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础知识(40分) (共10题;共40分)
1. (6分) 给下面的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我看见高大的果树上长________(zhǎnɡ chánɡ )满果子,我伸长________ ( zhǎnɡ chánɡ )了胳膊去摘果子。
②因为________( wèi wéi )早上小红上学时迟到了,所以她觉得难为________(wèi wéi)情。 2. (3分) 我来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番________ 雅________ 锻________ 翻________
难________
缎________
3. (2分) 下列各组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
A . 不可计数(shù) 凛冽(lǐn) 扫兴(xìng) B . 不落窠臼(kē) 的确(dí) 嫉妒(jì) C . 比冀而飞(yì) 着实(zhuó) 砌墙(qiè) D . 成群结队(jié) 榆关(yú) 聒碎(guō) 4. (2分)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项是( )
A . 腊月 眩晕 张灯结彩 元宵佳节 B . 蜜饯 瞟见 万象更新 不解之缘 C . 混乱 拘留 伶伶俐俐 精兵简政 D . 凝然 叹息 奄奄一息 残灯未庙 5.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绝对是能让你我都获益匪浅的一项合作。 B . 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第 1 页 共 7 页
C . 考试的时候,我理直气壮地把题答完了。
D . 我们的祖国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6. (2分) 下面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霍去病。 B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被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 C . 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李商隐。 D .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王熙凤。 7. (5.0分) 写一写
(1) 例: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________已经________。 (2) 碧绿碧绿的________ 雪白雪白的________ 冰凉冰凉的________
8. (8.0分) 按要求完成句子。 (1) 例: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仿句:________只会________。
(2)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用划线词造句) (3) 高高的 木瓜 掉进 一个 从 湖里 树上(连词成句) (4) 例:考试得了一百分,我很高兴。 仿句:________高兴。 9. (5分) 修改病句。
①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第 2 页 共 7 页
②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10. (5.0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你从雪山走来,________;你向东海奔去,________。 我们赞关长江,_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________。
(2) ________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________的树冠。海滩上________的细沙,________,软软地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________,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3)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________。我又感觉________,准会________,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________了,这就到了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30分) (共2题;共30分)
11. (9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豆腐块儿”,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美好 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 利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自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飞旋 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
(1) 写出类似“蜈蚣”的两组形声字。 (2) 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最________(美好 精妙) 不________(便于 利于) 翱翔________(飞旋 盘旋)
(3) 用“________”画出刘老师放风筝的句子,找出描写放风筝的动作的词,写下来。 (4) 通过这一段话的描写,你觉得刘老师是一位具有什么性格的人? 12. (21.0分)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杨靖宇誓死不降
1938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
第 3 页 共 7 页
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
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杨靖宇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在零下40度严寒中,没有一粒粮食,仅仅依靠树皮棉絮和雪水充饥,但是他与600人的日伪军顽强作战,誓死不降。伪排长赵廷喜劝降他:“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的。”杨靖宇平静地回答:“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
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被敌人包围,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受伤多处,后被敌人包围,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壮烈殉国。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他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日寇无不震惊。
他用鲜血浇灌着和平之花,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
(1) “惨无人道”的意思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
(2) 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杨靖宇面临的困难主要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在这种情况下,杨靖宇依然誓死不降,表现了他________的精神。
(3) 读一读伪排长赵廷喜和杨靖宇的对话,想一想,杨靖宇的行为和下面哪句诗表现的一样?( ) A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 人无信不立。
C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4) 想一想,当敌人看到杨靖宇的胃肠里的枯草、树皮和柳絮的时候,会想什么?
(5) 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有很多坚贞不屈的革命将士。除了本文中写到的杨靖宇之外,你还知道谁?请你写出两个人名来吧!
三、 习作(30分) (共1题;共30分)
13. (30分) 题目:我和书的故事
第 4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40分) (共1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8-1、
8-2、
8-3、
第 5 页 共 7 页
8-4、
9-1、
10-1、
10-2、
10-3、
二、 阅读理解(30分) (共2题;共30分)
11-1、
11-2、11-3
、
11-4、
12-1、
第 6 页 共 7 页
12-2、
12-3、
12-4、
12-5、
三、 习作(30分) (共1题;共30分)
13-1
、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