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10课《风筝》主讲教案

第10课《风筝》主讲教案

来源:乌哈旅游
第10课《风筝》第一课时 改进意见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依”12个生。能正确读 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习课文第1和2自然段,理解“憧憬”和“幸福鸟”,感受我们做风筝的快乐。 教学重点: 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1、2自然段。 教学难点:体会我们做风筝的快乐。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谜语导入,导入学习 1.课件出示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栓的劳,喜爱微风吹,害怕大雨浇。(风筝) 2、了解关于风筝的介绍,欣赏几张漂亮的风筝图片。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风筝》为题目的课文。(出示课题,齐读质疑。) (达成目标:欣赏图片,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想一想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自学检查: 1)出示字词,多形式检查。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主要意思。 3、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4、理清脉络:哪一部分写做风筝?哪一部分写放风筝?哪一部分写找风筝? (达成目标:让学生有层次的读课文,通过自读学会生字词语,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三、细读感悟 1、出示课文第一段: 1)学生朗读,完成填空:( )是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 2)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最大的快乐”。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自读第二自然段 ⑵移情悟情:你们做过风筝吗,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些什么?课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找出小伙伴做风筝的句子) ⑶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理解“憧憬、依然”的意思 ⑷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向往等)读好课文。 (达成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⒈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⒉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⒊练习书写生字。 (达成目标: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和13个词语。) 五、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10风筝(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2、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填空白等方法,理解语言文字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人物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体会出孩子们围绕风筝产生的不同心情变化,能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诵读回味 1、读课文1、2自然段中,读出快乐之情。 2、说说我们早在做风筝时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达成目标:复习旧知,巩固知识。)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师-: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放风筝)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出示图片),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 2、师:如果此时你就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孩子们放风筝的场面的呢?(用横线画出来) 3、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1)读一读,找一找能表现孩子们当时心情的句子。 2)汇报交流,出示重点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读句子,说说我们是怎样把风筝放上去的?可以演一演。 达成目标:创设情景,体验放风筝的快乐;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及表达顺序的逻辑性。)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a理解“翩翩起舞”: 你用“翩翩飞舞”这个词形容过什么?(雪花、树叶) b课文中是指谁在翩翩飞舞着?想象风筝翩翩起舞的样子,读一读。 c看到翩翩起舞的风筝我们有什么反应?(快活地喊叫 拼命地奔跑)我们会怎么喊?(用上我怎么样地喊说一说) 我大声地喊:“它飞上天了!” 我高兴地喊:“看,我的风筝多漂亮!” 我兴奋地喊:“我们终于成功了!” 我担心地喊:“我的风筝千万别掉下来。” d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你听了别人的赞美有什么感受?(骄傲、自豪、快乐) 3)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课文。 (达成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们”放风筝时的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说话练习(填补课文空白处) 师:我们的名字和快乐的心情跟随着这只小小的幸福鸟在一望无际的蓝天上一起快乐地飞翔着,假如就是这只幸福鸟,你来到了白云身旁,你会对他说点什么?你碰到了会唱歌的小黄鹂,会对它说点什么?或者你还会看见„„,想对他们说„„ (达成目标:想象说话,更加感受我们的快乐。) 4、师: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始终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尽情地奔跑着。风筝也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可就在这时候,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停顿)我们的风筝飞走了,此时此刻,你还快活吗?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谁能找到课文中的有关句子呢? 出示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1)理解大惊失色,说说是什么把我们的脸惊得都变了颜色? 2)理解千呼万唤,想象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对着天空喊什么呢?你发现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了吗?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千万”的四字词语?(千军万马、千山万水、) 3)朗读练习。师:“千、万”都表示程度深的意思,我们来读课文。 (达成目标:抓住重点词语品读,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四、学习第5——8自然段 1、师:尽管我们千呼万唤,尽管我们四处寻找,可是还是没有见到风筝的踪影,此时我们是怎么做的?自读5、6、7、8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2、交流,品读体会 1)出示:我们都哭了,为了一只( )的风筝。 a为了一只我们亲手制作的风筝,我们—— b为了一只曾经带给我们快乐和希望的风筝,我们—— c为了一只曾经让我们骄傲和自豪的风筝,我们—— 师:就是这样一只风筝,我们找了半个下午都没有找到,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垂头丧气) d正当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时,忽然发现远处的水磨坊还没有找过,此时,你是什么心情?会怎样地说: 我会( )地说:“那儿找过了吗?”(板书:满怀希望)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呢。” 2)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 出示句子: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3)带着刚才的体会再读课文5——8自然段。 (达成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我们”失去风筝后痛苦的心情。) 五、拓展升华,总结积累: 1、小朋友们,课文到这里虽然没有再继续写下去,但你们认为结束了吗?那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幸福鸟真的被你找到了,你什么心情?会说什么?如果没有找到,你又会是什么心情?会做什么? 2结束语:正像你们所说的,不管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快乐。即使这只风筝没有找到,我们也会重新制作一只新风筝,重新放飞我们的快乐和梦想。这也正是风筝带给我们童年最大的快乐。 3、在课文中有好多表示心情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呢?(说一说,写一写) (达成目标: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心情的词语。) 六、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1、摘录喜欢的句子。 2、完成作业本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 拔、找、做 “幸福鸟” 放风筝 托、牵、站、跑、喊、叫 “快活地” 找风筝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