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意识的调研报
告
关注民生大事,请关注药品安全。药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随着科技发展,治愈各种顽固疾病的药物相继问世,假冒伪劣药品也相继出现。特别是近年来,药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这次的\"毒胶囊事件\"重重打击了老百姓对国家药品质量安全的信心。拭泪回眸,2006年,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毒注射液导致多名患者肾功能衰竭,13名患者死亡,让人心寒;再到2009年江苏曝出狂犬疫苗造假大案,让至少1000万人受害,让人震惊。针对近年来出现的药品安全事故,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未来的当代大学生有何看法呢?为此,我们做了关于大学生对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意识的调研。
一、2012年4月19日到22日这三天内,为了了解大学生对药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意识,我们通过走访宿舍、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0栋、11栋、13栋、14栋的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生154名,女生204名,调查数据如下:
1、大学生购买和服用药品的安全意识薄弱,注重点也各有不同。调查发现,有8%的学生担心所服药品有危险,72%的学生对平时服用的药品是否安全很少关注过,甚至有20%的学生从不怀疑自己服用的药品有质量问题。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只有38%的学生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而54%的学生在购物时一味地注重药品的价格或知名度,还有8%的学生只在意它的药效和其症状是否有关联,对有关药品安全的新闻也从未关注过。这说明什么呢?大学生对药品质量安全这一问题几乎是不上心的,这会让一些不法商家趁机而入,玩弄造假。这不禁让我们担忧大学生是否也会成为劣质药品的牺牲者呢?所以增强大学生对药品安全知识的认识已迫在眉睫。
2、大学生未能全面认识假冒伪劣药品产生的根源以及它的危害性。调查结果显示,37%的大学生认为这一部悲剧是由政府、厂家、消费者三方共同导演的,政府不作为,厂家违法生产,消费者盲目购买,所以各方都应负起责任。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都已经对假冒伪劣药品产生的根源有一定的认识了,但也有63%的同学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较肤浅。而对于假冒伪劣药品的出处,大约各占17%的大学生认为会出现在中成药、中药、保健品中,而48%的大学生认为会出现在西药中,其中“毒胶囊”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了。然而,谈到假冒伪劣药品的危害,大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简直是微乎其微的,就“毒胶囊”事件来说,谈及“铬超标”的危害,只有7%的大学生知道它的危害,而高达70%的大学生对其基本上是不了解的,甚至有23%的大学生没听说过“铬超标”,这也反映出大学生对假冒伪劣药品的了解知之甚少。
3、大学生普遍认为我国的药品安全环境不容乐观。79%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的药品安全环境越来越差,19%的大学生认为差不多或不知道,只有2%坚信我国的药品安全环境会逐年好转。这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中国的药品安全已经十分失望了。同时,调查报告还显示,42%的学生对中国国内一些较出名的药业公司的信赖度一般般,持半信半疑的态度,39%的学生表示从未考虑过这一问题,只有19%的学生对其信赖度很高,从不怀疑这些公司的生产的药品。从上面数据可说明我国的药品安全环境急需整顿。
4、在选择药品和对新研制的药品的态度上,大学生持不同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有89%的学生在购买药品时会注意药品说明书、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等方面,不过也有11%的学生只注重药品包装。这充分体现了绝大部分学生在购药时还是很注重药物的实用性的,而不仅仅只在乎其外包装。此外,有一半的学生对刚研制出的新药
持支持的态度,有20%的学生表示不理睬或抵制新药,还有30%的学生对其表示怀疑,认为新药隐藏着不良后果。因此,重拾国民对药品安全的信心已刻不容缓。
5、当发现自己已服用假冒伪劣药品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维权意识相对薄弱,表现消极。调查结果显示,77%的学生表示当发现假冒伪劣药品时他(她)们不会追究责任,自认倒霉算了,反正吃了也没多大事,只有23%的学生表明要采取合法的途径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上数据充分表明了这样一个现象:大学生维权意识薄弱,对假冒伪劣药品事件不去积极披露。
二、药品安全非小事,所以药品的质量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在我国药品安全事故频发,人们对药品安全失去信心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遏制假冒伪劣药品的产生。对此,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1、从大学生的角度讲
(1)为了消除我们身边的药品安全隐患,大学生应该提高对药品安全的关注度。我们从数据分析发现有高达92%的大学生很少甚至从不关注过药品安全问题。我们建议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现代传媒关注药品安全,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药品知识,运用药品知识辨别药品的优劣。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大学生购买假冒伪劣药品的可能性以及降低假冒伪劣药品对我们大学生的毒害。
(2)毋庸置疑,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也有待提高。我们可以从数据分析发现77%的学生表示当发现假冒伪劣药品时他(她)们不会追究责任,自认倒霉,所以大学生要加强维权意识这方面的学习,当发现我们已购买假冒伪劣药品时,要通过合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例如:可向经营者对退货索赔,若索赔无成果,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是投诉无效,可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关仲裁,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等。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追究经营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当然这也需要学校在平时加强宣传力度,例如:开展一些关于如何维权的相关讲座、举办辩论赛,或开展主题班会、出一些宣传海报等等。
(3)大学生应该积极地为改善我国药品安全环境出谋划策。有79%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的药品安全环境越来越差,这都是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的措施来遏制假冒伪劣药品的肆虐。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树立优越的民族感,好好学习,积极为遏制假冒伪劣药品的肆虐出谋划策,特别是学习医药专业的同学,更应该肩负起发展我国未来药业的重任。例如,大学生可以建议政府等有关部门利用发短信息的形式,让消费者了解药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将药品安全知识普及深入到社区、学校等。
(4)大学生应增强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意识,增强对企业的信赖度。近年来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大学生自己作为消费群体之一也负有一定的责任。调查发现,有63%的大学生对假冒伪劣药品产生的根源认识不够透彻,当发现假冒伪劣药品时不知所措。因此,深刻地认识不良药品产生的根源所在,并通过各种合法途径打击假冒伪劣药品。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舆论监督的权利,一发现药业公司生产的药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就可以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向药监局举报或者向媒体反映,例如,今日一线、焦点访谈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自身的信赖度。
2、从国家、企业的角度讲:
(1)国家要加强对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完善药品安全法律体系。坚决查处违法企业,不漏查任何一个涉案企业,积极开展对生产不合格药品的企业或加工厂的彻查严打行动。例如,就“毒胶囊”这一事件,国家应对违法规定生产销售使用“皮革胶囊的企业进行依法严肃查处,对被曝光的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此外,国家应多增加一些渠道加强与大学生的联系,比如,让政府等有关部门人员走进校园,开展讲座向大学生讲授一些药品安全知识以及听取大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看法和意见等。
(2)企业要完善药物生产环节的管理机制,严把质量关,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负责人负责,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追究其负责人,把责任分配落实到实处,这样才不会有问题发生时出现互推责任的现象。同时兼顾质量与利益,不可一味地因
追求利益而生产假冒伪劣药品。还有一点也不容忽视,就是企业可向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大学生对药品的使用情况以及药品的质量问题,认真地审查大学生的回馈信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
药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直接系在一起。我们所需要的是能治疗疾病、解除病态的良药。但接二连三地曝出药品安全事故不禁令人对我国药品质量安全心寒。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更应做出一些实际行动。我们坚信只要各方齐心协力,国家能及时采取措施,企业能凭良心生产,消费者能提高警惕,我国的药品安全环境定能逐渐好转。
关于大学生对药品质量安全的看法的卷调查问卷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这种胶囊往往铬超标。经检验,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金属铬超标。这件事引起人们对药品安全的担忧。药品是否安全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安全问题。对此,我们做了关于药品质量安全的调查报告。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填写这份问卷。谢谢!
1.你的性别是()A.男B.女
43%A43%57%B57%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得知药品名称并购买药品?
A.朋友推荐B.自己随意去药店挑选的C.听信药品广告D.专业医师推荐 E.其他
24%18%A18%B33%C12%D13%33%13%12%E24%你是否担心过你服用的药品有质量问题? A.经常担心B.有时C.很少D.没有
8%
20%A8%B40%C32%40%32%D20%4.购买药品时,你觉得哪个最重要?
A.质量B.价格C.知名度D.药效是否和其症状有关E.其他
8%21%38%A38%B33%C21%D8%33%
5你平时最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关注药品安全的呢? A.报刊B.电视C.网络D.朋友,家人讲述E.很少关注
9%42%19%A9%B19%C21%D9%9%21%E42%
6.近几年来假冒伪劣药品案件层出不穷,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多选) A.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B.不法企业经济利益的驱使,违规生产 C.购买者自身对药物知识不够D.医院和药店购销药品把关不严E.其他
37%ABCDE63%7.你认为假药最可能出现在? A.西药B中成药C中药D保健品
17%48%17%18%ABCD8.你对“毒胶囊”一案的看法?(多选)
A政府应推进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改革B厂家应兼顾消费者人身健康和利益 C消费者购药应咨询专业药师,选择正规药品厂家购买药品 D我相信药吃不死人,无所谓
9.“毒胶囊”事件出现“铬超标”,你知道“铬超标”的危害吗? 调查显示:有97%的大学生选择ABC,有3%的大学生选择D。
A知道
23%B略懂一点
7%C不知道D没时间理这些
26%ABCD44%10.近年来,中国的药品安全环境是否好转? A逐渐好转B都差不多C越来越差D不知道
5%2%14%ABCD79%
11.你对中国的药业公司,例如修正药业集团等的信赖度有多少? A百分百信赖B半信半疑C从未考虑过这一问题
19%39%ABC42%
12.你觉得国内外药品安全程度的差异取决于那些因素?(多选)
A政府等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B制法力度C经济发展水平D国民素质的高低E其他
5%ABCDE95%13.在购买药品时,你如何辨别药品?
A看药品包装B药品说明书C生产厂家D批准文号
27%11%ABC39%D23%14.你对刚研制出的新药有何种态度?
A支持B新药可能有不为人知的不良后果C坚决抵制D不理睬它
18%2%50%30%ABC D15.你是否有过不安全药品的经历?
A有,但没大事B不知道,可能吃了没反应C有,并付出很大代价 D没有
15%5%9%ABCD71%
16假如你发现你购买的产品是假冒伪劣产品,你会怎么做?
A向消费者协会投诉B要求厂家更换或退货C丢掉,不追究责任,自认倒霉 D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6%14%4%ABCD76%
17,作为大学生,你觉得你应如何为我国药品安全做出贡献? A充分学习药品安全知识B向人们宣传药品安全知识 C通过现代科技如:英特网等手段对之进行披露 D积极向有关部门就药品安全献策E其他
6%8%ABCD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