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黄花蒿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黄花蒿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2021-11-07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1036 南农业学报 2008年21卷4期 Vo1.21 No.4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1—4829(2008)04—1036—04 黄花蒿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杨丽英,李绍平 ,谷安宇,李林玉,王 馨,杨 斌,严世武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23) 摘要:对黄花蒿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蒿的物候期为9月上旬至9月下旬现蕾,9月下旬至l0月上旬开花,10月上 旬至11月上旬谢花,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种子成熟。开花过程中花部表型变化明显。黄花蒿为异花授粉作物,利用系统选育或 组织培养,获得优良种源并保持优良特性,是目前有效的育种方法。 关键词:黄花蒿;生物学特性;繁育系统;结实率 中图分类号:¥573 .9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pollination biology of Artemisia annua L. YANG LiIying,1,1 shao—ping‘,GU An—yu,1,1 Lin-yu,WANG Xin,YANG Bin,YAN Shi-wu (Institute of Medical Plant,Yunnan Academy ofAgriculurtal Sciences,Yunnan Kumrning65022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dited the pollination biology ofArtemisia annua 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werfing phendogy is lowerf bud印一 pearlng from the begin to the end of September,full blooming time from the end of September to he tbegin of Oetomber,end of lfowering time from the egbin of Octornber to the begin of Novemb ̄,seed maturing time from the middle of November to the begin of December.The flower parts changed distinctly in blooming time.Artemls/a annlta L is ̄logamous plant.Systematic breeding and tissue culture are the efficient breeding methods in order to get good lines and stabilized the good morphologica1. Key words:Artemisla annlba L.;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reeding system;seed set 黄花蒿(Artemisia帆H№L.)为菊科艾属一年生 与传粉策略、繁育系统类型等自然特性;此外,通过发 现最佳授粉期,有利于判断最佳杂交时期,为今后杂交 育种及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为引 种驯化,新品种选育、人工栽培和保护奠定基础。 草本,是提取青蒿素的重要原料植物。利用青蒿素 制成的蒿甲醚具有很高的抗疟活性,是中国拥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品种之一,也是迄今为止为数不 多的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中药品种。云南是中国 种植黄花蒿的重要地区,目前黄花蒿种源主要靠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集野生资源种植利用,种源混杂,不同居群、不同个 体间青蒿素含量差异较大。而大量对黄花蒿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黄花蒿的形态特征、生态分布、生物学特 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等方面,仅有极少量的文献提 到黄花蒿是风媒传粉的异花授粉植物,存在自交不 亲和 ¨。 本文从黄花蒿花器构造、开花习性、繁育系统等方 黄花蒿材料来自云南、广西和四川,2007年种 植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桃园村药用植物种植基地。 1.2花部表型变化 以肉眼观测花序和单花构造、性状,在显微镜下 观察细微结构,并测量和统计花器官各部 陛状。 1.3开花习性 面开展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旨在揭示黄花蒿的生殖 收稿日期:2007—12—27 开花物候期调查:记录不同居群主要开花事件 (现蕾期、开花期、谢花期、果熟期等各阶段)。现蕾 期为全株50%以上现蕾;开花期为全株开花50% 以上,谢花期为全株仅有10%的花朵仍在开花。 开花发育过程观察:在自然状态和显微镜下观 察处于松蕾期(即花蕾快要转为开花时,花瓣开始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资助攻关项目“黄花蒿优良种源选育 及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SG1 8) 作者简介:杨丽英,女,云南大理人,白族,副研究员,从事药用植 物资源引种驯化及育种研究,・为通讯作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期 杨丽英等:黄花蒿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1037 蓬松但还未展开这段时间)的花朵,其开花至花朵 花皆为管状花,黄色,长约2~4 lain。头状花序外层 脱落或结实过程中花开放状态、花药状态、花粉散出 为雌花,约5~1O朵,内层为两性花,约2O~40朵。 情况、柱头状态等。 两性花和雌花的花冠都是筒状合瓣花,花冠长约1 1.4繁育系统的测定 ~2 mm,前者的花冠顶端成5裂,后者2~3裂。柱 2007年9月中旬对不同居群现蕾期植株用硫 头2裂,长约2~3 lain,呈长叉状开展,5个雄蕊聚 酸纸袋进行主花序套袋和不套袋2种方式处理,每 药。子房基生,单室,结一枚长约O.5 lain的瘦果, 株随机选择5个主花序套袋,初步检测黄花蒿的基 种子千粒重约O.03~O.05 g。黄花蒿整个花器官表 本繁育系统。秋季种子成熟时收获并统计结实率。 面分布着腺毛。花各部分数量及形态状况见表1。 1.5结实率和结籽率 2.2开花习性 该实验由于无法统计每个头状花序的小花数, 2.2.1开花物候期 我们先在实验室条件下统计出黄花蒿每个头状花序 黄花蒿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 的小花的平均数目,由于每朵小花结实1粒种子,故 殖。试验于3月10 13播种,6月21 13移栽,9月上 结实率和结籽率计算法如下: 旬至9月下旬现蕾,9月下旬至lO月上旬开花,lO 平均结实率=(种子数目/头状花序的预计小 月上旬至11月上旬谢花,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种 花数)×100%。 子成熟(表2)。黄花蒿的开花期物候有如下几个特 2结果与分析 点:一是从现蕾到谢花,历时较长,可达30余d;二 是不同居群,开花期差异很大,有的居群开花期约 2.1花部表型变化 15 d,有的居群花期长近30 d,且同一居群各植株间 黄花蒿为头状花序,花序细小球形,具软细短 差异很大;三是果实发育期长,历时约3O余d,且果 梗。许多无柄小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轴的顶部,聚成 实的成熟差异较大,一般上部光照充足的枝条上的 头状,再由许多头状花序组成伞房花序。头状花序 果实先成熟,下部光照不足的枝条上的果实后成熟, 呈黄绿色,直径2—3 lain,最外面萼片1~2层,约1O 有些在阴生环境下的枝条到12月中旬其上的果实 片,覆瓦状,椭圆形,绿色,边缘膜质,中央为绿色。 还未成熟。 表2黄花蒿的开花物候期 Table2 Flowering phenology ofArtem/s/a ail/t,i/.a 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038 西南农业学报 21卷 2.2,2头状花序的开花发育过程一般8月初茎 Ferreira等 的实验结果也显示与本实验的结果类 顶端花序轴开始分化,逐渐形成头状花序,开花顺序 似,即自花授粉稀少且很难结实,说明黄花蒿存在自 为自下而上,同一分枝由茎部向上开放,同一花序由 交不亲和性 3 J。这一特征使得通过有性繁殖将高 外向内开放,即从边缘至中央开放,先开最外围的一 产株系的性状保存下来很困难。 层雌花,再渐至中心两性花,整个花序开花过程约需 2.3.2传粉媒介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黄花 4~7 d。小花发育过程可分为:①幼蕾期:花卵形, 蒿为风媒传粉,在自然选择中,产生了种种适应于利 去花瓣镜检,柱头上有微弱的突起,上无花粉,花药 用风来传送花粉的特点:如花被很小有利于传粉时 未开裂。②始花期:筒状合瓣花被片前端初开,柱头 减少阻碍,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芳香的气味和蜜 伸长,镜检,柱头呈乳状突起,并附有粘液,上有花 腺;花虽然比较细小而不显眼,但在同一植株上的花 粉,花药却未开裂。③盛花期:柱头2裂,呈长叉状 朵数量很多;花粉很多,粒小而轻,直径仅2O~5O 伸长并卷曲,上有花粉,子房逐渐膨大,筒状合瓣花 Ixm,三沟花粉粒相对光滑,花粉外壁光滑干燥不具 被片前端完全展开,镜检,花药逐渐成熟,裂开散发 粘性,便于被风吹散,是典型的风媒花粉;花丝和花 花粉。④末花期:花药、花被片和柱头开始逐渐萎 柱都比较细长,受到风吹容易摆动;柱头呈长叉状, 焉。 伸到花被外面,有利于接受花粉,增加接受花粉的机 正常天气情况下,黄花蒿开花高峰期为早上9 会等。黄花蒿套袋处理的结果也显示出用硫酸纸袋 点至下午16点,黄花蒿开花受温湿度的影响较大, 隔离了风传来的花粉粒后,传粉成功率很低,几乎为 一般低温高湿天气不利于开花。 零。 2.3繁育系统 2.3.3散粉习性正常天气下黄花蒿花药散粉的 2.3.1 繁育系统初步检测 通过对黄花蒿植株形 高峰期是1O:O0 am至15:O0 pm,散粉数占全天9O 态和繁殖器官形态观察可初步推断黄花蒿为异花授 %以上,低温高湿天气对散粉不利,当温度小于2O 粉植物,在形态结构方面,它具有与异花授粉相适应 ℃,湿度大于8O%时花药基本不散粉。当花药在散 的结构和机制,如花序直立,花次递开放;雌蕊较雄 粉过程中遇到不利的温度和湿度天气,会推迟到第 蕊成熟早;花药向内;雌雄蕊不等长,其两性花的雌 2天温湿度合适时才继续散粉。 蕊高于雄蕊,花粉不易传到柱头上,避免自花传粉; 头状花序外围为可育的单性雌性花,内部为两性花 3问题与讨论 但自花授粉不孕,这些都利于实现异交。 3.1黄花蒿的杂种优势利用 用常规遗传学方法测定人工套袋处理对结实率 黄花蒿为异花授粉植物,具有遗传多样性,群体 的影响,以每蕾37个小花计,结果显示:黄花蒿自然 内单株之间表现型多样,为遗传育种提供了丰富的 状态结实率较高,约27%一4O%,不同居群自然授 选择材料,但群体中选择的优良个体,后代出现性状 粉的平均结实率不同,但套袋处理自交果枝的结实 分离,优良性状不能稳定遗传,需要自交和多次单株 率几乎全都为零(表3),自花授粉结实率远远低于 选择才能获得较稳定的纯合后代。黄花蒿一方面自 5%,因此推测认为黄花蒿为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 交不结实,另一方面,如果连续自交,即使可以获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期 杨丽英等:黄花蒿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1039 黄花蒿的纯合体,但伴随着遗传物质的同质化,株 组织培养的个体间基因型、表现型一致,性状稳定, 高、含量、产量都会有衰退表现,因此育种上主要是 但该类品种都是杂合程度很高的基因型,如果进行 利用杂种优势,即利用遗传基础不同的稳定的自交 系间杂交获得有优势的杂种。 3.2有性和无性繁殖相结合的育种方法 在进行有性繁殖时,由于黄花蒿本身一般都是 杂合体,因此,一方面可利用种子后代进行选择,另 有性繁殖,杂种一代就会出现复杂的多样性分离,因 此只能使用一代。采用花药单倍体或花粉粒小孢子 培养可在3-4年后获得稳定的纯系,但黄花蒿的花 特别细小,这也给花药培养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因此 如果攻克了黄花蒿花药单倍体和小孢子培养技术, 则进行黄花蒿花药或小孢子培养是获得纯系的较好 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耿飒,叶和春,李国凤.中药青蒿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研究进 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1):90—97. [2]Ferreira J F s,Jar ̄ck J.Production and detection of artemisininfrom Artcm ̄/a蝴lm[J].Acta Holt.,1995,390:41—49. 方面当选得优良材料后,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技术 进行无性繁殖把它固定下来,形成新的无性系,以保 一持优良的特性和杂种优势,并大量繁殖推广。在良 种繁育过程中,由于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很 高,所以要做好安全隔离,严防生物学混杂。 3.3如何获得黄花蒿性状稳定的纯系问题 对异花授粉的黄花蒿而言,必须强迫其自交才 能获得纯系(或自交系),在未发现克服黄花蒿自交 [3]North C.Plant breeding and geneitcs in horticulture[M].London: Macmillan,1979. 不亲和的有效方法之前,利用系统选育连续多代单 株选择获得性状稳定的优良自交系是有效的育种方 法,但获得稳定的纯系,需要7—10年的时间。采用 (责任编辑王家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