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iushijiaoyu.com/
【分值分布】
据统计,某年某批次大概分值分布如下:电路17、电分20、继保15、高电压13;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15,企业文化4,言语理解3,数字推理1.5、判断推理1.5,资料分析10分。
某批次考下来,80-85算高分,70-80算偏高分,60-70应该是分数最集中的区间,各省划的合格线不一,但相差不大,江苏的是53.5,浙江的好像是52,安徽的好像是48,具体记不清了。 【一片不会】
分数出来后,成绩处于70-80的分数段内,后来就开始回忆哪里扣分。 总结一下:
1、中国电力与能源部分15分,基本没见过,全是连蒙带猜,估计扣10分;
2、数字推理很难,好多不会,行测估计扣5分;
玖石国网
http://www.jiushijiaoyu.com/
3、专业课部分有一些疑点,估计加起来扣10分。 4、这样算下来差不多对上。 【都曾幻想过考高分】
几乎所有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都曾有过这样的心态:一定要好好努力,全面复习,争取考到最高分。要是考了个全省第一,就不信省会市公司进不去!
然而最终,这样的人几乎没有成功的。因为考过的人就知道,这种过关性考试,过线比较容易,但想拿高分真不简单,会有一种无力感。复习得再好,估计也只能达到85分的极限。因为,剩下的15分,国网在题目设置时就基本杜绝了有人能答对的可能。觉得非专业课的20分,能拿到15分就不错了;专业课的80分,能拿到60分就妥了。所以,重点还是在专业课上,只要能保证80%的专业课题都做对,那肯定能过线。
玖石国网
http://www.jiushijiaoyu.com/
【无奈】
经常有人问:电分暂态部分、电力与能源部分、行测部分,这些头疼的模块怎么复习?说实话,记不清当初怎么走过来的了,反正就稀里糊涂上了考场吧。最后果然,这几块失分最多。上考场前,心里唯一有底的就是:自己电力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得还行,只要这一块正常发挥,那过线没问题。所以,觉得复习的意义就在于: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在肚子里存一个50分的电力基础知识模块。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两种考生】
统考场上有两种考生:
1、基础很差,复习思路也很乱,东一把,西一把的,这样的考生比较危险,因为他答题时就像是在找东西,找到自己复习到的题目就得分,找不到的就失分,最后拼拼凑凑加起来,估计能有50分,运气不好的就45分,最后惨遭淘汰;
玖石国网
http://www.jiushijiaoyu.com/
2、基础扎实、步步为营的。卷子做完专业课部分,最起码能拿到40分,那剩下的35分正常地做一下,拿个15分肯定没问题,这样总分加起来就55了,过线了。 【案例分析】
有个同学,基础较差。复习时也没打基础,每天就找很多资料,找很多高端难题来练习。乍一看,他复习很全面、势头很猛烈,应该会考得不错。但他考前突然问:“你觉得明天的笔试试卷会是怎样的呢?好心虚啊,因为很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只是宏观上复习了一下。”
果然,成绩出来,他没有过线。他自己考完估计感觉不错,但其实很多基础题已经错光了。 【高分人群】
据长理职培国家电网培训中心观察,能考高分的一般有:
玖石国网
http://www.jiushijiaoyu.com/
1、已经通过校招的,因为这群人压力最小,只要过线即可。他们也会认真复习,再加上自信的状态,一般容易出高分; 2、背水一战的。这种人之前为了电网放弃了很好的单位,对他而言参加电网考试就是一场赌注。这种同学有很强的忍耐力,所有积蓄的能量都在最后一刻爆发,果然也能一鸣惊人。身边就有同学和好单位毁约,最后通过考试去了浙江的县公司。
3、边考研、边考国网的大神。这些大神专业基础课非常强,所以遇到偏基础的卷子,他们也能出高分。有一个考华电差3分,但通过统考去了浙江宁波市局的。 【赌气心理】
也有一种人特别好强,有一种赌气心理。比如有个女生,当时参加江苏县公司招聘,她没过。我们就建议她志愿时填家乡以北的一个县公司,她反而填了家乡市公司,她想通过考高分进入市公司。由于背负着这样的思想负担,她复习得很累,最后一段时间
玖石国网
http://www.jiushijiaoyu.com/
人就疲乏了。估计有时候她自己也会想:之前连家乡县公司都没有要我,填市公司人家会要吗?所以后来她可能也就没那么大的干劲去复习迎考了。最终,成绩出来了,64分,无缘江苏电网了,去了其他省份的县公司。 【总结】
觉得这种考试,要想成功,最重要的两点:
1、重视基础。如何检验基础?你对着考纲,每一条都能说出很多内容,那就差不多了,一定要能独立默写出这些内容,不能只留有印象。有人貌似很刻苦做了很多题目,好像啥都会了,你让他默写一个公式或者一条知识点,他都写不出来,那到时可能就蒙圈了;
2、调整心态。不要刻意追求高分,不要胡思乱想,尽力就好。努力的过程中别去想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