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摘要 在融安县沙子乡进行水稻主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三系杂交稻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增产8.13%,增收500元/hm2;超级稻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增产11.03%,纯收入增加2 113元/hm2。
关键词 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校验
为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做到宏观调控施肥结构和施肥总量,微观调节氮肥用量和运筹比例,发挥配方肥料的最大效益,要求对专家会商的区域性作物肥料配方进行校验[1-2]。通过田间校验,示范对比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进一步验证并完善肥料配方,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2011年的RASZR-01号试验和2013年的RASZR-02号试验分别在沙子乡三睦村和红妙村进行。01号试验供试土壤为潴育潮泥田,0~20 cm土壤农化性状:有机质2.92%、全氮2.741 g/kg、有效磷12.60 mg/kg、速效钾64.28 mg/kg、pH值6.18;02号试验供试土壤为潴育潮泥田,0~20 cm土壤农化性状:有机质2.85 %、全氮1.81 g/kg、有效磷32.30 mg/kg、速效钾103.00 mg/kg、pH值4.90。
1.2 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2011年为三系杂交稻丰两优1号,2013年为超级稻Y两优6号。供试肥料:氮肥为四川江北尿素,含纯N 46%;磷肥为广西鹿寨钙镁磷肥,含P2O5 17%;钾肥为加拿大氯化钾,含K2O 60%;复混肥为广西鹿寨产喜丰牌25%三元复混肥,N∶P2O5∶K2O=13∶5∶7。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分别为测土配方施肥(A)、常规施肥(B)和空白对照(CK),不设重复,各处理面积及施肥量和运筹比例情况见表1。处理A:施用单质氮(尿素)、磷(过磷酸钙)、钾肥(氯化钾);处理B:基肥面施碳铵、钙镁磷肥和复混肥,蘖肥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各处理除施肥按照试验设计要求进行外,其他栽培措施基本一致。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三系杂交稻不同施肥试验的3个处理中,农艺性状以处
理A最优,CK最差;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及理论产量等经济性状指标以处理A>处理B>CK,结实率和千粒重指标以CK>处理A>处理B。CK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处理A和处理B,主要是由于CK的群体小,通风透光所致。
在超级稻试验中,处理A的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理论产量最高,CK最低;处理B的株高、穂长和有效穗数最优,CK最差。
综合2个试验的调查结果,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各项指标都是处理1最高,CK最低。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杂交稻和超级稻两个试验的3个处理中,均是处理A产量最高,其次是处理B,最低是CK。从2个试验产量的平均值来看,处理A为8 073 kg/hm2,比CK增产3 122 kg/hm2,增产63.06%;处理B为7 354 kg/hm2,比CK增产2 403 kg/hm2,增产48.54个百分点。与处理B相比,处理A比处理B增产719 kg/hm2,增产9.78%。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同一试验各处理之间经济效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均以处理A盈利最多,CK盈利最少。从2个试验的平均值来看,处理A产值18 928元/hm2,盈利16 615元/hm2,比CK增收5 081元/hm2;与处理B相比,处理A成本增加408元/hm2,产投比降低0.86,增收1 306元/hm2。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虽然肥料投入增加,产投比降低,但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生产目的。在试验条件下,水稻测土配施肥比常规施肥增加肥料投入408元/hm2,产投比降低0.86,增产719 kg/hm2,增收1 306元/hm2,增产率达到9.78%。通过2011年和2013年的田间校验示范对比,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为今后大面积水稻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一定的依据[4-6]。
4 参考文献
[1] 王莉,曹邦州,刘洋.睢宁县水稻主推配方肥校正与示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3(7):22-24.
[2] 高建萍,关林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2012(4):23.
[3] 王淑云,杨欲才,王志林,等.如皋市水稻施肥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4):22,24.
[4] 夏军,袁大海.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48,50.
[5] 张灶秀,李名钦,易克阳,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08(5):126-127.
[6] 李源华,曾宪琳,曾昭华,等.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效应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2(11):82-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