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语心愿
——《猩球崛起》电影观后感 人类本身就存在着神话。一直以来,人的由来在人类心里一直是一个问号。最早,女娲造人是人们谈论的一个热点,接着,达尔文的《进化论》又在世界掀起了热潮。如今这个时代的人类拥有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缺少的却是人性。
有时候我真的希望我们能永远停留在原始社会。那个时期的人类还没有完全进化,那个时候的人类还不是人,而是天真的类人猿。那个时候的类人猿虽然没有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但拥有一份天真,内心里是善良。
《猩球崛起》---那个猩球不是茫茫宇宙当中的一颗。那个猩球是以人类的过分、金钱、冷血、没有人性而作祭奠。这个崛起,不仅是另一种新的生命的燃起,它更是一种由痛苦走向成功的过程。
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应该说非常的简单,一种对人类极具传染性且致命的针剂,却可以迅速的大幅度地改变灵长类动物的基因,提高它们的智力。当那只用于实验的名叫凯撒的猩猩在不断地见识到人类的冷酷、无情、自私,并且一而再地受到凌辱、暴力之后,它终于领导那群被关押在实验室的猩猩们对人类发动了革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在这一场闹剧当中以万物之主自居,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但却被自己的创造所覆灭。
“经历了泪与血的考验,当回到向往已久的、美丽的红树林,面对着主人威尔要带自己回家的恳求时,它坚定地说出了——‘凯撒回
1
《猩球崛起》观后感
家了!’” 这是电影《猩球崛起》中步入高潮的一个镜头。凯撒,一只用于科学实验的母猩猩的遗子,优良基因决定了它的与众不同和聪明智慧,不甘屈服的个性给予了它最终能够开口说话的神奇命运。
本片最大的亮点和成功之处,那就是,导演用凯撒的眼神来推动影片的发展,暗示猩猩与人之间的态度变化,从一出生的温顺柔和到领导猩猩们和人类金门桥大战的犀利冷酷,此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只不过是触动凯撒眼神确切的说应该是内心变化的媒介和推力。
当刚出生的小凯撒被威尔抱回家,它的眼里闪动着婴儿般纯净柔和的光芒,捧着奶瓶大口大口地喝奶,那时候,威尔是他的爸爸,威尔的家也是它的家,在它的心里,世界是和平的、善良的、与世无争的。它没事的时候总喜欢躲在阁楼里,透过玻璃窗看外面的鸟语花香车来人往,喜欢看孩子们玩耍骑自行车,那时的它一定很渴望到外面去自由自在地跳跃奔跑攀爬。但是当它看到自己和狗一样被威尔用绳索圈养着,没有平等、尊严,它的眼里第一次有了失望、失落、悲哀。它可以因为偷骑别人的自行车被追打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地躲到威尔的怀里,却无法忍受别人对老威尔的辱骂、恐吓,终于呲牙发出了对人类的第一声怒吼。
被关到动物园里,凯撒的眼神是无奈、无助、害怕,看到它关在笼子里用石头画阁楼的窗户时,我的心里一阵悸动,可以说,那是全片最让人心酸和心痛的地方。
威尔第二次来动物园仍然不能带它回家,凯撒的眼神已经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无助无奈,而是对人类的冷漠、绝望以及被抛弃的愤怒。
2
《猩球崛起》观后感
到这时,凯撒和人类已经完全的分道扬镳渐行渐远。后来几次冷酷、犀利的眼神特写,都预示着只要一点点的星火,就可以燎起猩猩和人类之间无法缓和平息的战火。
但是,即使它带领着猩猩穿越城市在金门大桥和人类发生了大战,它的心里仍然保留着对威尔温暖的回忆。
当它和伙伴们回归丛林,得到了片刻宁静,它站在树上,凝望对岸的水泥丛林,那里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它的家,这一次的凝望,除了对人类社会的分离,更多的是一种漠然。
苦痛抉择时,它毅然选择了勇敢面对。从形单影只到成功地笼络猩猩群体,直至成为领袖级灵魂人物,最后带领大家逃离收容所艰险跋涉成功到达红树林,这段路,凯撒走得异常艰辛,也见证了它的果敢。可以说,凯撒以傲然迎接挑战的姿态,赢得了人类的尊重与喝彩。
又仿佛,让自己爱上凯撒,是随着屏幕上的它一天天成长、成熟的必然。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凯撒只想完成最简单的心愿,回归自然,回归绿色的梦中家园。凝视着凯撒随着年龄增长、变故历练而逐渐深邃、坚毅的眼神,那种苍凉悲怆的感动震撼了每个观影人。我想,这也许正是导演鲁伯.华尔特的真正目的——找寻人性,解读人性。
人类只是这个地球上的一部分,没有人类地球不会改变,甚至可能更好。对于宇宙来说人类更是一种渺小到极点的东西。从地球诞生的开始,不要忘了,当时人类并不存在。地球给了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给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存条件。如果地球毁灭了,我们也跟着
3
《猩球崛起》观后感
它一块毁灭,它是们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财产,我们人类虽然是最高级的动物。但是我们没有资格踩着高智商的幌子来歧视其它生命。或许,在今后的某一天,你的智商将不是你炫耀的资本。而是另一种生命燃起的祭奠。
人类即使可以无限放大自己的智慧,但也要尊重生命,尊重周围的一切,尊重每个生命物种的“猩语心愿”。只有这样,大自然才是最美好的!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