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2021-07-13 来源:乌哈旅游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040208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7.17

(21)申请号 201922006765.7(22)申请日 2019.11.19

(73)专利权人 新疆华域卓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鲤鱼山北路199号集电港综合楼第8层815(72)发明人 邓振湘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代理人 黄锦阳(51)Int.Cl.

F16M 11/04(2006.01)F16M 11/18(2006.01)F16M 11/1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1040208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包括监控主体,所述监控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固定框一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套筒。该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能够对监控主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可以扩大监控主体对环境的监控范围,提高监控主体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满足了物联网产业在安防监控时的使用需求。

CN 21104020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包括监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筒(3),所述第一连接套筒(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连接套筒(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筒(7),所述第二连接套筒(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框(9),所述第二连接套筒(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固定框(9)一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套筒(11),所述固定框(9)一侧的底部通过第三连接套筒(11)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框(13),所述第三连接套筒(1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0),所述固定框(9)一侧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套筒(11)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框(18),所述固定框(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丝杆(12),所述丝杆(1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滑动块(23),所述丝杆(1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电机(17),所述丝杆(1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套环(16),所述第一套环(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铰链(6),且连接铰链(6)的一端与固定框(9)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连接板(5)通过第二连接套筒(7)与固定框(9)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9)的形状大小与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18)连接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18)均通过第三连接套筒(11)与固定框(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13)的形状大小与第二连接框(18)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第一连接框(13)为凸形连接框,且第二连接框(18)为凹形连接框,且第一连接框(13)与第二连接框(18)之间卡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框(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1),且转动柱(2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环(22),且第二套环(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所述第二连接框(1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凹槽(19),且固定凹槽(19)的形状大小与固定杆(20)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固定杆(20)通过固定凹槽(19)与第二连接框(18)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4)、固定块(15)和第一套环(16)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杆(14)、两个固定块(15)和两个第一套环(16)均关于丝杆(12)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21)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套环(22)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第二套环(22)与转动柱(2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20)通过第二套环(22)与转动柱(21)转动连接。

2

CN 211040208 U

说 明 书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背景技术

[0002]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和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和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0003]且现有物联网产业需要通过监控装置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但是现在的监控装置结构固定,只能对某个地方进行监控,造成监控装置的工作效率下降,不方便人们对监控装置进行使用,不能满足物联网产业的使用需求。实用新型内容[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具备可以提高监控装置的实用性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物联网产业需要监控装置结构固定,会降低监控装置的工作效率,不能够满足物联网产业使用需求的问题。[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监控装置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包括监控主体,所述监控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筒,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筒,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框,所述第二连接套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固定框一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套筒,所述固定框一侧的底部通过第三连接套筒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框,所述第三连接套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固定框一侧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套筒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丝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电机,所述丝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0008]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铰链,且连接铰链的一端与固定框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套筒与固定框转动连接。[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框的形状大小与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连接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均通过第三连接套筒与固定框转动连接。[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形状大小与第二连接框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第一连接框为凸形连接框,且第二连接框为凹形连接框,且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之间卡合连接。

3

CN 211040208 U[0011]

说 明 书

2/4页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且转动柱的外壁活动连接有

第二套环,且第二套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连接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凹槽,且固定凹槽的形状大小与固定杆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固定杆通过固定凹槽与第二连接框活动连接。[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固定块和第一套环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杆、两个固定块和两个第一套环均关于丝杆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0013]优选地,所述转动柱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套环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第二套环与转动柱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通过第二套环与转动柱转动连接。[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0016]1、该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通过监控主体、第一转轴、第一连接套筒、连接座、连接板、第二连接套筒、第二转轴、固定框、丝杆、支撑杆、固定块、第一套环和电机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对监控主体的位置进行调整,可以扩大监控主体对环境的监控范围,提高监控主体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满足了物联网产业在安防监控时的使用需求。[0017]2、该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三转轴、第三连接套筒、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能够对丝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固定住监控主体的位置,方便使用。

[0018]3、该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通过设置的固定凹槽、固定杆、转动柱和第二套环,能够对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的位置进行固定,同时方便调整第一连接框和第二连接框的位置,便于将丝杆拆卸下来,进行定期检修。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0022]图中:1、监控主体;2、第一转轴;3、第一连接套筒;4、连接座;5、连接板;6、连接铰链;7、第二连接套筒;8、第二转轴;9、固定框;10、第三转轴;11、第三连接套筒;12、丝杆;13、第一连接框;14、支撑杆;15、固定块;16、第一套环;17、电机;18、第二连接框;19、固定凹槽;20、固定杆;21、转动柱;22、第二套环;23、滑动块。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4]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包括监控主体1,监控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套筒3,第一连接套筒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第一连接套筒

4

CN 211040208 U

说 明 书

3/4页

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套筒7,第二连接套筒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框9,连接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铰链6,且连接铰链6的一端与固定框9的外壁固定连接,且连接板5通过第二连接套筒7与固定框9转动连接,通过连接铰链6能够转动监控主体1的位置,调节监控主体1在使用时的角度,便于使用,第二连接套筒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固定框9一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三连接套筒11,固定框9一侧的底部通过第三连接套筒11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框13,第三连接套筒1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10,固定框9一侧的顶部通过第三连接套筒11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框18,固定框9的形状大小与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18连接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18均通过第三连接套筒11与固定框9转动连接,通过固定框9、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18连接在一起,能够对丝杆12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一连接框13的形状大小与第二连接框18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第一连接框13为凸形连接框,且第二连接框18为凹形连接框,且第一连接框13与第二连接框18之间卡合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框13与第二连接框18之间的活动连接能够将丝杆12取下来,同时能够通过第一连接框13与第二连接框18之间的卡合连接对丝杆12的位置进行固定,第一连接框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1,且转动柱2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套环22,且第二套环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第二连接框1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凹槽19,且固定凹槽19的形状大小与固定杆20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固定杆20通过固定凹槽19与第二连接框18活动连接,转动柱21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套环22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第二套环22与转动柱21之间转动连接,固定杆20通过第二套环22与转动柱21转动连接,固定框9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丝杆12,通过设置的第三转轴10、第三连接套筒11、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18,能够对丝杆12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固定住监控主体1的位置,方便使用,丝杆1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滑动块23,通过设置的固定凹槽19、固定杆20、转动柱21和第二套环22,能够对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18的位置进行固定,同时方便调整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18的位置,便于将丝杆12拆卸下来,进行定期检修,丝杆1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电机17,丝杆1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套环16,第一套环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支撑杆14、固定块15和第一套环16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支撑杆14、两个固定块15和两个第一套环16均关于丝杆12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通过监控主体1、第一转轴2、第一连接套筒3、连接座4、连接板5、第二连接套筒7、第二转轴8、固定框9、丝杆12、支撑杆14、固定块15、第一套环16和电机17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对监控主体1的位置进行调整,可以扩大监控主体1对环境的监控范围,提高监控主体1在使用时的工作效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满足了物联网产业在安防监控时的使用需求。[0025]在使用时,将监控主体1通过固定框9安装在丝杆12,接着转动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18,将第一连接框13和第二连接框18之间进行固定,然后通过第二套环22转动固定杆20的位置,将固定杆20固定在固定凹槽19的内部,最后启动电机17,电机17带动通过丝杆12转动,丝杆12通过滑动块23带动监控主体1进行来回移动,对环境进行监测,从而完成了工作。

[0026]综上所述,该基于物联网的安防监控装置,达到了提高监控装置的实用性的效果,解决了一般物联网产业需要监控装置结构固定,会降低监控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满足物联网产业的使用需求。

5

CN 211040208 U[0027]

说 明 书

4/4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6

CN 2110402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7

CN 21104020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