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1-01-26 来源:乌哈旅游
智能施工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204

NO.09 2020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

罗俊宏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2200)

摘 要:公路桥梁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行业的发展,预应力技术在其中取得广泛应用。文章以宜

居河大桥为例,从预应力技术的原理和优点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以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作用,为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钢绞线

1 工程概况

本文所探讨的项目具体为宜居河大桥工程,该桥梁采取的是分离式双幅桥的建设形式,左幅起讫桩号为ZK17+909.575~ZK18+426.198,其长度为516.16 m;右幅起讫桩号为K17+910.211~K18+395.876,其长度为486.16 m。根据现场情况施工中选用预应力技术,以解决结构裂缝、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基于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桥梁稳定性不足的情况,结构的力学性能更加良好,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可为车辆的通行提供安全环境[1]

。2 预应力技术概述2.1 预应力技术的原理

公路桥梁的建设具有系统性,混凝土工程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预应力技术则主要在此类细分工程中取得应用。混凝土具有高强度特性,能够有效解决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提高结构的综合力学性能,避免裂缝等病害。2.2 预应力技术的优点

在当前的公路桥梁建设领域,由于其施工难度较大且现场作业环境复杂,此时基于预应力的应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确保大型构件的稳定性[2]。支撑该技术的核心是混凝土与钢材,作为典型的功能材料,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可充分提高结构的综合性能,如抗拉裂性、抗渗性等,而所需的构造规格也随之减小,具有省材的效果。此外,由于构造截面尺寸的减小,最终整体结构的自重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降低了开裂风险。

3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3.1 锚具和钢绞线的选择

(1) 锚具的选择。根据现阶段预应力技术的发展状况,施工中所用的锚具主要有两类:一是摩阻锚固类,其特点在于类型丰富,适用范围广。它以楔形锚具为基础,经特定工艺后形成锚旋,但此装置的应用必须建立在预应力钢材紧绷的前提下,否则将出现锚具应力大幅度减小的情况。二是机械锚固类,以预应力钢材为基础材料,在机械设备的辅助下处理其顶端部而得,其特点在于连接便捷,也不存在预应力大幅度损失的情况。

(2) 钢绞线的选择。公路桥梁建设领域,合理应用钢绞线具有积极的意义,可节省钢材用量,在确保路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成本投入。现阶段,预应力钢绞线取得广泛

应用,其作为一种新型预应力钢材,在绝大多数桥梁工程中都取得良好的应用成果,具备操作便捷、成本低等特点,明显优于冷拉预应力钢丝等传统材料。但在施工中应针对预应力钢绞线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预应力钢绞线控制表

类别检查项目控制数钢绞线束

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

1丝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

1%

3.2 预应力管道及钢绞线安装

(1) 纵向钢束安装。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相适应的安装方式,较短时可行人工穿束方式;若长度较大此时工作量增加,应得到机械的配合。编束是顺利完成穿束的必要前提,此项工作中应做到逐根理顺,再统一利用铅丝绑扎,使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并固定各自的位置以免发生缠绕。人工穿束是较为合适的方式,若实际施工中存在较大的难度,需处理钢绞线束的一端,将其设置为尖头形式,此后再借助卷扬穿束。钢绞线穿束时应注重防护,不可出现弯折、断丝等质量问题。

(2) 竖向钢束的安装。本项目中选择的是预穿束的方式,通过绑扎将钢束与腹板钢筋形成稳定的整体,在尚未进入浇筑环节时便要将其固定在管道内。施工所用的波纹管要与钢筋绑扎,考虑波纹管的稳定性要求,必须经过找平处理,通过增设Φ8钢筋的方式实现固定,具体工艺要求为间距1 m、长20 cm。3.3 封锚及压浆

(1) 结束预应力张拉作业后,若各方面施工效果均良好,即可进入孔道灌浆环节,此举目的在于保护预应力筋,以免其出现锈蚀现象[3];而后还需利用钢束绑扎,使其与梁体稳定结合。孔道在经过灌浆后其中的浆液必须具有密实性,为满足此要求,应依据合理的工艺要求拌制混凝土,如水灰比稳定在0.3~0.35,制作试样用于分析其性能情况,要求28 d强度至少达60 MPa,可依据施工需求掺入适量膨胀剂。

(2) 结束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安排施工人员及时对孔道压浆。此环节施工对于水泥的性能提出较高的要求,其标号至少要达到C50,全程均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技术。检验施工状况,若出浆口存在浆液流出的现象时,需给予一段时间使其持续性外流,目的在于确保钢束完全被浆液填充,直至水

泥凝固为止。质量检查孔的作用在于帮助施工人员掌握实际质量情况,其设置间距为20~30 m,后续降压过程中有序将其封闭。不同施工段的压浆压力存在差异,若为水平或曲线孔道,此条件下该值应全程维持在0.5~0.7 MPa;若为竖向孔道,则以0.3~0.4 MPa较为合适。

3.4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应用

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优良,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极容易产生裂缝,引入预应力技术后可实现对裂缝的有效预防,从而减小裂缝发生概率[4]。从作用机制来看,钢筋具有较强的回缩力,此部分将传递给受拉部位,使该处的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若其受到外界压力,结构中的受拉区则会发挥作用,该处的预应力能够抵御外界压力,基于此力学特性,可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混凝土浇筑质量验收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混凝土浇筑质量验收标准

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mm

检查方法和频率轴线偏位10全站仪:测量3处梁板顶面高程

±10水准仪:检查3~5处

高度

+5,-10断面尺寸

顶宽±30箱梁底宽±20每垮检查1~3个断面顶、低、腹板

+10,0

3.5 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承受力是衡量公路桥梁总体使用水平的关键指标,在各类提高承受力的方法中以加固的应用效果最好,有助于加强结构,从而给道路交通运输创造便捷的条件。工程实践中,加固方法的可选形式较多,如改善桥面受力状况、调整桥梁外预应力等。实际施工中对构件试压是较为可行的方式,此操作后受拉部分将产生明显的拉应力,此受力状态的变化将带来预应力构件拉应力的减小,最终可提高构件的承受能力,实现对桥梁的加固。

4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要点分析4.1 张拉前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式

预应力构件是全桥中裂缝最为集中的部分,且主要发生在张拉作业前,桥梁的构件组成复杂,加大了裂缝发生概率,大部分都沿短方向分布,但也存在向构件两侧延伸的情况,甚至是在箍筋处也将形成裂缝。并且温度也是引发裂缝的主要因素,且由于此类原因而产生的裂缝在分布上缺乏规律性,加大了处置难度,因此要事先采取控制措施,尽可能避免温度裂缝[5]。施工中要以合理的手段缩小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密切关注现场天气状况,尽可能缓解温差过大对构件的影响。隔离保护也是重要的手段,可起到减轻约束力的效果。从预应力张拉技术的操作内容来看,张拉质量直接决定了该技术的应用水平,施工中要从张拉应力和伸长量两个角度入手,实现对两项指标的合理控制。因此要在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以便给正式张拉创造良好条件;作为施工人员则要注重对品质的追求,而绝非是速度层面的比拼。4.2 预应力钢筋孔道的堵塞问题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预应力孔道易发生堵塞,不利

205

智能施工

NO.09 2020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于张拉作业,甚至会因为部分孔道的堵塞而带来工期延误、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合理解决堵塞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若要全面确保预应力孔道的通畅性,就要准确定位发生堵塞的具体区域,使用坐标将其准确标识,该段施工中可选择慢速钻孔的方式,目的在于合理绕开主筋,增强施工的灵活性,确保钢绞线可自由伸长,最后还需及时封堵。显然,预应力孔道堵塞的存在将明显加大施工难度、延长总体施工时间,因此在前期施工中则要注重对波纹管质量的检验,不可将不达标材料应用于施工中,从源头上避免堵管现象的发生。5 结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技术的工艺水平逐步提高,成为公路桥梁建设领域极为关键的技术,其在施工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可改善桥梁受力状况,使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实际施工中应视现场情况灵活改进工艺,确保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立星,鄢荣杰.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

术,2019(6):132.

[2] 谢显文,梅清赵.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

创新与应用,2019(20):176-177.

[3] 孟昭敏,李学军.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要点分析[J].建

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9):832.

[4] 陈亚飞.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4):256-257.

[5] 郑鹏.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36):120-121.

作者简介:罗俊宏,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