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14+440圆管涵
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广东晶通公路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连州至怀集公路第11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二年六月
一、工程概况
K114+440处圆管涵与线路夹角为90°,涵长42.56m,涵顶填土高度为5.89m。管节组成:21节×2m+1节×0.5m。管基底部采用65cm厚砂砾
垫层处理,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150kpa。端墙、端墙基础、帽石、隔水墙为C20片石混凝土、锥形护坡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管基采用C20混凝土。
二、施工准备
1、所需要的材料已进场并检验合格,圆管涵基础C20砼及M7.5号砂浆配合比已完成。
2、管节制造厂家为连州至怀集公路项目第9标段,已取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已完成各种检测,并开始生产。
3、分项开工报告已得到批复。4、所需的机械设备、人员已到场就位,施工现场的设备、人员满足施工要求。
三、施工工程控制
1、基坑开挖
开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给定的里程桩号及圆管涵与路中线的夹角,计算出圆管涵中心点及各特征点坐标,利用导线点坐标和水准点高程,用全站仪进行测设,放出基础平面线,并测其高程。为便于开挖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并护好桩。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坑底面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加宽50cm。机械开挖至基底面以上10cm时,采用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基坑开挖至设计位置后若有水,在基坑外两端设置集水井,利用水泵连续抽水,将基坑内的水抽出,避免基底遭水浸泡,致使承载力不足。当基坑挖至设计高程后,先检测地基承载力,经验收合格后,技术人员与质检员进行基坑宽度及高程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经验收合格后进行砂砾垫层填筑。
2、砂砾垫层
基坑验收完毕后立即填筑厚度为65cm砂砾垫层,砂砾垫层每层按25cm填筑。使用小型的打夯机夯实。
3、混凝土管基
砂砾垫层经验收合格后,浇筑C20砼管基和端墙基础。浇筑砼时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溜槽输送。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捣实,人工整平。管基砼分为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砂浆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为保证新旧砼的给合以及管基砼与管壁砼的结合,第一次浇筑管基砼应拉毛。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钢筋砼圆管涵成品质量
⑴ 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
⑵ 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无塌落、露筋、空鼓。蜂窝麻面面积每处不得大于30mm×30mm,其深度不得超过l0mm,并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1%,有蜂窝麻面等缺陷的管节必须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⑶ 钢筋混凝土圆管管节成品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的允许偏差。
钢筋混凝土圆管管节成品质量标准
项次12345
检 查 项 目混凝土强度(MPa)
内径(mm)壁厚(mm)顺直度长度(m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在合格标准内不小于设计正值不限,-3矢度不大于0.2%管节长
+5,-0
5、管节安装
安装管节从左端开始,向右侧安装。每节涵管应紧贴在基座上,使管涵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安装。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
在第一次浇注的混凝土管基上先铺设2-3cm的水泥砂浆,待安放好管节,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再浇注管节以上部分。管座的弧形面应与管身紧密粘贴使管节受力均匀。管节接头使用1:3水泥砂浆抹带。管涵施工质量应符合下表。
管涵施工质量标准
项次123456
检 查 项 目轴线偏位(mm)流水面高程mm)涵管长度(mm)
管座或垫层混凝土强度(Mpa)
管座或垫层厚度涵节错台(mm)管径大于1m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明涵20,暗涵50
±20+100,-50在合格标准内不小于设计值
5
6、沉降缝施工
圆管涵在涵身相距4m各设置沉降缝(连同基础)一道。在浇注混凝土前使用沥青木板准确就位。缝宽为2cm,缝内填塞沥青麻絮。7、防水层施工
管节外侧刷沥青两遍作为防水措施。四、施工安全制度和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设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
1、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⑴项目部对工地所有机械统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消除不安全的因素。
⑵各种机械设备均要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检查落实情况。
⑶机动车严禁无证驾驶。施工人员需持操作证操作机械。⑷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确保装置的齐全、灵敏、可靠。
⑸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的正确指挥,精心操作。2、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安全措施
⑴加强现场治安保卫工作,指派专人负责物资、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
⑵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
⑶施工现场要平整、坚实、保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规定的标牌。五、质量控制
为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设立强有力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部设专职质检员进行内部质量检验、监控。具体质量保证措施如下:
1、本工程施工的原材料水泥、钢筋、砂石料等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现场抽样检验,不合格材料严禁用于施工。
2、现场拼装的模板必须平整,无凹凸不平现象,模板的交接缝处夹双面胶条,以防止漏浆,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确保施工完毕后的砼表面内实外光。
3、砼由搅拌站统一供应,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及质检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督。
4、精确测量,确保圆管涵平面及高程位置。六、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地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生产班组为成员的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机构。
2、加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整体意识。
3、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对文明施工方面的检查和监督。
4、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持施工现场的条理性。
5、施工现场垃圾、渣土应及时清理出现场,并应符合当地有关部门要求,运至规定地点。
6、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等,以防止产生有毒气体对人员产生不利影响。
七、下步施工注意事项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根据第一道圆管涵施工的情况,在以后圆管涵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控制。
1、严格控制管节装运、卸载、安装过程。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振捣时间,做到不漏振,不过振。
3、模板安装前,对其进行彻底的清理,脱模剂涂刷必须均匀。4、模板支设必须牢固。5、必须做好混凝土的养生工作。八、综合评价及总结
通过K114+440钢筋砼圆管涵首件工程的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圆管涵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圆管涵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圆管涵施工队伍加深了对圆管涵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圆管涵施工。同时通过对K114+440圆管涵混凝土成品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041—2011)的各项规定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的要求。自检评价意见为优良工程,能够指导后续施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