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我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了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计算,使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例题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布置联欢会场的画面。让学生看情景图,描述布置联欢会场的情景,续编布置联欢会场的故事,并从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问题出现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23个圆表示23盆花,按照要求分一分、圈一圈,学生就明白了,23盆花,每组摆5盆,摆了4组,剩下的3盆不够一组的,所以不能再分,这剩下的3盆,就是余数。在练习时,我还举了一些同学们生活中的小例子。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