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知识归纳--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知识归纳--2022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2021-04-07 来源:乌哈旅游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古代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平、友好、互利 形式 和亲 具体事例 ①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西汉中期以后,为密切汉匈关系,昭君出塞 ②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①9世纪,吐蕃与唐朝会盟,史称为“长庆会盟” ②1005年初,宋辽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 会盟议和 ③1044年,夏宋订立和议,夏对宋称臣 ④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南宋皇帝向金称臣,史称为“绍兴和议” ①汉朝:与西域、匈奴进行物种和技术交流,开展互市贸易 ②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 ③两宋:通过互市和榷场的形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④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 ⑤清朝: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②清朝顺治皇帝赐“达赖喇嘛”封号;康熙赐“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经济文化交流 册封 指贡品赏赐。如靺鞨族对唐朝的纳贡;宋朝给辽、西夏、金的岁币 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保护商旅往来,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 ②唐太宗征服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后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设置管辖③8世纪前期,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 机构 ④元朝时期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的行政区域,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 ⑤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⑥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二、古代民族间的冲突与战争——从民族隔阂走向民族交融 主要内容 这是把掠夺其他民族的财富作为民族交往的经常方式和财富积累民族掠夺战争 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掠夺 这是一个民族政权为征服其他民民族征服战争 族政权进行的战争,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性质 具体事例 匈奴与秦汉之间,突厥与唐朝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朝之间,蒙古与宋朝、明朝之间等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 金灭辽、金灭北宋、蒙古灭西夏、元朝灭南宋 通贡 族的灭亡 平定民族叛乱这是中央政权巩固统一、反对分的战争 裂的战争 反抗民族压迫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 的民族起义 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 金反对辽、蒙古反对金、后金反对明朝的战争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抵御外族侵略国内民族抵御外国民族侵略的民复台湾;清政府对沙俄侵略者的自卫战争 族自卫战争 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三、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1.原因和目的

(1)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力发展进入铁器时代后,中国才有同外界交往的可能,开先河的是秦汉王朝。 (2)主要目的:传播中国文化,宣扬中国声威。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互补互利。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2.条件和途径

(1)条件: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发达;开明的外交政策;科技发展;杰出人物的作用。

(2)途径: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教士利玛窦等。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西征。 3.呈现的特点

(1)由开放走向闭关: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变化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根本)、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等。 (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变化原因: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科技因素,包括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等。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4)交往形式以和平交往为主: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

(5)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4.主要表现

(1)秦汉: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东汉光武帝,汉委奴国王金印 日本 (2)隋唐:日本派出遣唐使,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鉴真和空海成为中日佛教交流的代表 (1)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朝鲜 (2)10世纪初,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朝制度,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制,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 (1)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 南洋 (2)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定居,对南洋开发作出重大贡献 印度半岛 中亚和西亚 从东汉到北朝,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远赴天竺取经,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造纸术由此传入阿拉伯地区 (2)元代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1)东汉: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2)元朝: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欧洲 欧洲 (3)明清 ①西学东渐,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教介绍给西方 ②徐光启等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