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年级音乐上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一年级音乐上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2022-09-12 来源:乌哈旅游


全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交流材料 一年级音乐上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是一首一段体结构,2/4拍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流畅、活泼。歌词简洁,多为一字对一音,简单易唱。这首歌曲节奏鲜明,具有欢快和跳跃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歌曲歌颂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就从多方面接受民族团结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够演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并认识休止符、反复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唱歌曲,并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的进行歌曲表演。 2.能用打击乐器三角铁、铃鼓为歌曲伴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即兴伴奏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与能力。 2.培养热爱集体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难点:

1. 歌曲中休止符处在演唱时的掌握。

2. 运用教具三角铁和铃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音乐磁带;课件;三角铁;铃鼓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3分钟) 1.通过图片了解几个民族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几位特别漂亮的少数民族的新朋友,老师先不告诉你们他们是什么民族,你们来猜一猜!(图片:新疆的小朋友) 师:你对新疆有什么了解呢?(能歌善舞;有好吃的葡萄哈密瓜。) 师:新疆的小朋友服装非常的漂亮,跳起舞来也非常好看,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新疆的舞蹈动作吧。(托帽的动作:动脖子的动作) 师:下面让我们看看第二个少数民族又是哪个少数民族呢?(傣族) 师:傣族的孔雀舞非常的漂亮,让我们一起模仿一下孔雀舞的手势。 师:前面两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大家都认识了,让我们来看看第三个少数民族吧。(蒙古族)

师:谁知道蒙古族小朋友生活在哪里?(大草原上) 师:他们爱骑马,性格开朗,心胸就像大草原一样宽阔。 2.引出课题并齐声朗读课题

师:其实啊,我们各个民族的小朋友,虽然语言不同,服饰不同,但是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大家愉快的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习一首好听的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二、新课讲授

1.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学唱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的进行演唱。

(2)认识反复记号和休止符,学习反复记号和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 2.初听歌曲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好听的歌曲,欣赏之后,请同学们来告诉老师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3.学唱歌曲(20分钟)

(1)带领学生有节奏的范读歌词。 (2)学习反复记号和休止符及其作用。 (3)随电子琴的单音学唱歌曲的简谱。

(4)运用电子琴,分句教唱歌曲。(纠正易错的地方) (5)歌曲每一句演唱时的情感处理。 第一句是活泼跳跃的 第二句连贯抒情的 第三句欢快活泼的

第四句渐慢抒情的感觉 4.课堂检测(5分钟)

(1)运用情感完整演唱歌曲。(随电子琴伴奏完整演唱)

(2)小组交流演唱。(交流形式:同桌之间相互演唱,每人各唱一遍,

时间为一分钟)

(3)检测交流结果。(检测形式:“音乐火车接龙”,师生合作演唱) 三、拓展部分(10分钟)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师:我们上节课认识的乐器朋友铃鼓和三角铁今天也来了,它们想为我们这首歌曲增添更优美的节奏,那它们都可以怎样演奏呢?谁还记得?(学生展示演奏形式) 2.为歌曲伴奏

师:我们刚才学了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叫《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现在我们就运用三角铁和铃鼓为歌曲伴奏吧!谁来和老师一起演奏呢? 四、本课小结(2分钟) 1.巩固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好听的歌曲是?

师:我们还认识了两个音乐符号朋友他们分别是? 2.情感延伸教育

师:我们的打击乐器好朋友铃鼓和三角铁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而且我们还感受到了56个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各个民族的小朋友要怎样生活在一起呢?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希望大家能和更多的少数民族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能够团结友爱的在一起,你们能做到吗?

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做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