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考点: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对记叙文阅读部分此考点的要求:
第2条 能整体感知所阅读的内容,归纳文章的要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感情 第3条 能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二、中考题回顾:
通过回顾《心灵折旧费》 《母亲的心》《暗记》《大师之境:黄永玉》《一碗煎饺》 引出近几年中考中对记叙文阅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题型的考查: 1、2009年中考 《心灵折旧费》——15.(3分)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
2、2012年中考 《母亲的心》——15、(3分)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 — — 母亲捞起螃蟹 — 3、2009香坊一模《暗记》——17.本文围绕着“暗记”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将下面的空格补全。(3分)
—— —— ——存暗记
4、2012年道里区一模《大师之境:黄永玉》——16、(3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记叙了“黄老一生”哪些典型的事件?
5、2009年道里一模 《一碗煎饺》——17、(3分)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答案:修鞋汉子心疼妻子,甘愿只用一个水饺泡成汤来送饭,而残疾妻子却把丈夫留给她的水饺煎好,又让孩子送给了丈夫。 三、总结归纳题型:
(1)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请根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从第_段〜第_段的)主要情节。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记叙了哪些典型的/主要事件? (3)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四、解题思路及方法
题型一: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请根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从第_段〜第_段的)主要情节。
如:2012中考《母亲的心》15题(3分)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母亲翻找螃蟹---母亲发现螃蟹---母亲捞起螃蟹---母亲放下螃蟹 解析:本题考查对故事情节的分析概括能力。 解题步骤: 1、明范围
(1)依照主要情节梳理文章结构。 (2)圈点题干中所给提示性词语。
如《母亲的心》:将给出的““我”想吃螃蟹”和“母亲捞起螃蟹”在文中找到对应的段落,分别对应第○3段与第○7段。
(3)确定所要填写的方框在文中的位置。
即第一个空——第○4、○5段;第二个空——第○6段;第三个空——第○9段
“我”想吃螃蟹— — —母亲捞起螃蟹—
第3段 第4、5段 第6段 第7段 第9段
2、抓要素: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进行概括:××(人)做了××事。 3、仿句式:仿照所给提示性词语填空。(提示:注意字数和结构)
如“想吃螃蟹”和“捞起螃蟹”都是动宾结构,于是在第○5段可勾画出“翻找”一词,第○6段勾画出“发现”一词,第○9段勾画出“放下”一词,再结合主语即可归纳出答案。 答案:(3分)(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方法总结:1、审题干,梳理文章结构,归纳内容指向明确。
2、抓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结合记叙要素,概括部分情节。 3、仿照已给句式,规范答案。
友情提示:1、概括内容力求准确,不要以偏概全或遗漏要点;
2、概括时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事件涉及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3、语言要简洁,符合答题字数要求。 实战演练:
(一)2009年中考 《心灵折旧费》——15.(3分)用简明的语言按故事情节填空。
大哥借车给汉子
大哥想要还钱
答案:大哥盼还车 汉子还车 大哥要钱
可能会出现问题及应对策略:主要情节与次要情节分辨不清 如《心灵折旧费》中有学生补写:
嫂子与哥哥吵架 哥哥的车变新了
对策:明确主要情节,是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必要环节。如果没有这样的中心事件,整个故事情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就会受到损坏,因此它们是不可或缺的。次要情节,一般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不起推动作用,不是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对介绍人物、交代场景、塑造形象、渲染气氛起一定作用,使故事的意义得以显现和丰富化。
(二)2009香坊一模《暗记》——17.本文围绕着“暗记”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将下面的空格补全。(3分)
—— —— ——存暗记 答案:做暗记 寻暗记 移暗记(或去暗记) 存暗记
题型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记叙了哪些典型的/主要事件?
如:2012年道里区一模《大师之境:黄永玉》——16、(3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记叙了“黄老一生”哪些典型的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事件的梳理概括能力。 解题步骤:
1、审题干——提炼要素,明确答题指向。
如:题干中“黄老一生”明确主要人物是黄永玉(黄老)
“本文记叙了哪些典型的事件”:明确答题归纳区域为全文,按照文章行文顺序梳理事件。 2、筛事件——理清文章结构,依据时间、地点、事件中相关人物的变换等提示性内容梳理事件。
(1)会提炼出一些有帮助的词句:如小时候、香港商人、法国妇女、客厅中
(2)围绕主要人物用要素法归纳事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一件什么事(有什么结果) 3、筛语言——用简洁的语言锤炼概括,去粗取精。
答案:(3分)黄永玉小时候在故乡的街边看画和雕塑,感受民俗;
黄老对一位纠缠降价的香港商人按原则涨价卖画; 黄老对法国妇女善意的举动不理解而心生愧疚;
在客厅中悬挂言语真诚的书法作品。(写出三件即可) 方法总结:1、审题干——提炼要素,明确答题指向。
2、筛事件——理清文章结构,依据时间、地点、事件中相关人物的变换等提示性内容梳理事件。
3、筛语言——用简洁的语言锤炼概括,去粗取精。 友情提示:1、要围绕主要人物筛选典型事件。
2、结合文章主旨筛选,概括事件要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3、答题要精练,切忌啰嗦。 关于理清文章结构:
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够迅速找到文章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明确的认识,无疑能够提纲挈领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分析方法就是结构分析法。 A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 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划分(找表示时间的词语) 2、 按事情发展的地点转换划分(找表示地点的词语) 3、 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划分(找个个事件) 4、 总分总结构(掐头去尾) B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 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划分 2、 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 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4、 按对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感态度划分 C理清要素
1、 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实战演练:
1、2012南岗三模:《细节中的鲁迅》
15.(3分)作者说“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映出了先生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永远值得我们仰望。”,文中写了鲁迅先生的那几件小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2、阅读P15《祖母》第1题
题型三: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如:2009年道里一模 《一碗煎饺》——17、(3分)文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答案:修鞋汉子心疼妻子,甘愿只用一个水饺泡成汤来送饭,而残疾妻子却把丈夫留给她的水饺煎好,又让孩子送给了丈夫的故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事件的归纳概括能力。 解题步骤:
1、审题干——筛选提示信息
“一个”——关注全篇,概括一件事;“故事”——围绕中心,关注主要人物,梳理故事情节。
2、纵观全篇,围绕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提炼要素。
整体感知记叙的六要素,情节概括要有完整性,结合记叙的六要素,重点从人物,地点、事件、结果来进行概括。 (1)、找出文中六要素
时间:早晨 地点:市场尽头的修鞋摊 人物:“我”、修鞋汉子、残疾妻子、男孩
起因:修鞋汉子心疼妻子,甘愿只用一个水饺泡成汤来送饭 经过:残疾妻子却把丈夫留给她的水饺煎好 结果:妻子又让孩子把煎饺给丈夫送来。 (2)、再结合要素归纳主要内容。
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 答题格式:主要内容=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注:主要内容的概括,要抓住事情最主要的部分概括即可,如果时间或地点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则可以省略,但能表现主题的要素却不可省略。
概括本文内容:修鞋汉子心疼妻子,甘愿只用一个水饺泡成汤来送饭,而残疾妻子却把丈夫留给她的水饺煎好,又让孩子送给了丈夫。 方法总结:1、审题干——筛选提示信息
2、纵观全篇,围绕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提炼要素。
答题格式: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
主要内容=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出现问题及避免方法:
(一) 在做题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 语言不够简洁:例“‘我’到修鞋摊修鞋,看到修鞋汉子只用一个水饺泡成汤就着馒头
吃,我问他原因,他说昨晚只剩下一碗饺子,他想留给妻子,后来妻子把饺子煎了让孩子送来。”
2、 内容不够完整:例“修鞋汉子的妻子让孩子把煎好的饺子给他送来。”
3、 主要情节抓不准:例“‘我’到鞋摊修鞋,被修鞋汉子一家互相关怀的真情所感动。” (二)解决办法 1、找准要素
记叙文的时间,一般用时间词表示,如年,月,日,时等,也有的间接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如解放前,我出生刚三天。在一篇文章中,有时出现多个表示时间的词,答题时要辨清这些时间词分别对应哪一事件或事件的哪一阶段。
记叙文的地点,有两种情况。单一地点,即叙述的事件就在一个地方发生;还有的事件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发生地点转换,形成多地点,要根据问题要求回答地点。
记叙文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主要人物是文章主要表现的人物,他们身上往往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帮助形成完整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事件的起因主要是指引发事件的原因。由于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记叙顺序,起因部分未必在最前面交代,比如倒叙写法,就是首先把事件的结果放在文章开头交代。
事件的经过主要是指事件发展的过程。复杂事件的经过往往包含若干阶段,对各个阶段先概括再综合,就可以把握事件经过的全貌了。
事件的结果是指事件的结尾。事件的结果是事件的一部分,采用的依然是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有的文章以议论抒情结尾,不能把它当做事件的结果。 2、掌握一定的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
(1)找时间标志词:例《故乡》: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2)找地点标志词: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依据“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两个地点梳理文章结构概括主要事件。
(3)按事情发展过程:例《最后一课》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友情提示:概括题归纳要注意: 1、总分关系抄总
2、并列关系,层层相加概括
3、主次关系,取主舍次(转折或递进关系,舍前取后)
4、叙事段落,用要素概括法(人+事) 实战演练:
阅读:P5《出售欲望的孩子》第1题 P10《青春的沼泽打马走过》第1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