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里城市规划与发展
2021-11-11
来源:乌哈旅游
亚洲城市】78 1 O0 Years of Modem Urban Planning in Delhi,India P.S。N.Rao(印度) 纪雁 沙永杰,编译 文章编号1673-8985(2014)01-0078-09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对印度首都德里的城 演变、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当代城市规划进行了综合的介绍和分析。包含3部分内容:一是德里的城市演变过 程,分为72_77世纪的德里七城、191 7—7 7的英国殖民统治、1947- ̄的印度独立和分裂以及1967年至今的当代城市规划4个时期 二是分析德里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是阐述了德里当代城开 规划的主要举措以及2002--202 7域才 体规划的新战略重点。 Abstract This article mtroduces the city evolution history ofDe/hL from its hoarypast as the capita/ofmanykingdoms datedas early as 1450Be to the British colonialmfluence during early 20th centu ̄to itspainfulindependence andpartition ofIndia in 1947till modern masterplanning began in 1962.Ita/so furtherillustrates theproblems andchallenges Delhiisfac{ng{n its deve/opment processandthe achievementsandnewstrategiesofthemodern urbanplanningwhich attemptsto beingmoremeaningful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oflife for hepeoplte ofDelhi. 关键词德里/城市演变/城市规划/问题和举措 Keywords Delhi f City evolution f Urban planning f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德里(新德里) 位于印度北部,据201 1 由公元12世纪的印度兆汉 朝的国于普里特 年统计,德里大都会总面积为1 483km ,人口 约为1 675万人,是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维拉贾・兆汗(Prithviraj Chauhan)从公元8 世纪的托尔科特城(LalKot)扩建而来,其I31 中心,也是仅次于盂买的印度第二大都市。德 里坐落在恒河支流的亚穆纳河岸边,城市主要 分为德里l13城和新德里。德里I31城是古印度历 代王朝的首都所在,新德里曾为英属印度的首 都,也是现印度共和国的首都。 址位于现德里南部。公元1192年,来自阿富汗 1城市演变过程 1.1德里七城(12—17世纪)——多 个王朝的首都 作者简介 P.s.N.Rao(印度) 德里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它的 印度规划和建筑学院(新德里) 教授 纪雁 记载最早出现在印度梵文史诗 摩诃婆罗多>) (Mahabharata)中所描述的都城因陀罗普拉 沙(Indraprastha),史学家考证因陀罗普拉沙 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450年。德里也是若干 个王朝定都的地方,从公元12世纪至17世纪, 注.J.拉莱度瑟拉城堡(QuilaRaiPithora),2.梅劳 里(Mchrauli),3.酉里堡(Siri).4.母梧鲁克巴德城 (Tuglakabad).5.菲萝兹E筵堡(Firozabad).6.舍挈 嘎城(Shcrgarh).7.沙爵汉纳巴德(Shahjahanabad j Vangel Planning&Design设计总监 沙永杰 同济 副教授 在这里不同的政权修建了7个不同的都城,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 副所长 为德里七城(图1)。 第一城,拉莱皮瑟拉城堡(QilaRaiPithora) 图1 德里七城的位置指示图 注释①德里也称为德里国家首都辖区(NationalCapitalTerritoryofDelhi)或德里大都会,下含3个直辖市——德里、新德里、德里坎特门 整个辖区的政治中心是新德里。 79 I亚洲城市 的占尔王朝(Ghori)打败印度的兆汉王,其 了图格鲁克王朝并建没德里的第四城—— 格鲁克巴德城(Tughlakabad)。图格鲁克王 朝前期足德里苏丹心最强盛的时期,这一时 期建设的清真寺、运河等都体现了其辉煌的 历史。图格鲁克 朝的第三代苏丹菲罗兹・罔 格鲁克(FirozeTughlak)的执政使德里苏丹 国维持了较长一段时期的安定和发展,他在 亚穆纳河边建没了第五城,即菲罗兹巴德堡 (Firozabad),城馒由高墙环绕,里面建有宵 留在印度的总督——古特伯・乌德・丁・艾巴克 (QutubuddinAibak)在1 206年于德里自立为 王,开始奴隶王朝(Slave Dynasty),成为印 度的第一个苏丹,以德里为部,开创北印度 的穆斯林统治时期,并打造自己的梅劳里城 (Mehrauli),称为德里的第二城。古特伯・乌德・ 丁・艾巴克为弘扬伊斯兰教,摧毁城中的印度 庙,修建清真寺,最菩名的是古特伯・米纳尔 图2德里旧城——沙贾汉纳巴德地图 (QutabMinar)清真寺,其高72.5m的古特伯 殿、清真寺、高塔等,体现了伊斯兰和印度建筑 融合的特点. .高塔至今犹存,是印度境内第一座具有伊斯兰 风格的标志性建筑。 公元14世纪后期,西哑的奥斯曼帝国,东 亚的明朝,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先后乘势而起, 重建-r亚洲各农耕文明 域的格局。菲罗兹・ 图格鲁克苏丹死后,1398年中亚征服者帖木 儿(Samarkand Taimur)的可怕入侵终于 使摇摇欲坠的苏丹政权彻底崩溃。德里苏丹 国在帖木儿撤离之后不久解体,独立王闰林 立各地。继图格鲁克王朝之后的德里没有太 多的建没。 继奴隶王朝后,卡尔吉王朝(Khilji)的 统治者发动了大规模征服战争,将疆土大幅 度向南印度扩展,卡尔吉王阿拉丁・卡尔吉 (AllauddinKhilji)在德里建设了第三城—— 西里堡(Siri),城里开始设立有教育机构。至 公元14世纪2O年代,来自西部的吉亚斯・乌德・ 丁・图格鲁克(GhiasuddinTughlak)利用卡 图3德里旧城——1857年的沙贾汉纳巴德从北向 南乌瞰(图左侧为皇宫红堡) 尔吉王朝内乱之际入侵德里,夺取政权,开始 1 526年帖木儿的后商自中亚南下再次入 侵印度建赢莫卧儿l{:朝(Mugha1)。1540年 莫卧儿的第二代国王胡马雍(Humayun)被 阿富汗 尔王朝的舍尔沙(Sher Shah)战 败,逐出印度。舍尔沙摧毁了胡马雍在德里 建设中的新都城,往其耩础上开始修建自 己的舍尔嘎城(Shergarh) 胡马雍重整兵 力,于1555年卷:卜匝来,恢复了帝国,夺回 了德 ,建没完成了舍尔嘎城,称为德里第 六城。公元17世纪,莫卧儿帝罔进入沙・贤 图4o)皇宫红堡 图4b) 旧城内拥挤的低层住宅区 汉(Shah Jehan)时代,莫卧儿王朝国势 El盛,其所兴建的帝国首都沙贾汉纳巴德 (Shahjahanabad)即今天的德里旧城是德 里的第七城( 2,图3)。举世闻名的泰姬陵 (TajMaha1)、贾玛清真寺(Jama Masjid)和 红堡(Red Fort)均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所仃的七城中,仪宵沙贾汉纳巴德保留 发展了下来,至今仍然沉载着大量的人13,其 他六城已经成为历史占迹散落在城市中。沙 贾汉纳巴德临 穆纳河而建,由城墙环绕,并 图4c) 旧城内拥挤的低层住宅区 图4d) 旧域内的街道景观 没多个出入13和外部联系,城的东部是皇宫 亚洲城市l 8O 红堡(因用红色砂岩建造,称为红堡),城西 大街(Rajpath),相当于政治权力中心的总督 府(Viceroy’S Palace)建在西端的芮希那 山上(Raisina Hil1),俯瞰整个新德里,国王大 是法泰普里清真寺(FatehPuriMosque),联 系这东西两端的是著名的昌德尼朝克大街 (ChandniChowk)(图4,图5)。这条街是城中 街从芮希那山脚一直向东延伸至东端的战争 纪念碑——印度门(India Gate),在总督府 周边是办公管理机构的建筑,如议会大厦、高 级法院等,同时也容纳了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 等文化性建筑(图9)。这个宏大的规划留存至 的主街,也是德里旧城的中心,沿街都是集市, 如今依然是德里著名的批发市场。昌德尼朝克 大街的两侧则是拥挤高密度的低层住宅区,遍 布狭窄的巷弄。几百年来,沙贾汉纳巴德经历 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老建筑被拆除或根据商业 功能重新分割,商业已经渗透入巷弄内街。 今,总督府成为今天的印度总统府。 新德里的中心是康诺特广场(Connaught Place),这是沿着圆形喷泉广场而建的带有拱 1.2 英国殖民统治(1911—1947年卜一 新德里 英国早在17世纪已经建立东印度公司 开始在印度的商业贸易,随后逐渐演变为殖 廊的内外两层环形建筑,是新德里商业贸易的 中心也是展示当代都市生活的中心,因连接地 铁中央车站,交通便捷,如今也是旅游购物的 图5a) 19世纪6O年代英国殖民时期的昌德尼朝克 大街 胜地。康诺特广场周边是鲁琴斯爵士规划的低 层住宅区,大部分区域仍保存完好,靠近广场 民垄断,当时的氲心在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 (Kolkata)。1857年,印度士兵发动的反对英 的一些地块已经被允许重新开发为高层商业 办公建筑。 国统治的民族大起义以失败告终,本已岌岌可 危的莫卧儿帝国自此完结,英国人攻下红堡 夺取首都德里,印度开始置于英国的直接统 治之下,称为英属印度(British Raj或British India)。 1_3印度的独立和分裂(1947年)—— 被难民安置区包围的城市 1947年印度独立,大英帝国统治下的英 属印度解体,英属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 坦两个新国家。印度西部的旁遮普(Punjab) 地区和部分西北部的领土被两国分割。印巴分 治之后,由于印度以印度教为主而巴基斯坦地 一 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沙贾汉纳巴德清理红 堡周边拥挤的城区,拓宽街道,建设火车线路 以及完善行政管理职能。当时英国殖民者主要 集中在沙贾汉纳巴德的北部,在那里建设方格 式路网和低层平房。1911年,英国殖民行政 图5b)周末的昌德尼朝克大街景象(2009年) , 一~f 毒 . 缸区以伊斯兰教为主,为躲避宗教迫害,在这两 个地区,居住在印度教区的伊斯兰教徒逃往伊 斯兰教区,与之相反,伊斯兰教区的的印度教 徒和锡克教徒逃往印度教区。短时间内的大规 模人口流动引发了大混乱,两教徒之问发生了 难以计数的冲突和暴动。 数以百万的印度教徒从巴基斯坦逃来 成为难民,主要集中在德里、加尔各答等大都 懿 麟 、/ 中心从加尔各答移至德里,德里再一次成为印 度的首都,城市面貌至此发生巨变。 英国建筑师艾德温・兰西尔・鲁琴斯爵士 (Sir Edwin Landseer Lutyens)被任命为规 划师对英属印度的新首都进行没计规划,当时 有两个选址,一个在沙贾汉纳巴德北部,另一 个在旧城以南(图6)。尽管此时英国人已经 在旧城北部有了一些建设基础,但最终的选址 市,造成这些地方住房奇缺,刚刚成立的印度 政府需要立刻着力解决住房问题,德里设立 建设了最大数量的难民安置区(图1O)。同 ~r・ 一一 ~ 还是确定在旧城南部建立新德里,新德里的形 象要完全体现英国在其殖民地的权力象征。 新德里的规划严格按照西方的城市理论—— 放射状的路网、强烈的轴线、林荫大道和公园 和 <,蕾 、毯紧 时,这一事件也在印巴两国产生了巨大的都 市贫困阶级。 懒 图6作为英属印度首都,新德里选址在德里旧城的 南部 绿地、作为空问节点的圆形广场、强调对景等 (图7,图8)。城市的主要轴线是东西向的国王 德里市内的安置区大多是以小块土地 小平房的方式给难民居住。经过几十年的变 81 1亚洲城市 迁,如今这些安置区通过这些难民的辛勤劳 动已经有了巨大变化和发展,以卡尔卡吉, 马尔维亚纳迦,拉杰帕特纳迦,拉杰德拉纳 迦(Kalkaji,Malviya Nagar,LajpatNagar, Rajendra Nagar)最为典型,不冉仅仅是居住 功能,内部已经囊括了大量的商业金融和办公 等混合功能,成为城市内价格昂贵的地段,其 1.4当代城市规划(1962年至今)—— 住宅区和卫星城 德里是印度第一个有城市总体规划的 城市。德 政府根据1957年的德里开发法案 (Delhi Development Act of 1 957)没立了 图7a) 英国建筑师艾德温・兰西尔・鲁琴斯爵士的 新德里规划图 图9b)战争纪念碑——印度门 德里发展局(Delhi Development Authority) 并开始准备总体规划。由于当时的德里发展 局刚刚建立,德里的第一个总体规划是在福 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支持下由印度 政府机构下的城镇规划局(Town Planning Organisation)制定。这一总体规划为其后 的两个规划奠定了基础。从第一个总体规划 (1962—1981)后,德里发展局相继制定了  ̄9c)议会大厦 1第二个总体规划(1982--2001)和第三个 总体规划(2002--2021)(图11—13)。最新的 2002--2021总体规划在2007年提出,目前正 一L一一 在修改和调整阶段使其能更有利经济发展,更 图7b) 新德里现状地图 好地破人民接受。 3个总体规划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是在环 形放射性路网系统里建立多中心的城市;中心 城区是商务贸易区,其他的商业中心散布在城  ̄19d)新德里商业中心康诺特广场 市里;城市被不断细分为不同的区,每个IXY.. 有自己的详细规划;根据相对应的标准进行历 史建筑保护、提供绿地、整合社区和各种不同 等级的附属设施等。对于住宅规划,早期的总 体规划着重小地建屋的形式,如今的总体规划 开始强调开发多层和高层公寓,提高密度。 德里发展局全权控制城市内所有土地的 征用、发展和处理,杜绝了第一个规划编制完 图8总督府从芮希那山俯瞰整个新德里,国王大 街从芮希那山脚一直向东延伸至东端的战争纪念 碑——印度门 资料来源 Centre for South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ambrid叠e 成前产生的个人直接从农民手里购得上地,发 图10因宗教原因产生的百万难民使德里形生了大 展住宅项目的问题。根据1961年的大面积土 地征用、发展和处理政策,德里发展局征用了 量的难民安置区(1 947年英属印度解体,印巴分治) 亚洲城市I 82 将近90 000英亩(约364km )的土地,计划 根据总体规划逐步分期开发。然而一方面由于 其开发速度缓慢,这么多上地无法一下消化; 下的城市规划和开发模式的缺陷。这些非法居 住区不断扩展,在基础设施匮乏和物理状况破 败的条件下,一些其内的工厂和商业活动竟然 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从1961年的 266万人发展至2011年1 675万人,人口增长 给住房需求带来巨大的压力,造成近25 000 发展成为城市经济的有利支撑点。对于数以百 计的这样的非法居住区,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 可行措施使它们能尽可能地融入城市,2006 英亩(约101km )的土地被非法侵占私自开 发。同时根据规划,德里发展局原本打算开发 20个商业综合区,然而其缓慢的开发能力使 年印度高等法院下令开始强制拆除一些非法 居住区时,许多工,一被迫一起迁出德里。 得最后只有5个能够真正实现,造成了德里住 宅区广泛的商业化。 2.2 住宅短缺、高房价以及城市向郊区 蔓延 过去几十年,德里的房价非常高,德里发 图1 1德里1962—1981城市总体规划 H Wu州…me一 2 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非法开发和贫民区 根据德里的土地政策,只有德里发展局 拥有土地开发的权利,然而由于其缓慢的开发 速度无法满足需求,人们自己开始非法地建设 展局的土地开发垄断政策造成了住宅供需之 问的巨大差距,成为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如 今德里21m 的士地售价约为400万印度卢比 (约38.8万人民币)。高房价推动郊区化居住模 式,这也是为何德里郊区成为住宅开发的热 土,提供更多住宅选择性的原因。 德里土地开发的私人力量被排挤到德里 和开发。农地被重新划分为若干小地块由其所 有者转售,人们再在这些地块里建屋。这些建 设行为虽然非法,然而对于大多数德里市民来 说是经济上唯一能够承受的方式,至今,德里 大约有1 600个这样的非法居住区,囊括了近 的偏远郊区。私人开发商抓住德里市内地产 价格奇高的机会,希望通过在郊区的房地产 开发来吸引买家。德里西北部的哈里亚纳邦 (Haryana)和德里东南部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因鼓励这种私人开发的行为成为 郊区房地产的集中地。如北方邦内的诺伊达 图12德里1 982--2001城市总体规划 400万人口(图14)。这些居住区散落在城市 各处,不仅仅只是满足居住功能,也有随之相 伴的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商业功能。由于居住人 口数目巨大,占选民的很大比例,政府决定逐 渐将这些居住Ⅸ合法化。 德里还有大量的由非法搭建的临时性建 (NOIDA),原是临近德里的一个工业园区,被 逐渐转化为房地产开发来顺应德里的住房需 求。继诺伊达之后,此类的房地产开发在北方 邦和哈里亚纳邦内蔓延。同时连接昌迪加尔 (Chandigarh)的国道和亚穆纳快速道的建 筑组成的贫民区。这些贫民区占用政府用地, 且大多沿铁路轨道或者亚穆纳河沿线。据不完 全统计,有250--300万人居住在这种贫民区 里,其物理状况破败,政府一直致力于把这些 贫民区内的人口转移到新的安置区,一些沿河 的贫民区已经拆除,人们被迁移到偏远的安置 区,现实情况显示这一计划并不成功,新安置 区内空置现象非常严童(图15)。 成也为沿线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另一个机会。 德里和孟买之问的工业走廊(Delhi Mumbai 一 一一一 图1 3德里2002--2021城市总体规划 德里约一半的城市人口居住在未经规 划、不被认可的非法居住区和贫民区内,这种 城市发展的畸形状态表明政府缺乏有效的策 略来解决人民的住房需求,也表明了政府垄断 图14德里东部的非法开发建成区 83 I亚洲城市 Industrial Corridor)的形成也意味着大量的 需求就要产生。如今德里的居民在德里的郊区 可以找到各类的房产选择机会,德里的郊区在 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全印度最大规模的 房地产建设量,各种经济因素在德里的土地开 发需求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图16)。 有很大的不同,前两个总体规划没有相应的管 理制度;土地零散开发,利用效率低;提倡低层 .●●●● 和低密度开发;土地开发由政府垄断;推行自 上而下的规划策略;偏重总体规划;政府操控 土地征用;提倡私人交通工具以及主张城市开 发。发展到2002--2021的新总体规划,规划开 一 始具有详细的管理制度;提倡综合性的土地开 2.3复杂的管理机制 德里的城市管理系统一直非常复杂, 图15o)德里的贫民区 发;加强高层和高密度开发;给私人开发留有 余地;提倡公众参与的规划和公私合营的土地 开发;侧重分区详细规划;推行轨道交通并侧 重城市重建工作。 1957年颁布的德里市政公司法案(Municipal Corporation Act)把1O个当地的相关机构合 并成为德里市政公司(Municipal Corporation of Delhi)来巩固原本松散的政府管理系统, 3.1建设卫星城 为了满足居住、商业等的持续增长的需 求,德里发展局在规划初始就提出了发展卫星 城的战略(图17)。第一个建成的卫星城是罗 然而最近,德里市政公司又被拆分为3个机 构。这种方式增加了管理部门协调和管理的 难度。而不断的职能转换使得管理部门处于 尴尬的位置,譬如,城市贫民区问题曾有一段 时间归属德里市政公司管理,然后又划归德里 发展局管理,如今,为解决贫民区问题,又专门 图1 5b) 城市贫民区的迁移安置点内空置现象严重 希尼(Rohini),建于1980年代早期,位于德 里西北部,城市规划为方格路网,拥有1OO万 人口,主要是低收入人群,以小地块低层住宅 的居住模式为主,局部地块作为社会性福利住 房,整个卫星城市经过规划整合了一些综合性 功能在其中,为人们居住和工作提供了一个较 为健康的模式。另一个大的卫星城是城市西南 部的德瓦卡(Dwarka),也是规划为1OO万人 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德里城市庇护区改 进委员会(Delhi Urban Shelter Improvement Board)。这种职能上重叠,既相互依赖又缺 乏执行力的问题存在于很多的德里政府机构 - . 豳 霍 中,如德里的水力委员会(Delhi Jal Board)、 两个私有的电力公司、公共工程局(Public 13。规划的重点从地块住宅模式转变为公寓, 卫星城中所有住宅均为多层公寓,由城市合作 社自建,因此可以看到非常多变的式样。其他 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地铁线路、各级公 圈盛删删 Works Department)、德里发展局、3个市政 公司、德里的地铁公司和交通局等等,创造了 城市管理的迷宫,相互之间互相推委。另一方 图1 6住宅开发密集的居住区德里郊区位置 面,城市面积和人口不断扩张,日益增加的复 杂性也使得城市管理工作更为艰巨。同时, 园和开放空问等使得德瓦卡成为颇受欢迎的 居住点。德里北部的纳热拉(Narela)卫星城 由于缺乏地铁,交通影响导致整个开发并不成 功,至今仍有很多地块空置。贾索拉(Jasola) 是德里南部的卫星城,但相比规模较小,由于 德里南部是人们比较热衷的地点,相应配套设 _ 在政治地位上,德里、新德里和德里坎登门 (Delhi Cantonment)属于德里国家首都辖区 (National Capital Territory of Delhi)下的3 个直辖市,但因为土地全部归印度政府所有, 一蛳.. 因此德里发展局直接向印度政府汇报而不是 德里国家首都直辖区政府,这也直接带来城市 管理上的矛盾和难度。 施较为齐全,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的居住情况会 比较理想。这一系列卫星城的建设为德里的城 市开发项目展示了居住区经过综合、仔细的规 一 3城市规划的主要举措 1962—1981和1982--2001的两个规划 图1 7a) 德里主要的卫星城位置 划将在多方面提高生活质量。 3.2 改善公共交通 德里最大量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 与最近的2002—2O21新城市总体规划相比, 亚洲城f 车,城内有约6 000辆公共汽车。最近,采用 CNG(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公共汽车已 经代替老的柴油汽车,带有空调的汽车也已 被引入。然而根据印度政府城市发展部的调 查表明在德里公共交通的普及率仅为每千人 O.504辆, 均等待新型CNG汽车的时间约为 这些居住区内人口密度进一步飙升,让改造举 步维艰。 将贫民区迁移安置到规划的居住安置点 已经提出几十年了,目前的政策是将贫民区 居民迁移至政府安置点的小户型公寓。然而这 些安置点大多地处偏远郊区,交通极为不便, 7Omin。除了公共汽车,德里的地铁系统也于 2002年开始运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有主要 学校等其他公共设施匮乏,主要是城市低收入 人群居住的地方。不久前,亚穆纳河沿岸的贫 民区被拆除,居民被迁移到非常远的巴瓦纳 (Bawana)安置点,然而,这一措施并不被贫 民区居民所接纳,最终以失败告终。 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区间服务的计程车,价格合 理的摩托人力车,以及只在特定地区为低收入 [] [ _ 四 口 [ [ 口 cl 口 人群服务的脚踏人力车。巴士捷运系统也曾被 引入,因在德里的交通状况下无法享用真正的 优先路权造成等待时问过长而遭到人民的抵 制。德里对于公共交通的需求非常巨大,有很 大提升空间(罔18)。 图1 7b) 德里西南部的德瓦卡卫星 3.4应对基础设施不足 德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水力和电力 供应是两大主要问题。德里的地下水不适合饮 德里私人汽车的拥有量也很高,为减少 交通堵塞,德里在环线道路上又架设了高架, 现已建成约9O条高架道路,是印度之首。随之 而来的停车场问题是德里需要面对的另一大 挑战。市场和住宅区的沿路停车已经对城市空 间和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混乱,为解决这一矛 盾,很多地方开始建设多层停车库,在一定程 用,饮用水主要依赖亚穆纳河和恒河。城市发 展规划已经计划从这两条河引入河水经过处 理作为城市居民饮用水。而在电力供应方面, 停电经常发生。原先国营的德里电力供应企业 产能很低,如今私有化之后,电力供应有了很 大的提升和改善。然而,即便如此,德里的电力 消耗仍然很大,因为气候原因,大部分家庭都 图1 7c)德瓦卡内建设的多 度上起到了缓解作用。德里第一个全自动的多 层停车库由政府和私人合作开发,建于沙罗基 需要使用空调进行制冷与采暖。 尼纳加(Sarojini Nagar)市场,2至8层可以 停放800辆车,底层作为餐饮商业功能。同样 3.5保护历史遗产 德里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城市里有1 300 多座纪念碑,代表了12个朝代的88位国王,其 中包括红堡在内的3个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 的自动停车系统也将在一系列商业和办公场 所内推广,如康诺特广场和高等法院等。 产(图19)。这些历史遗迹们散布在城内各处, 3.3 非法居住区的合法化和改善贫民区 由于非法开发建设的居住区内人口数量 巨大,占选民的很大比再,最近德里政府决定 将所有不被认可的非法居住区逐步正规合法 化,至今已有1 400个这样的居住区得到合法 化。然而这些非法建成 内最大的问题是物理 性的缺陷,冈为当初开发不合法,所以也没有 使得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开发曾一度非常困 难,另一方面也使政府意识到保护这些文化遗 产的重要性和潜力。对这些城市遗址的保护工 作正在逐渐改进,它们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游客, 给城市文化带来活力,也促使旅游成为印度经 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图18德里的高架道路 相应的市政配套和服务设施,巷弄狭窄,缺乏 光线和空气流通。政府正在努力系统化地优化 这些方面,然而,此类改造需要大量的财政支 3.6世界级的城市活动 德里已经成为一系列国际性活动的主办 城市,如亚运会、英联邦运动会、F1汽车赛以 及一系列国际性的商业展览(图20)。德里与 持,同时,很多居住区又包含有很多作坊和家 庭式的小工厂,对居住和工作的刚性需求使得 其它世界级的城市相比,在城市规划、体育场 图1 9德里拥有千年文化和丰富的历 亚洲城市 2—2Ohm 的土地入股,经联合开发后,土地的 而可持续发展是德里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 2002--2021城市总体规划为整合各方面观点 提供了更开放灵活的系统,而次一级的区域规 60%仍然可以归属私人拥有,40%归德里发 展局,用于建设城市住宅等公共事业;20hm 以上的土地入股,开发后48%归私人,52%归 德里发展局。t地公私合营方式的推出,预期 将给德里带来土地开发的新热潮,同时进一步 划也正尝试给予更多的空间让各种意见都有 平等的表达机会。希 不久的未来,新的城市 规划能够为提高德里人们的生活质量作出有 意义的贡献。器 解决城市内住宅供应短缺的问题。 图20 201 O英联邦运动会举办场馆 2002--2021城市总体规划也非常关注低 收入家庭住房的问题,硬性规定地块内15%的 没、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上相差巨大,每 的大型城市活动都需要集结巨大的城市 来支撑,德里在应对国际性活动,在真正 容积率或者地块内开发的35%住宅单元,两者 取高者,必须作为低收入家庭住房。考虑到德 里住房供需的巨大缺口,这个计划在解决低收 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上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的总体规划也致力于环境治理工作的 国际性都市上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DDA Master Plan for Delh'l962一l981f R1.1962 2002—2021城市总体规划的新战略 重点 为解决14益增多的汽车和城市交通堵 [21 DDA Mastei Plan orf Delhi l982 2O0l『R1 l990 推进。德里的环境曾经一度很差,但随着一系 列的检测控制,目前状况有所改善。公交和摩 托人力车上强制规定使用CNG使德里的空气 质量大幅度改善;地铁的建设也对提高空气质 [3]DDA.Master Plan orf Delhi 2002—2O2 l fR1.2006 [4]FANSHAWE,H.C Delhi Past and Present[R] John Murray.Lond.1 902 f5] GULATI,S.C TYAGI,R.P AND SHARMA. Suresh Reproductive Health ln Delhi S Jurns『R]. B R.Pub.,New Delh1.2003 1002--2021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安全、 和便捷的公交系统的战略思想,提倡以公 导向的发展模式。公交的通达度希望能够 量起到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内很多工 厂被搬迁出去,减少了市区的工业污染源。高 等法院也对固体废弃物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公 共卫生方面,蚊虫叮咬带来的致命疾病如登革 热经常发生,也是环境治理方面的一个重要考 量。亚穆纳河的污染以及地下水污染是水环境 治理的另一个挑战,如今在德里为确保水资源 平衡,雨水收集已经成为强制规定来执行。 [6]HEARN,Gordon Risley.Seven Cities of Delhi[R]. W.Thacker&Co Lond 1 906 社会的各类人群和地区,减少污染和交通 ,『71 RAO,P.S N U rba n GOVe rn ance a nd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发展快速公 Managen1ent【R】. 1lPA&Kanishka Pub.,New Delhi 2006. 统,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规划同时建议沿 快速交通干道沿线加强地产开发,提高沿 土地利用效率,方便市民的交通出行。 新的总体规划计划把现有地块整合重 [8]SINGH Satpal S0Iid Waste Management jn Reset1ement COlOnies of Delhi—A Study Of People’S Participation and Urban PolicyBookwell .Pub.,New Delhi 2006. T-发高层。规划将对政府住宅用地、德里发 用地、贫民区的安置地和私人用地进行整 4结语 德里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承载着文明也 见证了层叠的历史痕迹。如今,现代生活的需 求给城市面貌带来的变化与这些历史遗迹已 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创造了德里独一无二 新开发,而建筑高度的限制取消后,这些 可以通过建设高层来获得更高的容积率。 地块重建可以增加城市内住宅的供应量, 定程度上控制高房价。 长久以来,政府征地一直非常困难,关 地的补偿问题也是纠纷不断,而2002一 的风貌。在400多年前的沙贾汉纳巴德可以看 到现代的地铁车站,紧挨着西里堡是现代大 剧场,而古特伯・米纳尔清真寺边已经建成高 尔夫球场。德里正在向国际化都市发展,而城 市化的进程也展现出巨大的问题和挑战:城市 贫困阶层、非法居住区、环境污染以及城市内 I新规划所推出的土地公私合营方法是一 新的尝试。这一计划鼓励个人用私有土地 ,公私合伙经营进行城市用地的再开发, 发展局为土地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电 等,开发好的土地一部分归还私人业主, 自行根据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等相关 条例进行再开发或转售。规划规定如果 高昂的生活成本。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已经 逐渐被当地人认识接受并推进。城市规划的专 业人士也意识到公众参与是规划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