玩伴就特别少,幼儿常常很孤单,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所以幼儿要多和玩伴一起游戏,多出去见见陌生的人和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二)动作发展是必需

《指南》中确定了动作发展目标有: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我们教师平时在对幼儿进行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时,过分强调数量的重要性,多机械训练,而这些对于幼儿的动作发展并无太大用处,相反,可能会影响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们要反思,要改变这一现象,要改变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还要结合活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较强的生活能力是今后良好生活的保证

“无规律不成方圆”,幼儿的生活同样也要有规律,鼓励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吃饭等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要鼓励幼儿多

参加体育锻炼,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能引发幼儿兴趣的体育器械,放在体育角,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器械,自由组合进行活动。

要重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幼儿不跟陌生人走,不做危险的事,让幼儿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等等。

二、语言的学习是其他领域学习的必要条件

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都少不了语言,语言是交流和思维必不可少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只有在交流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才会得到发展和提高。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和氛围,让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经常给幼儿讲故事,鼓励幼儿阅读幼儿图书。

(一)重视倾听与表达

成人要给幼儿树立好榜样,当别人在讲话时,认真倾听,不打断别人的讲话。教师要认真听幼儿的诉说,不要催促孩子,不要着急,耐心听完幼儿的话。多给幼儿说话和倾听的机会,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做到文明礼貌,给孩子做榜样。上课时,老师往往比较着急。还没等幼儿讲完,就给他总结,有时那未必是孩子想说的话,这往往是新教师常犯的错误。教师要耐心地听完幼儿的话,让他学会自己总结。 (二)做好阅读与书写准备

《指南》中提出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提供比较安静的地方,尽量减少干扰,保证幼儿自主阅读。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鼓励幼儿到图书角看书,看到有趣的故事和小朋友分享,也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把故事表演出来。 三、社会是奠定健全人格的基础

在社会这一领域中,要求幼儿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要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乐意与人交往

对于幼儿老师来说,要主动加入到孩子的交流中,蹲下来微笑着和孩子说话,眼睛能够平视孩子,向孩子传递温暖、热情和喜爱的感情。和孩子说一些只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给予积极地评价、鼓励与安慰。

对于家长而言,要常常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聊天,和孩子游戏、玩耍,当家里来了客人,鼓励幼儿与客人多接触、交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幼儿喜欢和父母谈话、游戏。

对于幼儿园来说,要多为幼儿提供自由游戏和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玩伴和玩具进行活动。我们幼儿园这学期开展了“混龄游戏”,每天早操结束以后,各班幼儿在操场玩15分钟左右,可以和自己班上幼儿玩,也可以找大班的哥哥姐姐,或者小班的弟弟妹妹

玩,操场上有很多玩具,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幼儿都很喜欢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这个游戏,他们很积极地参加,除了快乐,他们还收获了很多其它的东西。 (二)适应群体生活

家长常常带幼儿参加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比如参加亲戚、朋友间的聚会,鼓励幼儿与其年龄相仿的幼儿结成同伴,一起游戏,还可以支持幼儿与其年龄大的或年龄小的幼儿一起玩耍,和大哥哥大姐姐玩,他会以他们为榜样;和小弟弟小妹妹玩时,他会像个大人,照顾好他们。

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带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里有趣的事情,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为其入小学做好准备。

四、科学学习为其他领域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生活,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实验,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科学探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成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大社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更要保护幼儿稚嫩的好奇心,要真诚地接纳、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一些破坏行为,要包容孩子这些行为,提醒幼儿活动后收拾整理。

在教学中药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尊重、爱护自然。例如,在汽车等交通工具迅速发展的时代,可以和幼儿讨论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

(二)数学认知——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事物的形状特征,形状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幼儿兴趣。比如说,在对幼儿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用形状表示一些动物。

让幼儿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数,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让幼儿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比如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通过一个“说反话”的游戏,幼儿很好地理解了这些特征,并且明白了这些事物之间是相反的。 五、艺术——美好种子的启蒙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多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和种子,我们要让这颗种子发芽、开花、结果,而不是让它发霉、变质。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感受美、变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感受与欣赏美是起步

带领幼儿感受与欣赏美好的事物,包括大自然、社会生活环境,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触这些美好的事物,引导幼儿用动作、语言等描述它们的美,比如颜色、形态等。

还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让幼儿多欣赏名画,多听名曲,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二)表现与创造美是“归宿”

提供给幼儿丰富的材料,让幼儿绘画、做手工,给幼儿适合的音乐,让幼儿歌唱、表演,鼓励幼儿创造性表现。

在幼儿自由创作中,不要过多干预幼儿,更不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多展示幼儿的作品,无论他的作品如何,都用来布置环境,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动脑。不能以成人简单的“好不好”来评价幼儿的作品。

我期待着《指南》实施以后,能够为3-6岁的幼儿:点亮健康的 道路;点亮阅读的天空;点亮美好的明天。我更期待着《指南》实施以后,能够更好地提高我们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教育量,创新发展模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