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

2021-12-20 来源:乌哈旅游
临床合理用药2015年1月第8卷第1A期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January 2015。v01.8 No.1A ・171・ 能改善患者预后,减少致残率致死率及复发率,提高青年的生 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所以,对青年脑卒中患者要积极予以 nda Below 14micromol/L[J].Am J Hypetrens,2000,13(1):105一 ll0.  ̄CG,Mcrath IT,Meauky DF,et a1.The effects of oral methio— 11 HammtHcy检测,控制Hcy目标值,以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1毕家香,周利民,齐亮.86例青年脑卒中病因和危险因素分析[J]. nineand homocysteine on endotheliral function[J].Heart,2001,85 (3):326—330.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5):551—552. 2高娟,郭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MTHFR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 [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7(14):250—252. 3王慧红,任丽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颈动脉粥棒硬化与青年脑 “ 杨旭红,戴雯,刘立英,等.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致血管内皮功能损 伤机制与过氧化体增值物激活型受体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 化杂志,2009,17(j2):975—979. 梗死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6): 杨瑞,张哲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 ” 郭跃伟,胞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员la和c.c型趋化因子受体1的表达 739—740. 4 Tan NC,Venketasubramanian N,Saw SM,et a1.Hyperhomocyst(e)ine. mia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mong young Asian adults[J].Storke, 2002,33(8):1956—1962. 5 Sacco RL,Anand K,Lee HS,et a1.Homocysteine and the risk of isehe— mic stroke in a triethnie cohort:the No.hem Manhattna Study[J]. Stroke,2004,35(10):2263—2269. 6高奋,李静梅,肖传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兔模型动脉粥样硬化的 形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2,10(3):348. 7 Bos MJ,Van Goor ML。Koudstaal PJ,et a1.Plasma homoeysteine is a risk factor for recurrent vascular events in young patients wiht 8Il iachaemic storke orTIA[J].J Neurol,2005,252(3):332—337. 8万继峰,赵颖,徐云燕,等.98例脑出血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测定结果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1):34—35. 9王宏利,樊东升,沈扬,等.颈动脉硬化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关 系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2):258. 10 Haekan DG,Peterson Jc,Spence JD.What level of plasma homoeyst (e)ine should be treated Effects of Vitamin the rapyon pmgresfion of Carotid atheroselerosis in patients with homocyst(e)ine levels above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 刘蓉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合理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R 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doi:10.15887/j.cnki.13-1389/r.2015.01.102 抗菌药物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生 素及人工合成抗菌药。自1940年青霉素问世以来,现品种已 达上千种,常用的也有几百种,归纳起来分七大类:B一内酰胺 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抗菌药已成为治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 器。但药物的作用分为两重性,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抗 菌药物也不例外,虽可治病,也可引起包括毒性反应、变态反 应、二重感染各种不良反应,尤其是不合理运用,会导致药源性 疾病发生,还会产生耐药性,甚至致残或危及生命。虽新的、强 力广谱的抗菌药不断开发上市,但人类和细菌感染的斗争越来 越激烈,究其原因乃不合理甚至滥用抗菌药的结果 。下面 就我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加以分析,以期在今后工作 中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1 II缶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表现 1.1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用药 作者单位:210038南京市,南京万寿医院药剂科 [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1):4—7. 孙文萍,汤雪晴.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的实 验研究[J].医学综述 2009,15(20):3179—3181. 15 Boushey cJ,Beresford SAA,Omena BS,et a1.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lasms homocyste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vasculra disease.JAMA, 1995,274:1049—1057. 16 方玉才,邢小中,蒋洪平,等.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 酸的变化[J].检验医学,2008,23(2):190—192. Bazzano LA,He J,Muntner P,et a1.Relationship between cigarette smoking and novel risk facto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J].Ann Intem Med,2003,138(11):891—897. Bleich S,Carl M,Bayerlein K,et a1.Evidence of increased homocys- teine levels in alcoholism:the Frnaeonian alcoholism reseal ̄h studies (FARS)[J].Alcohol Clin Exp Res,2005,29(3):334—336. 荆炳霞,马云宝.Hcy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J].放射免疫学杂 志,2008,21(2):163—165. ‘ 樊东升.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解读一关注高同型半胱氨酸 血症[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3):76—77. (收稿日期:2014—10—04) 674—3296(2015)01A一0171—03 1.1.1预防感染:无指征用药在外科多见,常用头孢类预防伤 口感染。但一些小伤口和1类手术无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只 需无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即可。 1.1.2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上常见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即使用 阿莫西林、罗红霉素等抗生素的情况。抗菌药适用于细菌感染 引起的炎性反应及发热,而多数上呼吸道感染属病毒感染,用 抗菌药无效,反而造成浪费和滥用。 1.1.3抗菌药等同消炎药:如过敏性皮炎用加替沙星治疗,其 实消炎药是针对炎性反应的,如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炎性 反应也亦有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及无菌性炎性反应之分。而抗 菌药只针对于细菌感染的炎性反应,对病毒感染炎性反应无 效,用抗菌药治疗无菌性炎性反应,会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 力下降。故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引起的皮炎及病 毒引起的炎性反应,均不宜使用抗菌药 』。 1.2选药不当 1.2.1 选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如肠球菌感染用克林霉素 治疗,而克林霉素对肠球菌天然耐药,所以治疗无效。1类手 ・172・ 20l 年1月第8卷第tA期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January 2015.Vo1.8 No.1A 术切口用第3代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而第3代头孢类抗菌药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敏感,故效果并不理想。 后者如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可一次给予足够的药量。如临 床常见青霉素640~800万U,每天静脉滴注1次。反而不如 1.2.2用广谱抗菌药:I临床医师不管什么感染,均用广谱抗菌 药。抗菌药的使用原则是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 高级的。所以最好明确致病菌使用窄谱抗菌药,否则易增加细 菌耐药性。如在明确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应首选青霉素,而 非阿莫西林…。 1.2.3用贵的、新的抗菌药物:临床中一些医师和患者均认为 480万U静脉滴注每天2次效果好 J。 1.6疗程不当 1.6.1疗程不足:I临床上许多情况是一有效即停药。抗菌药 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给药时间不足难以见效。一般用药至体温 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但也应视病情而定,如败血症、感 染性 tL,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 贵的、新的抗菌药疗效好,追求“洋、新、贵”,片面用昂贵、进口 的抗菌药。其实各种抗菌药均有其自身特性,优劣势各不相 同,应因人因病选择。如红霉素为老牌抗菌药,价格便宜,对军 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疗效较好,而价格高的第3代头孢菌 素疗效反不如红霉素。且老的抗菌药还具疗效稳定,价格便 肺结核等需较长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 1.6.2疗程过长:门诊使用抗菌药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7d, 急诊不超过3d。而在实际有的咳嗽患者因咳嗽未好经常10d、 半个月还在使用抗菌药。不仅造成了浪费,也增加了细菌的耐 药性 。 宜,不良反应明确的优势。而新的抗菌药的不良反应还有待 观察。 1.7溶媒不当 1.7.1溶媒选择不当:如红霉素加入葡萄糖氯化钠静脉滴注。 红霉素在酸性溶液中活力消失快,溶媒pH宜维持在5.5以 上,故应选氯化钠,而不选pH为3.5—5.5的葡萄糖氯化钠做 溶媒,以免影响其稳定性。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也有类似情况。 呋塞米不宜用葡萄糖为溶媒。葡萄糖的pH为3.2—5.5,呋塞 1.2.4频繁更换品种:临床治疗细菌感染的过程中,也常存在 使用某种抗菌药物一两天,感觉效果不明显,就更换更高级、更 贵的抗菌药物的情况。正如疾病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药物治疗 到起作用也有一个过程,要用到足够的时间才能显效。抗菌药 物临床效果不佳时,首先应当分析原因,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 够,给药途径是否恰当等,如确因抗菌药物选用不当的原因,应 米注射液碱性较强,pH为8.5~10.0,在酸性环境中易发生沉 淀。故呋塞米宜用氯化钠为溶媒¨ 。 在使用3—4d更换有效的品种。频繁换药会造成用药混乱,不 良反应增加,还会导致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故不主张 频繁换药 。 1.7.2溶媒量不足:如阿奇霉素注射剂,要求最后配制成 1.0—2.0mg/ml,而儿科常用将250mg溶于100ml溶媒中,明显 属溶媒不足的情况。 1.3剂量不当 1.3.1剂量不足:如体质量42kg的儿童在用阿莫西林治疗, 1.7.3溶媒量过多:常见于使用青霉素、头孢类及B.内酰胺 类抗菌药物时。因B一内酰胺类抗菌药分子中的内酰胺环的不 每次剂量只使用250mg。尽管是儿童用药,但儿童的体质量偏 重。阿莫西林的用量为 ̄J'JL每天20—40mg,/kg,每8小时1 次,由此计算每次剂量至少为280mg,明显剂量不足。这不仅 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 稳定导致其化学性质的不稳定,易发生水解反应,使内酰胺环 破坏而失去抗菌活性,故8一内酰胺类抗菌药常制成粉针剂,临 床使用时应用100ml溶媒溶解快速滴注。而在我院常使用 250—500ml溶媒,因使用中药品的水解,药效会降低¨ 。 1.8抗菌药的不合理联用 1.8.1无需联用而联用:如上呼吸道感染用阿莫西林即可,联 用左氧氟沙星不仅造成了浪费,且易产生耐药性。 1.3.2剂量过大:临床上的主要问题非剂量不足,反而是超量 用药。如头孢替安成人0.5~2g/d,实际临床常用到2.5— 3g/d。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身体的各方面机能衰退,故在 使用药品时应减量,一般使用成人剂量的3/4即可。但在临床 使用中常出现超量问题。有时不但未减量,甚至还超出一般成 1.8.2重复用药i相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用,如罗红霉素与阿 奇霉素,因同属大环内酯类,作用机制相同,不良反应相似,两 年人的用量,如90岁的老人头孢替安用到3g/d。超量使用抗 菌药,尽管当时控制了病情,但诱发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增加,大 大增加用药风险,并且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老年人的超量用 药,更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导致意外的发生,应引起足 够的重视 。 。 1.4给药途径不当 药联用,疗效不增加,却增加了肝脏损害等不良反应,还造成了 浪费。其他如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罗红霉素与克拉霉素合用, 与此类似。又如克林霉素和奥硝唑,临床上奥硝唑主要用于抗 厌氧菌的感染,克林霉素对厌氧菌敏感度高,两者联合使用不 仅没必要,还会产生毒副作用。 1.8.3药理性拮抗:如头孢呋辛与罗红霉素联用,头孢呋辛为 1.4.1 给药途径不当:药品的使用原则是轻症口服给药,重 症、全身感染初期静脉给药,好转后改口服给药。但目前的现 状是静脉给药成了给药的首选途径,尤其儿科更为突出,增加 了用药风险及细菌的耐药性 。 速效杀菌剂,罗红霉素为速效抑菌剂,两者联用可产生药理性 拮抗,使头孢呋辛的杀菌作用降低。 1.8.4不良反应相加:如氨基糖苷类同速效利尿剂呋塞米,两 者均有耳毒性,联用后增加了耳毒性。头孢类与氨基糖苷类联 1.4.2不合理的局部使用抗菌药:皮肤小伤口即使用百多邦、 红霉素软膏等抗菌药治疗。而抗菌药的局部应用只限少数情 况,如全身感染难在感染部位达有效浓度时作为辅助治疗,如 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等。因皮肤、黏膜局部使用抗菌药吸收 少,感染部位不能达有效浓度,且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致耐药菌 产生。故抗菌药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用,加重对肾脏的损伤,尤其使用是第1代头孢菌素类。克林 霉素和阿米卡星联用,可发生严重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 2抗菌药不合理应用的原因 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究其原因,除医院方面还存在以药养 医现象,医务工作者医德和责任心较差,对抗菌药物的使用从 思想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外,主要还是作为抗菌药物的使用主 体的医师、护士、药师药品知识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欠缺。抗菌 1.5 给药间隔不当抗菌药可分为时间依赖型和浓度依赖型 2大类。前者如青霉素、头孢类、红霉素等,需一Et多次给药; 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医师因素:医师对 临床合理用药2015年1月第8卷第1A期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January 2015.VoL 8 Nn 1A ・173・ 抗菌药物的知识掌握不够,抗菌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知识缺 乏,对抗茵药物的适应证、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半衰期、禁忌证 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包括抗菌药物的抗菌谱、适应 证、作用机制、作用特点、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抗菌药物的 和配伍掌握不熟,导致用法、用量、给药方案、联合用药、配伍不 合理规范、重复用药,甚至导致二重感染、细菌耐药。(2)药师 因素:药师配药审方未严格审核,或由于自身抗菌药物知识的 欠缺,未及时发现、反馈、指导不合理规范的处方。(3)护士因 临床应用原则及分级管理知识等,同医师加强交流学习,以期 熟练掌握运用,保证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更趋于安全、合理。 3.6建立定期干预、评价制度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期对本 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 干预措施,并建立奖惩制度。定期对干预措施进行评价,总结 存在的问题,修改并完善 。 素:护士由于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缺乏,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 程中,未发现溶媒使用中的不合理之处,在操作中未注意滴速 等操作细节。(4)药物因素: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出现一些 不可预知的不良反应。所以对新上市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慎 3.7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掌握抗菌 药物的研究新进展、新方向、新技术,更新抗菌药物的使用 重,对其不良反应还有待观察。(5)患者因素:由于个体差异, 同种药物治疗同一疾病,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也有差异,属不 可预见的因素,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要注意给药个体 化,并注意观察。还有患者未按照医师、药师的指导用药。由 于以上的原因,造成了抗菌药物在临床的滥用,从而造成抗菌 药物的毒副作用的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甚至导致配伍禁忌 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直接威胁着患者 的生命 圳。 3合理应用对策 201 1年6月国家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 治活动实施方案》、2012年4月卫生部有颁布了《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管理办法》,由此可见国家对我国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已引起了高度重视,也为各级医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提 供了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 方面来促进抗菌药物在我院的合理应用。 3.1 提高医疗人员的素质提高医疗人员的责任心,规范医 疗人员的行为,从用药根源上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问题。 3.2强化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能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明 确职责,加强领导、监管,有组织地落实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各 项规章制度。要让全院的所有医疗人员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 重视,全员动员起来,从上到下齐抓共管,才能确保抗菌药物的 合理使用。 3.3建立、建全我院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确定我院的 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及医师使用权限,制定抗菌药物的使用流 程,以及抗菌药物的定期评估制度。 3.4 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 医师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 强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及抗菌药物管理法规的学习,在疾病的诊 疗过程中,正确诊断,掌握抗菌药物的抗菌谱、适应证、用法用 量、给药途径等药理知识和应用原则,规范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物 。 3.5 加强本院药师队伍的建设,积极发挥药师在抗菌药物管 理中的作用 (1)定期组织药剂科人员进行《抗菌药物I临床应 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抗菌药物作用机制、药动学和药效 学特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等专业知识的学习。(2) 每月进行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使用的点评,分析本院抗菌药物 使用中不合理之处,反馈给医师,敦促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参与临床用药管理,药师应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参与到临床的医疗质量检查、咨询等临床工作中,充分发挥药 师在药物使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作用。(4)加强培训工作,药 师可发挥自身药学专业知识的优势,定期对医师进行抗菌药物 知识。 3.8加强宣传教育可利用医院的宣传栏,向广大患者、群众 普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知识,使其认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 性,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总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树立高度责任感,努力学习 掌握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合理使用基 本原则、治疗及预防应用的基本原则、特殊人群的用药原则,认 真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遵循安 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 理,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合理使用抗菌药。 参考文献 1刘兰.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28):367—368. 2蒋利,郝晶安,宋选宗.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及应采取的措施[J].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6):637. 3童德军.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几点问题[J].中国现代临床医 学杂志,2006,5(1):73—74. 4杜正通.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 杂志,2011,21(8):1637—1638. 5赵红英.2011年我院应用抗菌药物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学杂 志,2012,47(8):646—647. 6莫菊琴.本院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 18例分析[J].浙江临床医 学,2008,10(6):821—822. 7陈艳秋.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调查分析及应对对策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4,(20):161—163. 8陈雪兴.浅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 38l一382. 9杨林萍.医药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6): 15—18. 10侯琳琳.抗菌药物的应用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24(1):231—232. 11 张启颖.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相关因素探讨及对策[J].医学信息, 2014,(21):511. 12陈贵英.浅析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原因及对策[J].医 学信息,2014,(21):455. 13 白莉查.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及对策[J].医学前沿, 2014,(18):370—371. 14邵皎巍.药剂科管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析[J].医学前沿, 2014,(6):383—384. 15李静.浅谈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4,24(7):4180. (收稿日期:2014—03—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