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装 拆 卸 方 案
专业分包:华川鑫国际建筑有限公司 编制人:王建 审核人:王培 批准人:周洋
目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作业人员组织和职责········································································ 4、施工升降机技术参数、主要零部件外形尺寸和重量·············· 5、辅助起重设备的种类、型号、性能··················································· 6、吊索具的配置,安装与拆卸工具及仪器·········································· 7、安装、拆卸的步骤与方法···························································
8、安全技术措施········································································ 9、专项应急预案·········································································· 一、施工升降机安拆方案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2、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JGJ33-2012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7、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05 8、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2007 9、施工升降机试验方法—GB/T10056-1996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2、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1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14、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8、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汪正荣着 19、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2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筑物类别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备型号 制造单位 出厂编号 基础标高 安装单位 安装资质等级 丽薇雅广场CDE栋项目 柬埔寨金边市钻石岛 框剪 建筑面积 15.5万平米 友谊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吉祥投资柬埔寨有限公司 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 丽薇雅广场项目工程部 SC200/200 四川省隆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出厂年月 2017.6 最终附着140米 高度 +0.00 华川鑫国际建筑有限公司 二级 三、作业人员组织机构和证书
序号 人员姓名 工作岗位 1 2 3 4 5 6 王建 王培 工作证书编号 项目负责人 现场技术负责人 现场安全管理责任人 电气作业 安装作业 安装作业 7 8 安装作业 安装作业 四、施工升降机技术参数、主要零部件名称、外形尺寸和重量
项 目 额定载重量 额定提升速度 最大提升高度 吊笼净空尺寸(长×宽×高) 吊笼内部高度 型号 防坠安全器 额定动作速度 自由端高度 标准节质量 整机重量 对重质量 标准节尺寸(长×宽×高) 电机功率 电能耗量 工作电流 启动电流 m/s m kg T 22 kg mm KW KVA A A / 口650×1508 11×3 13×3 70 270 单位 kg m/min m m m / 技术参数 2000/2000 33 150 3.2×1.5×2.9 2.4 SAJ40-1.2 1.2 6 165 25 备 注 严禁超载 减速器速比1:16 安装高度H=100m 防坠安全器 整机高度150m 整机高度100m 无对重 图一 SC200/200 施工升降机总图
1 导轨架 2 驱动体 3 驱动单元 4 电气系统 5 安全器座板 6 防坠安全器 7 限位装置 8 上电气箱 9 吊笼 10 下电气箱 11 底架护栏 12 电缆卷筒 13 电缆导架 14 附着装置 15 电缆臂架 16 手动起重机 17 滑车系统
五、辅助起重设备的种类、型号、性能及位置安排
根据SC200/200施工升降机的安装特性,需要一台不小于16T的汽车吊,汽车吊和驾驶员以及司索等人员的各类证照必须齐全并有效。汽车吊摆放位置的地面要满足汽车吊载重的正常使用要求,具体摆放位置根据现场的吊装状况而定。
六、吊索具的配置以及安拆所需工具、仪器。
为了满足安装、拆卸SC200/200施工升降机的工作需要,开展工作前必须准备好以下工具和仪器:
序号 名 称 1 2 3 4 5 6 7 8 9 安全帽 安全带 8磅大锤 3磅手锤 300”活动扳手 滚轮调节专用扳手 标准节专用扳手 水平仪、经纬仪 常用电工工具 规 格 数 量 备 注 8顶 4根 1把 1把 1把 2把 2把 各1台 1把 根据人员确定 根据人员确定 电动水钻 10 11 吊索、吊具长度型号匹配 揽风绳(足够长度) 各2根 2根 每根15米 七、SC200/200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拆卸的步骤与方法 1. 安装人员要求
(1) 参加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本机的主要性能和特点,具
备熟练的机械操作技能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
(2) 安装人员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且具有一定的文
化程度。
(3) 安装人员必须配戴必要的安全保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等,严
禁酒后安装及操作。
(4) 安装过程应听指挥,不得各行其事。
(5) 安装人员应在指定的岗位上工作,不得擅自离开或互相调换岗位。 2. 现场的准备
(1) 安装之前,首先应熟读本机使用说明书中有关内容。选择适当的安
装位置,保证升降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运送能力又满足现场的具体情况。
(2) 选定安装位置时,应尽量使升降机距离建筑物越近越好,以利于整
机的稳定,但升降机的运动部件与建筑物和固定施工设备(如脚手架等)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50mm。
(3) 选择基础时,应考虑地面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建筑
物附着点处所能承受的最大作用力。本机最大附着力约为4t,事先应在建筑物上留好附着预埋孔。
(4)升降机的基础必须是专门浇注的混凝土基础,基础的大小及位置应严格按照基础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确定。
(5)在浇注基础时,应先绑扎好地脚螺栓,并用底架样板固定其位置,将螺栓头部用塑料布等到物包住以防粘上水泥等杂物。
(6)在浇注基础时,还应当考虑排水措施,不得使升降机底架部分长期浸泡在水中,以免腐蚀而影响其正常工作。 (7)现场供电状况应良好,保证足够的供电容量。 3. 安装前设备的准备工作
(1) 设备运抵现场等待安装时,应首先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伤
现象,各配套件及随机零部件有无遗失现象。
(2) 安装前应将2-3套附着装置、电缆导向装置清点好,准备安装时使
用。特别是附着装置用的各种联接件和标准件。
(3) 如现场配有其它起重设备(如塔吊、汽车吊等)协助安装,可以在
地面上将4-6个导轨架标准节事先用M24×230的专用螺栓组装好,并注意最底端的第一节导轨架不含齿条,拼接时在立柱管的接口处涂以润滑脂防止生锈,同时将管接口处及齿条两端的泥土等杂物清理干净。 4、正式安装
当上述各项工作准备就绪,确认基础符合要求、设备完好后,可以进行升降机的正常安装。安装顺序:安装底架→安装校正标节→吊装 吊笼安→装围栏→吊装吊杆(电动葫芦)→安装下电箱→吊装电缆和电缆桶→调试吊笼运行和机械联锁。如遇有雨、雪、大雾及风力超过五级时不得进行安装作业。
(1) 用辅助起重设备依次将升降机底架的各部分吊至事先浇注好的砼基
础上进行组装,校正轴线位置后适当紧固地脚螺栓。
(2) 将组装好的4-6个导轨架标准节吊至底架上,用高强度螺栓M24×
180连接好。
(3) 用经纬仪检查并调整一下导轨架的垂直度,使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
方向上的误差均不超过导轨架高度的1/1000,然后紧固好地脚螺栓。 (4) 组装围栏各部分,基础水平度不足的需垫平。
(5) 将两个吊笼准备好,将各背轮及滚轮调整至最大间隙的位置,以利
于安装。然后将吊笼吊至导轨架顶部,套入标准节主弦杆,注意机构齿轮与标准节齿条的啮合,避免撞齿。确认无误后,将吊笼缓慢降至导轨架底部,落在底架弹簧上。
(6) 安装吊笼栏杆、电缆臂架、连锁装置等附件,注意调整围栏与吊笼
的相对位置。
(7) 将下电箱和电缆筒安装就位,给升降机接通电源。
(8) 给吊笼通电试运行,确保各个动作准确无误后,应首先将下限位碰
块和下极限碰块装好,以防止吊笼撞底。
(9) 下限位碰块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吊笼满载向下运行时,开关触及 下限位碰块后自动切断控制电源而停车后,吊笼底至地面缓冲弹簧的距离为300-400mm,下极限碰块的安装位置应保证极限开关在下限位开关动作之后动作而且吊笼不能撞缓冲簧。
(10) 限位开关及极限开关调整合适后,便可进行导轨架接高及附着架
的安装作业。此时应安装最下面一个附着架,在距地面9m处安装,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具体处理。
(11) 继续进行升降机的接高作业,直到需要的工作高度,并在最顶端
安装封顶节(不含齿条)。附着架的限位装置示意图 安装高度每隔6m一套,最上面一套附着架以上导轨架悬出高度不得超过7.5m。
(12) 每次安装一套附着架,都要用经
纬仪测量一下导轨架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度,不得超过导轨架高度的1/1000,如果超出,必需进行校正。 (13) 当导轨架高度达到要求高度时,
最后需将上限位碰块和上极限碰块安装好,首先是安装上极限碰块,该碰块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吊笼向上运行至极限开关碰到极限极限碰块而停止后,吊笼底高出最高施工层约150-200mm,且吊笼上部距导轨架顶部距离不小于3.0m(含封顶节)。然后安装上限位碰块。上限位碰块的安
装位置应保证吊笼向上运行至限位开关停止后,吊笼底与最高施工层平齐。
(14) 限位碰块安装完毕后, 应反复试验三次以校验其动作的准
确性和可靠度。将所有的滚轮、背轮间隙调整好,以保证吊笼
运行平稳。(见调整部分)
(15) 当所有安装工作结束后,应检查各紧固件有无松动是否达到了
规定的拧紧力矩,然后进行载荷试验及吊笼坠落试验并将安全器正确复位。
5.利用笼顶电动葫芦进行导轨架接高利用笼顶电动葫芦安装导轨架标准节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吊笼顶部,利用控制盒操作升降机,不可在吊笼内进行操作以免发生事故,可按下面程序进行: (1)将吊笼开至下限位所允许到达的最低位置。 (2)放下笼顶电动葫芦的钢丝绳和吊具。
(3)在地面挂好一个标准节,将该标准节从地面护栏外提升至吊笼顶部
并放好。
(4)操作人员带好标准节所需的联接螺拴、力矩扳手等工具,然后在笼
顶操作升降机使吊笼上升。(注意在上升过程中,应将笼顶电动葫芦吊臂转至一个安全角度,确保吊笼运行时吊臂不与周围建筑物碰撞。) (5)向上开动吊笼,当笼顶驱动架上方距待要接高的标准节止口距离约
250mm时立即停止吊笼的运行。
(6)用笼顶电动葫芦吊起吊笼顶部的标准节并且高出导轨架已接标准节
20mm,先拆下封顶节,再缓缓吊起待接标准节,使其接口对正,此时慢慢放下标准节,使四个接口完全吻合。
(7)穿好标准节螺栓,用力矩扳手测定拧紧力矩30kgm。
(8)从标准节上摘下吊具,收回钢丝绳,将吊杆转至安全方向,向下开
吊笼,进行下一个标准节的接高用业。
注意:每次接高时应给标准节止口涂上黄油,以免生锈。
6.关于附着架的安装
当升降机的导轨架安装高度超过9m时,应当安装第一套附着装置,该附着架距地面高度为6--9m(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以后每隔6m安装一次附着架,最大高度时最上面一处附着架以外悬出高度不得超过6m。 (1) 首先在需要附着的导轨架高度处将件1(联接杆)用V型螺栓联
好。
(2) 用现有的起重设备将件2(中间架)与件1联接好。
(3) 用现有的起重设备将件3、件4一同和件2联好,此时件2、件3
之间的扣件A先不要拧紧,以便件3前后可调,同样件3、件4之间的扣件也不要拧紧,以便于附着杆前后可调。
(4) 将件5(联接槽钢)与建筑物上预留孔用螺栓联好并拧紧,通过
经纬仪测定后确认导轨架垂直度在误差要求范围之内时,可将各处扣件拧紧。(调节可调螺杆来调节校正导轨架的垂直度) (5) 附着架应尽量水平安装,附着架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得大于
8°。 (后附图示)
7、升降机的拆卸
升降机的拆卸过程与安装过程正好相反。可按下述过程进行。 (1)用笼顶电动葫芦将最上面一道附着架以上标准节和电缆护架逐节拆下,安全运至地面。
(2)将最上面一道附着架拆下,运至地面。
(3)重复过程1,依次再将其余标准节及电缆导架拆下。 (4)重复过程2,将上面第二道附着架也拆下。 (5)重复过程3、4,直到最后只剩下升降机基本部分。
(6)将吊笼底部缓冲弹簧拿掉,将下限位和下极限碰块取下并收好,然后小心地用手拉开电机制动器将吊笼滑至最低处且落实。(注意,一定要小心下降,切勿使吊笼撞底)
(7)拆掉升降机电源线及电缆筒与极限开关之间的接线,将电缆筒和下电箱放好。
(8)将地面防护围栏拆下并放好,切勿扭曲和挤压。
(9)用起重设备将副吊笼、副底架与主吊笼、主底架分开,放置在安全地方。
(10)松开地脚螺栓,将主吊笼连同主底架部分拆走。
(11)将所有各部件(包括标准件和专用工具)整理收拾好,准备入库或转移至下一工地。
八、安装、拆卸的安全技术措施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纪律。
2.安装和拆卸人员必须按高处作业要求,挂好安全带 3.装拆人员不准穿硬底、高跟鞋,衣着要灵便。
4.装拆作业时,要设置安全警戒区域,派专人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5.雨天和风速大于12m/s时停止安装或拆除作业; 6.吊笼上行前必须将围栏安装完毕,以防无关人员进入;
7.安装过程中吊笼上下行时必须将加节按钮盒移至吊笼顶部操作,严禁在吊笼内开行;
8.用塔吊配合安装时,指挥信号必须简洁、明了清晰; 9.吊笼运行时,人的各个部位严禁伸出吊笼护栏; 10.安装作业过程中吊笼荷载严禁超过工作载重量;
11.接线由电工完成;
1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必要时必须系好保险带,严禁穿硬底鞋作业;
13.安装附墙架,连系梁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好保险带; 14.严禁酒后从事安装作业;
15.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吊笼开行由专职司机操作; 16.装拆前要检查吊索、吊环、吊钩等用具,不准带病操作。 17.电梯拆卸时无外脚手架严禁作业。 18.拆下的零部件禁止放在梯笼内。
19.在拆下附着锚固系统、过桥梁、导栓等部件时,悬空作业人员必须在各自的位置上与导轨架或建筑物上系好安全带。
20.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要有专人统一指挥,并熟悉图纸、安装程序及检查要点。
21.装上两节立柱后,要在其两个方向调整垂直度,并把平衡重、梯笼就位。
22.调试梯笼。调试导向滚轮与导轨间隙,以电梯不能自动下滑为限,并在离地面10m高度以内,做上下运行试验。
23.随立柱的升高,必须按规定进行附壁连接,第一道附壁杆距地面应为8.4m左右,以后每隔5.6m(或按说明书规定)做一道附壁连接,连接件必须紧固,随紧固随调整立柱的垂直度,每10m偏差不大于5mm。顶部悬臂部分不得超过说明书规定的高度。
24.在立柱加节安装时,梯笼内可以载两个安装工人和安装工具运行使用,因此时尚没安装上限位保险,所以必须控制梯笼的上滚轮升至离齿条顶端
50cm处。另外因梯笼处于无配重运行,工作时,还必须用钢丝绳做保险,把梯笼顶部与钢丝绳牢固连在立柱上。向下运行中,应靠梯笼自重分段逐节下滑,每下滑一个标准节,停车一次,以免超速刹车发热。
25.立柱接至全高后,装上天轮组,将梯笼升高到离天轮1.5m左右,钢丝绳绕过天轮其下端与平衡重用卡子(绳夹)固定,当钢丝绳直径为18.5mm时,应使用Yb-20型号的卡子,不少于4个,间距按100~120mm卡牢。当配重碰到下面缓冲弹簧时,梯笼顶离天轮架的距离应不小于300mm。 26.安装完毕进行整机运行调试,荷载试验按照《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进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27.在拆除平衡重之前,必须对升降机及附壁杆制动器的间隙、主传动机构运行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拆除。
28.梯笼升至柱顶,使平衡铁落地,然后再点动慢慢上升50cm左右,梯笼不发生下滑即可开始按顺序拆除。
29.先把平衡铁拆下放平,拆下钢丝绳及天轮组。
30.把梯笼开至接近柱顶处拆除立柱标准节。此时梯笼处于无平衡重运行,应按第18条中的措施进行。每拆除两个标准节,随之把附壁支撑架同时拆下,拆下的附件装入梯笼时,其吊重不能超载。因无配重,电梯负荷时间太长会产生过热,这给安装和拆除工作带来一定危险(此时因无平衡重载重量应折减)。
31.安装拆卸附壁杆,以及各层通道架设铺板时,梯笼应随之停置在作业层的高度,不得在拆除过程中同时上下运行。 九、专项工作应急预案
针对本工程项目的特点,在基础和主体施工、装饰阶段存在的潜在
危险和紧急情况,包括:火灾、倒塌、机械事故、电击、高处坠落、坍塌、食物中毒、挖断水电、市政设施等意外事件或紧急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的应急预案。在上述事件或事故突然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预案救援小组成员应按本应急预案程序和相应的专项应急程序启动,紧急抢险救护,以保证人员安全并有效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害和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领导应急救援小组,项目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配合。
基本应急程序:
1、施工现场按业主审定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临时用电从场地外临时电源接入,现场配电均按施工组织设计、现场临时配电总平面布置图以及临时用电方案布置。消防设施由项目部自行配备(仅指手提式灭火器),灭火装置均有效;消防通道和安全通道均合理布置且有明显标志。现场备有足够的抢险救援器材,如钢管、扣件、木板、沙袋、输气管、绳索、铅丝、通讯器材(手机、对讲机),以备不时之需。
2、一旦发生前述事故,发现者应立即大声呼喊,喊明出事位置及何事。
3、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任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各相关部门配合协调开展救援工作,组织应急抢险人员按应急预案实施抢险救援。组长不在现场,由副组长任指挥,组织实施。
4、立即拨打当地救援求救电话,向当地警察117、消防118、急救中心119求助,并及时上报公司相关部门。
5、疏散人群,控制事故影响区,电工驻守配电房,如有需要,立即
切断电源。
6、尽快抢救被困人员或伤员。
7、派人到街道口接应117、118、119,争取时间;疏通通道,以方便117、118、119救援人员进入现场抢救。
8、现场救援器材设施:应急车一辆、干粉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锹、砂池、消防桶、警戒隔离带、救生担架
9、专人作好每一步应急行动记录,吸取教训,调整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