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期 杨丽英等:黄花蒿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1037 蓬松但还未展开这段时间)的花朵,其开花至花朵 花皆为管状花,黄色,长约2~4 lain。头状花序外层 脱落或结实过程中花开放状态、花药状态、花粉散出 为雌花,约5~1O朵,内层为两性花,约2O~40朵。 情况、柱头状态等。 两性花和雌花的花冠都是筒状合瓣花,花冠长约1 1.4繁育系统的测定 ~2 mm,前者的花冠顶端成5裂,后者2~3裂。柱 2007年9月中旬对不同居群现蕾期植株用硫 头2裂,长约2~3 lain,呈长叉状开展,5个雄蕊聚 酸纸袋进行主花序套袋和不套袋2种方式处理,每 药。子房基生,单室,结一枚长约O.5 lain的瘦果, 株随机选择5个主花序套袋,初步检测黄花蒿的基 种子千粒重约O.03~O.05 g。黄花蒿整个花器官表 本繁育系统。秋季种子成熟时收获并统计结实率。 面分布着腺毛。花各部分数量及形态状况见表1。 1.5结实率和结籽率 2.2开花习性 该实验由于无法统计每个头状花序的小花数, 2.2.1开花物候期 我们先在实验室条件下统计出黄花蒿每个头状花序 黄花蒿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 的小花的平均数目,由于每朵小花结实1粒种子,故 殖。试验于3月10 13播种,6月21 13移栽,9月上 结实率和结籽率计算法如下: 旬至9月下旬现蕾,9月下旬至lO月上旬开花,lO 平均结实率=(种子数目/头状花序的预计小 月上旬至11月上旬谢花,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种 花数)×100%。 子成熟(表2)。黄花蒿的开花期物候有如下几个特 2结果与分析 点:一是从现蕾到谢花,历时较长,可达30余d;二 是不同居群,开花期差异很大,有的居群开花期约 2.1花部表型变化 15 d,有的居群花期长近30 d,且同一居群各植株间 黄花蒿为头状花序,花序细小球形,具软细短 差异很大;三是果实发育期长,历时约3O余d,且果 梗。许多无柄小花密集着生于花序轴的顶部,聚成 实的成熟差异较大,一般上部光照充足的枝条上的 头状,再由许多头状花序组成伞房花序。头状花序 果实先成熟,下部光照不足的枝条上的果实后成熟, 呈黄绿色,直径2—3 lain,最外面萼片1~2层,约1O 有些在阴生环境下的枝条到12月中旬其上的果实 片,覆瓦状,椭圆形,绿色,边缘膜质,中央为绿色。 还未成熟。 表2黄花蒿的开花物候期 Table2 Flowering phenology ofArtem/s/a ail/t,i/.a 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038 西南农业学报 21卷 2.2,2头状花序的开花发育过程一般8月初茎 Ferreira等 的实验结果也显示与本实验的结果类 顶端花序轴开始分化,逐渐形成头状花序,开花顺序 似,即自花授粉稀少且很难结实,说明黄花蒿存在自 为自下而上,同一分枝由茎部向上开放,同一花序由 交不亲和性 3 J。这一特征使得通过有性繁殖将高 外向内开放,即从边缘至中央开放,先开最外围的一 产株系的性状保存下来很困难。 层雌花,再渐至中心两性花,整个花序开花过程约需 2.3.2传粉媒介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黄花 4~7 d。小花发育过程可分为:①幼蕾期:花卵形, 蒿为风媒传粉,在自然选择中,产生了种种适应于利 去花瓣镜检,柱头上有微弱的突起,上无花粉,花药 用风来传送花粉的特点:如花被很小有利于传粉时 未开裂。②始花期:筒状合瓣花被片前端初开,柱头 减少阻碍,没有鲜艳的颜色,没有芳香的气味和蜜 伸长,镜检,柱头呈乳状突起,并附有粘液,上有花 腺;花虽然比较细小而不显眼,但在同一植株上的花 粉,花药却未开裂。③盛花期:柱头2裂,呈长叉状 朵数量很多;花粉很多,粒小而轻,直径仅2O~5O 伸长并卷曲,上有花粉,子房逐渐膨大,筒状合瓣花 Ixm,三沟花粉粒相对光滑,花粉外壁光滑干燥不具 被片前端完全展开,镜检,花药逐渐成熟,裂开散发 粘性,便于被风吹散,是典型的风媒花粉;花丝和花 花粉。④末花期:花药、花被片和柱头开始逐渐萎 柱都比较细长,受到风吹容易摆动;柱头呈长叉状, 焉。 伸到花被外面,有利于接受花粉,增加接受花粉的机 正常天气情况下,黄花蒿开花高峰期为早上9 会等。黄花蒿套袋处理的结果也显示出用硫酸纸袋 点至下午16点,黄花蒿开花受温湿度的影响较大, 隔离了风传来的花粉粒后,传粉成功率很低,几乎为 一般低温高湿天气不利于开花。 零。 2.3繁育系统 2.3.3散粉习性正常天气下黄花蒿花药散粉的 2.3.1 繁育系统初步检测 通过对黄花蒿植株形 高峰期是1O:O0 am至15:O0 pm,散粉数占全天9O 态和繁殖器官形态观察可初步推断黄花蒿为异花授 %以上,低温高湿天气对散粉不利,当温度小于2O 粉植物,在形态结构方面,它具有与异花授粉相适应 ℃,湿度大于8O%时花药基本不散粉。当花药在散 的结构和机制,如花序直立,花次递开放;雌蕊较雄 粉过程中遇到不利的温度和湿度天气,会推迟到第 蕊成熟早;花药向内;雌雄蕊不等长,其两性花的雌 2天温湿度合适时才继续散粉。 蕊高于雄蕊,花粉不易传到柱头上,避免自花传粉; 头状花序外围为可育的单性雌性花,内部为两性花 3问题与讨论 但自花授粉不孕,这些都利于实现异交。 3.1黄花蒿的杂种优势利用 用常规遗传学方法测定人工套袋处理对结实率 黄花蒿为异花授粉植物,具有遗传多样性,群体 的影响,以每蕾37个小花计,结果显示:黄花蒿自然 内单株之间表现型多样,为遗传育种提供了丰富的 状态结实率较高,约27%一4O%,不同居群自然授 选择材料,但群体中选择的优良个体,后代出现性状 粉的平均结实率不同,但套袋处理自交果枝的结实 分离,优良性状不能稳定遗传,需要自交和多次单株 率几乎全都为零(表3),自花授粉结实率远远低于 选择才能获得较稳定的纯合后代。黄花蒿一方面自 5%,因此推测认为黄花蒿为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 交不结实,另一方面,如果连续自交,即使可以获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期 杨丽英等:黄花蒿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1039 黄花蒿的纯合体,但伴随着遗传物质的同质化,株 组织培养的个体间基因型、表现型一致,性状稳定, 高、含量、产量都会有衰退表现,因此育种上主要是 但该类品种都是杂合程度很高的基因型,如果进行 利用杂种优势,即利用遗传基础不同的稳定的自交 系间杂交获得有优势的杂种。 3.2有性和无性繁殖相结合的育种方法 在进行有性繁殖时,由于黄花蒿本身一般都是 杂合体,因此,一方面可利用种子后代进行选择,另 有性繁殖,杂种一代就会出现复杂的多样性分离,因 此只能使用一代。采用花药单倍体或花粉粒小孢子 培养可在3-4年后获得稳定的纯系,但黄花蒿的花 特别细小,这也给花药培养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因此 如果攻克了黄花蒿花药单倍体和小孢子培养技术, 则进行黄花蒿花药或小孢子培养是获得纯系的较好 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耿飒,叶和春,李国凤.中药青蒿的生理生化特征及其研究进 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1):90—97. [2]Ferreira J F s,Jar ̄ck J.Production and detection of artemisininfrom Artcm ̄/a蝴lm[J].Acta Holt.,1995,390:41—49. 方面当选得优良材料后,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技术 进行无性繁殖把它固定下来,形成新的无性系,以保 一持优良的特性和杂种优势,并大量繁殖推广。在良 种繁育过程中,由于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很 高,所以要做好安全隔离,严防生物学混杂。 3.3如何获得黄花蒿性状稳定的纯系问题 对异花授粉的黄花蒿而言,必须强迫其自交才 能获得纯系(或自交系),在未发现克服黄花蒿自交 [3]North C.Plant breeding and geneitcs in horticulture[M].London: Macmillan,1979. 不亲和的有效方法之前,利用系统选育连续多代单 株选择获得性状稳定的优良自交系是有效的育种方 法,但获得稳定的纯系,需要7—10年的时间。采用 (责任编辑王家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