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地农业景观图,完成1—2题。 1、该景观大面积出现在: A. 内蒙古高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华北平原 D. 黄土高原 2、 图中种植的作物是:
A. 小麦 B. 油菜 C. 水稻 D. 棉花 下图是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图,右图是甲地景观图,读图回答3—5题。
3、3、3、图中A省
区的行政中心,B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 贵阳、浙 B. 昆明、皖 C. 南昌、浙 D. 贵阳、闽 4、 图中甲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
A. 热带 B. 亚热带 C. 暖温带 D. 中温带 5、 甲地景观图反映了该地:
A. 渔业发达 B. 畜牧业发达 C. 交通很发达 D. 林业发达
读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图1)及甲、乙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柱状图(图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6、甲、乙两地主要的民俗或农作物对应正确的是:
1
A. 甲地→赛龙舟 B. 乙地→吃粽子 C. 甲地→甘蔗 D. 乙地→甜菜 读我国油菜集中产区和油菜开花时间等值线分布图,回答各题。
7、图示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位于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东北平原
8、下列地区中,油菜开花最早的是 A. 藏南谷地 B. 四川盆地 C. 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9、央视以 “推行生态增产,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山东省农科院培育 瓢虫吞食蚜虫,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发展
的方向是:①推广生态农业 ②走科学兴农之路 ③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面左图为利用GIS技术制作的我国某地区的经济林木分布图,右图为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10、该经济林木可能是:
A. 柑橘 B. 香蕉 C. 苹果 D. 荔枝 二、综合题
11、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
回答问题。
(1)写出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① ② ③ ④ ⑤
(2)甲区域位于 (地形区),
该区域纬度较高,冬半年多低温
冻害,该区域耕作制度是 。
(3)区域④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主要分布在 (干湿区)。
2
【学习评价】
自评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A 6.B 7.A 8.D 9.C 10.C 11.(1)旱地 水田 林地 草地 师评
(2)东北平原 一年一熟(3)畜牧业 半干旱区
3
5.1我国的地域差异
学习目标:
1.阅读“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运用地图能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划分依据。 2.能在图上指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并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联系实际能说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4.通过学习知道由于我国国土广袤,所以各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在祖国大地不同地区,孕育出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有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二、学习内容及学法指导
学习内容 【问题导入】 在西藏公路还是零的年代,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姑娘出嫁远方,马道又远又长;翻过三座高山,趟过三条大江;走了三十三天哟,才进新郎帐房。”我国新疆有一句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两则民谣说明了当地的环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并谈一谈形成原因。 【回顾旧知】 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一般从哪几方面进行? 【自主学习】 ㈠认识四大地理区(1页) 1.我国可划分为哪四大地理区域? 2.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㈡学习青藏地区(2—4页) 1.阅读2—4页文字,明确填空内容。 1)亚洲最长的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2地球“四极”指 、 、 和 。 3)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内陆湖是 ,俗称 ,是我国第 大咸水湖。 4)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号称“ ”。 5)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是 ,因资源储量丰富,有 之称。 6)我国盛夏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7)我国最长、最宽、最典型的南北走向的山脉是 ,因横隔 交通而得名,其间汹涌澎湃的 、 、 并肩南下,形成三江并流的景观。 学法指导 学习某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首先在政区图上确定该区域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等)和范围;第二,在地形图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动物和自然资源等)第三,在专题地图或其他图文资料上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从工农业生产、交 4
8)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 ,有“ ”之称。 2.读图5.2,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巴颜喀拉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柴达木盆地、金沙江(长江上游)、 通运输、商贸旅游等方面分析该地的生产活动,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及文体活动等方面分析当地居民的生活活动);第四,分析该区域目前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学习内容 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青海湖,纳木错等等地理事物。 (2)找出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 (3)找出青藏地区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4)青藏高原与世界其他大高原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5)青藏地区是哪些河流的发源地? (6) 3.阅读P3—4“信息传递”回答问题。 1)为什么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2)为什么我国要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结论】青藏地区纬度低,海拔高,由“高“生”寒“,这一突出的特征影响了其他自然条件的特点及人类活动。 ㈢学习西北地区(4—5页)
学法指导 5
1.阅读4、5页文字,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观察图5.6,在图中找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葛儿盆地,天山,吐鲁番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等地理事物 3.简述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4.读图5.7,想想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 【结论】(1)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2)青藏、西北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等原因,使得这些地区地广人稀。 【合作交流】 1.完成课本第六页积极参与第1题。 2. 读图读图,1.完成课本第六页积极参与第2题。 学习内容 【知识小结】 高 太阳能资源丰富 两 青藏地区 寒 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仔细阅读教材4页—5页的文字,根据提供的问题,在文中找寻,勾画。 先自主思考填写,再针对疑问小组交流 学法指导 大 地形阻挡 干 牧业为主 区 域 西北地区 深居内陆 气候干旱 河流少,多内流河 山脉阻挡湿润气流 降水少 东西差异大 畜牧业和 ↓ 灌溉农业 (西)荒漠—荒漠草原—草原(东)
6
自我评分 评分项目 组长评分 自评分 总分 【课后反馈】 我的疑惑 我还有问题的题目是 我没有弄懂的知识点 解决问题的方法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把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山脉: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地形区:A 盆地, B 盆地,C 高原。 (2)图示的地区是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它位于我国地势 阶梯上,有我国著名的牧区________和 ;从行政区划来说,范围涉及______自治区、________自治区、_______自治区等省级行政区。 当堂检测 1.依据各地的 、 和 的不同,可将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 , ,西北地区 ( )2. 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三峡库区 ( )3. 有利于保护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行为是() A经营管理粗放 B超载放牧C盲目开垦 D退耕还林还草 ( )4.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原因是()
7
小组合作表现 自学能力 答题 A土地资源不足 B水源不足 C光照条件不足D化肥农药不足 ( )5.青藏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纬度较高 B地势高C冰川、雪峰多 D、风大、气温低 ( )6.太阳能是一种洁净能源,应用前景广阔。下列地区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 )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A.湟水B.雅鲁藏布江C.塔里木河D.黄河 ( )8.被称为“聚宝盆”的是: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 ( )9.西北地区的地表植被从东到西依次是: A.森林-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草原-草原 ( )10.三江源地区有“中华水塔”之称,其中三江指的是: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长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 D.黄河、珠江、澜沧江 ( )1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自然风光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 )12.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自然景观一次是: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草原—森林—荒漠 C荒漠—草原—森林D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 )13.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依据是:A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不同 B.地形,气候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C年降水量分布的不同 D农业和牧业自然区域的不同 ( )14.下列关于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西部、甘肃省西南部和新疆的南部边缘 B.青藏地区以高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5000多米 C.青藏地区受地势影响形成了日照时数多,气温高,年较差小而日较差大的高原气候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湿润多雨,自然条件优越,能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 )15.当澳大利亚首都某中学举办圣诞晚会的时候,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黑龙江正值封冻期,且冰层厚度大于辽河。 B.黄河中下游的人民正密切关注着黄河水位的比,随时准备抗洪抢险。 C.塔里木河进入一年中的丰水期,当地人民正积极引水灌溉发展绿洲农业。 D.长江三峡库区水位高于半年前,是发电的最好季节( ) 作业布置 必做题:识记本节所学内容 选做题:填写填充图
8
9
气候
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课型 普通型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 课标解读 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1、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导学目标 2、分析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结合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习 教学内容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复习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出对我国地形的学习 研习 3、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1、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4页内容,并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标注。 教师选定一名学生进行汇报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35 学生按学案问题对p34页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并对问题作出明确的答案。 学生按学案中的提示进行阅读图2.20分析学生活动 思考、回忆,组内互助,并由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策略 学过的内容比较久,学生会遗忘部分内容,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学生可能混淆温度和降水特点,教师要及时纠正。 难点 说出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我国地形和地势考了解学生对上特点 节课地理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材p34页图2.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2、 教材p35页图2.20中国南 10
3、根据气候干湿情况,可将我国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分析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3、阅读教材页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分析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巡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学生完成学案情况。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干旱四类地区。 p36页图2.22 4、降水特点对人们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 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说出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为那几类?分别是什么? 4、阅读教材p37页,完成活动题1、2 精习 知识梳理:(见课件) 知识运用:1、知识应用 2、趣味检测 (见课件) 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落实知识,总结提升 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结对互考,进一步落实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根据气候干湿情况,可将我国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教学反思 11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