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十个字,积累含有“金、木、水、火、土”等5个偏旁的汉字。
2、积累与快慢有关近义词语,并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3、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积累含有“金、木、水、火、土”等5个偏旁的汉字。
积累6组近义词,并且能够选用近义词造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形象,写具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预习要求:
读一读《语文园地八》中的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两大部分的内容,初步了解课堂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本册书的最后一个语文园地。
板书课题:语文园地八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八》的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两部分的内容。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金、木、水、火、土5个字,指生读一读,教师相机引导:金、木、水、火、土5个字不但是5个汉字,而且还是五种偏旁。
出示金、木、水、火、土的5个偏旁,引导学生认一认。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五种偏旁组成的新字。
出示:
gōu chǎn mei shì yuán
钩子 铲子 梅花 柿子 源头
zhǎng jù càn kuǎ fen
涨潮 火炬 灿烂 垮掉 坟墓
学生齐读词语。
开火车读词语。
去掉拼音读词语。
3、教师引导:这五组词都分别与金、木、水、火、土有关。请你仔细观察字形特点,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交流:“金”字旁的字都跟金属有关;木字旁的字都与植物木头有关;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火字旁的字都与光亮有关;提土旁的字都与土地有关。
4、我也会照这样写生字并组词。
钅-( )( ) 木-( )( ) 氵-( )( )
火-( )( ) 土-( )( )
5、读句子,巩固认字。(出示句子)
今天,涨潮过后,我们拿着钩子、铲子来到海边。灿烂的晚霞挂在西边,天渐渐暗下来,我们拿着火炬照着亮,用铲子去挖一个个凸起的小“坟墓”,很快,一只只大螃蟹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三、字词句运用
1、认识六组近义词。
(1)出示这六组近义词。
忽然 突然 立刻 马上 一瞬间 一眨眼
逐渐 渐渐 慢慢 徐徐 慢吞吞 慢悠悠
(2)学生读一读,交流:这些词语有什么关系? (词语之间意思相近。)
(3)学生观察每一组近义词,说说是什么意思。
(4)选择其中一两个说句子。
预设:
吃过午饭,同学们都慢吞吞地往教室走,刚走到楼梯口时,上课铃声响了,大家立刻向教室飞奔而去。
(5)开火车读、男女生读、师生共读等等方式朗读这些近义词组。
(6)你也会说这样的词语吗?有哪些?
预设:开心 高兴 漂亮 美丽 背地里 私底下
2、读句子,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1)出示例句,学生自由读一读例句,想想加点词语的意思。
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2)根据提示,先朗读句子,然后想象一下画面:最后一个太阳害怕的样子是怎样的,躲进大海时又是怎样的。
(3)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然后互相表演一下“害怕极了”和“慌慌张张”。
“害怕极了”的表现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
“慌慌张张”一词充分表现了太阳害怕时的样子。
(4)教师小结:最后一个太阳正是因为害怕极了才会慌慌张张的。
(5)学生再读例句,读进一步体会太阳害怕的样子。
(6)出示:
XXX , 跑进了教室。
教师指导:李明杰迟到了会怎么样?(着急)李明杰来学校太早了会如何?(悠闲)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思考如何补充这个句子,然后全班交流。
(7)出示句子,学生练习。
蝴蝶 , 落在花儿上。
妈妈 , 躺在沙发上。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读一读识字加油站的生字及词语,积累含有“金木水火土”5个偏旁的汉字。
读一读字词句运用部分的6组近义词并积累。
语文园地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思,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2、理解古诗《舟夜书所见》并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景色。
3、自主阅读短文《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体会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比较,发现示字旁和衣领旁、两点水和三点水的区别,并积累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
教学难点:
阅读短文《李时珍》,体会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
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舟夜书所见》和短文《李时珍》,能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初步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八的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两部分的内容。
出示含有“金木水火土”5个偏旁的汉字,引导学生读一读并积累。
出示字词句运用部分的6组近义词,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巩固近义词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园地八。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四组汉字,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学生讨论:这四组字有什么特点?
3、全班交流。
(1)他们每一组生字的偏旁都相同。
(2)每一组生字的意思都相近。
“神、祖、礼、福”都是礻旁,礻旁的字与神明或与神明有关的活动或心理有关。
“冰、冷、冻、凉”都是冫旁,冫的字一般与冰或寒冷有关。
“补、袜、衫、被”都是衤旁,衤旁的字一般都与衣服有关。
“海、流、洒、滴”都是氵旁,氵的字一般与水有关。
4、同桌互认汉字。
教师引导:认识了这些字以后,同学们还可以用这些偏旁写出哪些别的字和同学交流,看谁写得多。
示例:
礻:祁 祠 祝 冫:决 冯 冲
衤:初 衬 裤 氵:湖 江 池
三、日积月累
1、引导: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美丽夜景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教师指导“查、慎”的读音。
查慎行: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
称查初白。浙江海宁袁花人。著有《他山诗钞》。
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这首诗。
(2)解诗题。
“舟”是船的意思;“书”是“写、记”的意思;“所见”是见到的东西。
(3)引导学生补上诗的主人公,再说说题目的意思。
(诗人查慎行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
3、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明确以下字的读音。
“散作”的“散”读作“sàn”,不要读作“sǎn”。
(3)齐读《舟夜书所见》这首诗。
(4)理解第1、2句。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月黑——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现。
渔灯——渔船上的灯光。孤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
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漆黑的夜晚看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光。
(5)理解第3、4句。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簇——拥起,这里是吹起的意思。 散——散开。 作——变作,变成。
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了无数的星星。
(6)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4、指导学生背诵这首诗。
四、我爱阅读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就是李时珍,那么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了这篇短文,你会更清楚。(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自学要求。
(1)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短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自学。
4、检查自学情况,点拨指导。
(1)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思考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新的药物书? 李时珍发现旧药物书有什么缺点?
(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全”“不详”“不对”三点。)
(2)学习第4自然段。
①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事?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第1句话)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指名说)
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分组交流)
⑤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指名说)
⑥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终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分组交流)
6、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学生自由发言)
(李时珍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小结:同学们,《本草纲目》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字字都凝聚着救死扶伤的信念,有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种种都是他伟大人生的见证,这部书是伟大的著作,更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所以我们说——生齐读:一本书是一种信念,一本书是一段人生,一本书就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昼夜书所见》这首诗,还认识了一位名人李时珍。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李时珍优秀的品质,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