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2023-06-30
来源:乌哈旅游
科技风2017年4月一|: 电子信息 DOI:10.19392 ̄.enki.1671-7341.201707079 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董子巍 甘肃省白银市第八中学甘肃白银730900 摘要:互联网等新媒体引导下的社会舆论具有两面性,为了缓解社会舆论负面效应带给社会公众造成威胁,需要加强舆论控 制和引导,防止网络舆论往负面方向发展,净化舆论环境。本文首先对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舆论新形势,然后阐述了互联网等新媒体 对社会舆论的具体影响,最后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社会舆论的有效控制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社会舆论;影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开放、平等、协 方式,也是网络管理部门需要注重的工作建设内容,但同时每个 作、分享的互联网通过“技术赋权”使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 网民也需具有责任意识,在发布或传播信息时需贯彻正确的三 达权和监督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和满足。尤其是在社交媒 观。一是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对网络内容进行整改,积极做好网 体微博诞生之后,“社会公民”转身成为“网络网民”后所形成的 络正面宣传,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双重身份、同一主体”的社会话语力量正式崛起。由此可见,互 以及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改善网络,积极传递正能量。二是开展 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产生和传播有着重要影响。对此,我 网络文明活动。通过文明上网,引导网民主义网络用语以及内容 们需要对其具体影响和舆论的控制方法进行分析,营造一个良 的筛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 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规,遵守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传播健康的信息,扩大正面主流 1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舆论形势 舆论,自觉抵制有害信息,这样才有利于摒除网络言论暴力,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水平也有了快 建和谐的网络环境,给网络一片明净的天空。 速的提高,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也 3.2建设舆情研判预警机制 日益增强。基于当前科技信息背景下以及各类新媒体的出现,社 政府应积极建立网络焦点信息的收集与反馈体系,着力打 会舆论产生了很大的改变。互联网成为了人们发表、讨论的重要 造网络舆情权威监测网站。在日常工作中,将网络舆论监测作为 平台,也成为了参与政治和发展民主的主要途径。在网络新媒体 本部门的日常工作。运用舆情监测专用软件,如百度大数据、人 崛起后,社会的信息来源以及发声渠道有所改变,突破了传统的 民网舆情监测等,对主题、关键词条等进行跟踪监测,随时掌握 政府部门组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放开了公众的话语权,论坛、 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并积极探索诉求回应机制,使网 贴吧、微博等新媒体不断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多种交流平台,使 络民意在现实决策和监督体制中得到反应,避免网络舆论危机 得新闻媒体逐渐呈现出平民化、大众化以及民众化特征,这标志 的发生。 着着信息传播全面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因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3.3提升媒体的应对能力 传统媒体受众数量减少,且新媒体抢占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信 一方面要强化网络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 息传播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介与他人进 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 行交流,且自身也具有发布以及传播信息的功能,也就是说我们 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对网络舆情的 都存在成为新闻当事人或者是传播人的可能性。 应对能力。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或突发网络舆情 2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危机时,不回避、敢说话,早说话、会说话,不失语、不乱语。另一 第一,互联网等新媒体成为了社会舆论的重要工具。互联网 方面要科学监督舆论。各类网络媒体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的不断发生使得其在社会中的渗透程度不断加深,由以往的搜 抓住那些党和政府重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舆 索网络新闻、搜索引擎、BBS论坛等,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媒介系 论监督,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监督得准、监督得好、监督得 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了社会舆论赖以生存的工具。第二,新 有效,使舆论监督达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的。要坚持客观 媒体成为了人们表达个人观点的重要平台,互联网是一种具有 公正、事实准确,着眼解决问题,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促进 交互性的新媒体,是人们表达观念、意见、情绪的重要平台,也就 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提升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避免舆论监督中 是说通讯工具由于适应网络受众的新需求而快速发展。第三,互 出现歪曲事实、刻意炒作的现象。 联网等新媒体成为了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新途径。随着我国社会 4结语 民主主义的不断推进,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以及表达欲望日益高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均有可能成为 涨。网民相互平等,拥有平等的话语权以及参与权,这种信息交互 新媒体的舆论源。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转型的推进 的新方式使得互联网变为了重要的舆论场所,其是网民的重要信 器,我们要运用好这项高效快捷的信息技术,使其在社会发展中 息来源,也是网民表达观点的重要出口。当前我国是社会矛盾多 发挥最大的推进作用。 发使其,民生问题、环保问题等都会在第一时间成为人们讨论的 参考文献: 焦点,此时如何使用新媒体成为了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对 『11吴澄,吴晓明.新媒体新闻的演变与社会舆情表g-0].江苏 于政府来说,互联网信息具有全面性和时效性,舆情真实,可以为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5):142—148. 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推动民主决策。 2魏超斯媒体技术发展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影响研究 3互联网时代下社会舆论控制措施 UJ_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30—34. 3.1重视网络宣传教育 『31薛冰.新媒体传播格局对舆论引导的影响与对策卟河北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互联网时代下社会舆论控制的有效 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5(2):102-104. 法在5G大规模MIMO中的应用研究卟科技资讯,2015,(34): U1.电信网技术,2015,(05):35—42. 18—19. 作者简介: [6】陈亚迷,孙奇,徐志坤,李刚,韩双峰,潘成康另芝玲,潘振 杨松朔(1994一),男,天津人,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通信工 岗.去蜂窝接入/软件定义空口——5G系统框架解决方案初探 程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