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正迈进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发展不平衡”的时代,也是“存在矛盾和困难”的时代,也是“需要挑战和创新”的时代。
生逢其时,你想做一个思考者、参与者还是创造者?请选择适合的角色,结合材料,以“我与这个新时代”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答案】同心共筑中国梦
--我与这个新时代
梦想,是每个人实现自己奋斗目标的动力。那么中国梦又是怎样的一个梦想呢?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梦想,其内容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中国梦亦是我们这代中学生的梦。虽然,我们有很多不足,梦想这个话题对于我们有如空谈,但是随着我们知识的增长,对于国家更深入的了解,一个朦胧的概念在我们脑海中渐渐形成,它就是中国梦。
有句话说,中国梦,我的梦。我的梦想有很多,从儿时的不切实际,到逐步的走向成熟,为了达成一个个目标而拥有的梦想,让我的人生最初开始有了起伏。我们的逐渐成熟,也让我们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国家之梦,也是如此吧。我们就像是实现这个梦想中应该迈进的人群,随着我们的一步步攀登,最终到达它真正的顶峰。
而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刚刚经历了中考,这是我们人生中第一很大的转折点,回想过去的几个月,我们怀揣着一个考上一所好高中的梦想,奋力苦读,为九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到了高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梦想随之更变,或许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跟努力的学习,在高中这苦累的三年中,绽放更绚烂的自己,把自己的人格提升一个高度,摒弃幼稚与不良的作为和习惯,储备充分的力量去考一个好的大学。
或许我们现在所想只是为自己的梦想所想,还没有切实的想过为国家之梦去做些什么,但是我坚信,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梦想就是祖国一步步向前的基石,如果我们努力,我们奋进,我们人人都怀揣梦想,祖国的梦想能不实现吗?有话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是未来肩负祖国重任的接班人。
不过,要实现中国梦,零散的梦想也是不可以的,祖国梦想最后的实现还是需要每一个人的同心同德,像建筑物表面的每一块砖头上面粘得十分坚固的水泥那般,只有怎样,我们才会永远屹立不倒,在世界以巨人的姿态昂扬!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好文化知识,还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们的祖国文化博大精神,需要我们弘扬和传播。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我们是一群新时期的少年,写不出对中国梦的宏篇大论,但是我想用我最朴实的文字,来表达我的志向,我的情感,来向祖国做出最初的一个承诺,为了中国梦,我会加倍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比如本题中的“你想做一个思考者、参与者还是创造者” “以‘我与这个新时代’为副标题”。就确定了写作范围是我在现时代中的角色定位。但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一定的开放性,比如本题中的“请选择适合的角色,结合材料”。具体到每位考生又必须明确,应该选择自己赞成或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有观点,选择自己有素材积累、和感触的观点来写。
该作文题设置思路是,限定在思考人生价值观的范畴.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指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是,试题要重点考查四项内容,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的理念,要考查中华传统文化,考查创新能力.这是针对第一点,联系新时代的特点,富有思辩色彩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运用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联系的眼光进行
理性分析,确定立意,有“思考者、参与者、创造者”三个角度。
写作素材:
青年作为年轻的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寄托,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伟大事业建设的中流砥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面对“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应当主动响应冲锋的号角,扛起时代的大旗,不负使命、锤炼本领、勇于担当。
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做到心中有志、立志立行。要主动响应时代的呼唤和号召,将自己的理想,主动同中央、省市县委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力。要以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党的事业的接班人为标准,奋力拼搏,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砖添瓦。
要内外兼修,练强过硬本领。“打铁必须自身硬”,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而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立根夯基、成长成才的关键期,更应当把握机会、锤炼筋骨、练就本领。要学会内外兼修,兼容并蓄。一方面要内修涵养,不断学习,不断夯实提升个人修养,打牢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外练技能,在实践中提升本领。光说不练假把式,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善于从解决问题入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学习工作的方法,要时常带着问题多深入基层、乡村,同党员群众多交流、多探讨、多请教,不断总结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工作方法,通过不断积累实战经验,提升自身本领。
要脚踏实地,不负使命勇担当。青春,从来就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用来填满未来梦想的。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在这个最该张扬的时光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因为这个时候的青年拥有着无限的活力和无止尽的探索精神。面对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主动担负起历史使命,以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榜样,对党忠诚、敢于担当;要以身边先进典型为榜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树立新时代青年的新形象。
点睛: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年其相对咸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2015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 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 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2015年
全国新课标2卷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