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建筑 76 Railway Engineering February,2008 文章编号:1003.1995(2008)02.0076.03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监测技术研究 王胜涛 ,杨广庆 ,薛晓辉 (1.石家庄铁道学院研究生分院,石家庄050043;2.石家庄铁道学院土木工程分院,石家庄o5oo43) 摘要:文章介绍了路基沉降监测常用测试方法及工作原理,并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通过现场试 验,重点介绍两种不同的监测手段,进行路基沉降监测,根据试验实测的数据进行沉降分析,得到了部分 沉降规律。 关键词:路基沉降沉降监测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B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路基沉降监测方法的测试 厚度1 cm的钢板。测杆为直径35 mm左右的钢管,第 原理,并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现场沉 一段垂直固定于钢板的中央。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 降监测试验,重点介绍了沉降板和全断面沉降仪两种 分段以丝扣接长测杆。测杆外套接塑料管保护,以免 监测方法,根据测试结果绘出了荷载一沉降一时间曲 测杆受外来扰动而变形。 线,来指导路基施工和预测工后沉降;绘制出不同时间 沉降板是目前沉降监测最常用的手段,其优点是 的全断面沉降曲线,得出部分路基横断面的沉降规律, 造价低廉,操作简便,易于测试,但其缺点也很明显,主 为工程施工提供有益的结论。 要是影响填土压实施工,压实机械经常撞坏沉降杆,且 形成压实死角,降低压实质量。其次是一个沉降板只 1沉降监测方法比选 能测量路堤中一点的沉降,一个断面上多放几个沉降 板会严重影响压实施工。另外一个缺点是损坏后的补 软土地区路基的沉降监测,根据监测内容可分为 救非常困难。 两类:①地表沉降量监测;②路基内部沉降监测。 1.2路基内部沉降监测 1.1地表沉降量监测 1.2.1水压式剖面沉降仪 1.1.1监测桩法 水压式剖面沉降仪由沉降管和二次测试仪器组 用木桩或钢钎打入土中,用水准仪抄平,即可测量 成。沉降管为一般的PVC管,二次测试仪器由探头、 土体表面的沉降量。此方法最简便,但只能测定建筑 注水管、注水架组成。探头内的主要元件是静水压力 物地表面的沉降值,无法测定土体内部某一位置的沉 传感器。由于地基沉降,探头处于不同位置时,静水压 降,且对填土施工有干扰。 力传感器所受到的静水压力是不同的。根据记录不同 1.1.2沉降杯法 的静水压力,可得到不同位置的高程,从而得到沉降 将盛水密闭容器置于土中,容器上接出进水管、排 值。 水管和排气管至填土以外,使进水管外部与监测量杯 水压式剖面沉降仪具有如下优点:①能够测定任 相连。容器灌水以后,容器内部的水位与外部监测水 意一点的沉降值,配置自动记录仪可以实现测试整个 杯的水位一致,可通过监测量杯中的水位得到容器的 剖面的连续沉降曲线;②测试成本低。除了二次测试 沉降。其优点是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缺点是埋设要求 仪器外,使用的PVC管每in为5元左右;③对填土施 比较高,如果埋设不平顺,容易形成气泡阻塞水管,使 工无干扰。缺点为:①精度比较低;②测试操作比较复 测试无法进行,此方法比较少用。 杂,测试时需取水和注水;③受气候干扰大,寒冷地区 1.1.3沉降板法 无法使用。另外,温差大改变了水的密度也影响测试 由底板和测杆、护套组成。底板为边长约60 cm、 精度 。 1.2.2钢弦式剖面沉降仪 收稿日期:2007--05.28;修画日期:2007-11-18 钢弦式剖面沉降仪由探头、缆管、读数仪和拉弦组 作者筒介:王胜涛(1982一),男,河南偃师人,硕士研究生。 成。探头一头接水银缆管,另一头接拉弦,在导管内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8年第2期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监测技术研究 77 平向移动。缆管作为水银通道,同时也作为水平向标 尺。钢弦式压力传感器作为沉降测头放入填土的测管 中,它通过充满液体的管路与液体容器连接,由钢弦式 压力传感器测得探头内液体压力,就可测出探头与容 器内水位的高差。而容器和钢弦式测读装置放在位于 稳定的水准基点上的卷筒上,因此探头在测管中移动 就可测出测管的高程变化,与起始高程比较,就可测得 2.1工程概况 2路基沉降监测试验 保沧(保定至沧州)高速公路是河北省“五纵六横 七条线”高速公路网中的“第五线”,是连接保定、沧州 两市的高速通道,全长122.5 km,路基宽28 m,为双向 4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 km/h,全封闭,全立交。 地貌系第四系冲积、洪积物沉积而成的平原,以槽 测管的沉降量。当埋设的固定测头部位沉降时,钢弦 式压力传感器测得的液体压力也随之变化,即可求出 与液压容器水位的高差,而测得相应测点沉降量。其 沉降监测系统如图1所示。 钢弦式剖面沉降仪的优点有:①精度较高,沉降误 差为1 111111。②可以测出断面任意一点的沉降。③对 施工基本上无影响,共在埋设时对施工稍微有点影响。 ④能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不足之处是埋设时要求较 高,仪器一次性投资较大。 仪 图1沉降监测系统图 1.2.3水平测斜仪 水平测斜仪也由沉降管和二次测试仪器组成。不 同的是水平测斜仪无需注水系统,其沉降管是特制的 PVC管,管内有导槽。水平测斜仪测试原理是在待测 土体中水平向预埋带槽测斜导管,导管随土体一起变 形。测斜探头长0.5 m,两端装有导轮,中心安装精密 加速度计,当沉降仪的导轮沿测斜导管的导槽移动到 某个位置时,探头中的加速度计的重力矢量在水平轴 上的分量被测定,从而确定了探头与水平轴的倾角。 倾角与探头的长度之积即为探头两端的高程差。用导 线牵引沉降仪沿导管内壁从一端到另一端缓慢移动, 不断记录各个点的倾斜角,从而推断出断面中各点的 沉降值。 水平测斜仪优点如下:①精度高。每次读数的误 差<0.1 111111。②操作方便。整个测试系统可由1人携 带,移动非常方便。测试操作仅需2人即可,1人记 录,1人拉线。③可得到整个剖面的沉降曲线,测点间 距最小为0.5 m。④对填土施工基本无干扰。⑤不受 气候影响,可全天候工作。⑥可以测量整个路基横断 面的沉降规律。 形洼地和小浅平洼地为主。路基沉降监测试验段位于 K36+480~K36+680段,本段以亚黏土和中砂为主, 夹亚黏土、亚砂土层,亚黏土为中等压缩性土,砂层为 中~密状态,地下水位较深。地面以下1~2 m有软弱 土,为保证路堤的稳定性,地基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复合 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桩长7 m,桩径30 cm,间距1.2 m, 桩身强度为3 MPa,桩上铺厚50 cm的素土垫层。垫层 上铺设双向土工格栅。 2.2监测方法的选择 根据工程的监测目的,分析和对比了路基地表沉 降监测与内部沉降监测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 点,确定了不同监测目的的监测方法,具体为:①路基 表面沉降监测采用地表沉降板法。监测路基的地表沉 降速率和总沉降,控制填土速率和高度;②路基内部沉 降监测采用水平测斜仪。监测路基土层不同位置的沉 降,确定路基的不同高度的沉降规律。 综合考虑填土高度和地基处理状况,设两个断面 进行监测,这两个断面的路堤高度分别为5.6 m和7.0 m。在两个断面的路基中心处埋设沉降板,在底层和 路堤顶部埋设全断面沉降仪。 2.3监测结果分析 2.3.1地表沉降 本段路基从2006年8月20日开始填筑,平均3~ 4 d填筑一层,到2006年12月15日路基填筑到设计 高度。根据现场布设仪器实测的沉降数据,绘制荷载 一沉降一时间曲线,利用该曲线来预测最终沉降量和 工后沉降。路基施工期间的荷载一沉降一时间曲线如 图2所示。 由图2曲线中可以看出在施工期间,随着荷载的 增加沉降也在增加,沉降的增长速率随着荷载的增加 变大,后逐渐减小趋于稳定。引起沉降变化的原因是 开始填筑速度较快,地基土的附加应力增加较快,沉降 也随之增加较快;后来因天气原因填筑速度有所减缓, 附加应力的增加速度也就减小,沉降速度也随之减小。 由图中可以看出,施工期从0~30 d的平均沉降速率 为1.17 mm/d,从30~60 d的平均沉降速率为0.6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8 铁道建 筑 IIluv●世蟾 February,2008 120 105 . . ●.— 45 30 .| . .l5 ● 鼬 —_.P 0 一l5 - Ⅻ…2 45 48 51 7 60 l 、蕈::: ‘f . .一 煮 : 图2路基中心荷载一沉降一时间曲线图 mra/d,相比之下前期的沉降速率较大,因此在填筑路 堤时要注意控制施工速度,要通过沉降监测来指导填 筑速度,保证路基的稳定性。由于沉降板只能监测地 基中一点的沉降,如果增加测点数量,将会影响路基的 压实和施工质量。 2.3.2路基内部沉降 路基内部沉降采用全断面沉降仪(水平测斜仪), 它可以监测路基整个断面的沉降。根据断面埋设仪器 测试的数据,可以得到整个断面的沉降曲线,继而进一 步分析横断面各个点的沉降值。通过多次监测的数 据,可以分析测试断面的荷载与沉降关系及断面的沉 降差规律,并且从图中可以直观的确定出沉降的最大 值及其位置。现根据实测数据得出施工期间不同时间 的沉降曲线,如图3所示。 测点位置,m 图3全断面沉降曲线图 从图3中可以得出,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沉降也 在增加,但增幅在减小。沉降的最大值基本发生在路 基的中心部分,图中沉降最大值稍微有点偏离路基中 心,原因可能是由于路堤两侧的土层情况,也可能是两 边的原有填土高度不同。结合现场实际的情况分析, 是由于沉降管始端一侧是条边沟,地势比较低,地基的 { 啦 嗡 气l I!l 水平位移较大,引起较大的沉降;而末端一侧是施工的 便道,地势较高,起到反压的作用,约束了地基的水平 位移,故沉降的最大值偏向沉降管的始端一侧。从图 中可以看出随着填筑时间的增长,管端的沉降量基本 上以2~3 mln的幅度增长,沉降量最大处以6~7咖 的幅度增长,横断面的沉降差的增幅为4~5 mm。l1 月23日的沉降曲线末端向上抬升,是因为管端受到施 工的影响,管端位置被抬升。沉降曲线图中可以看出 从l1月14日到l1月23日沉降的最大值由22咖变 为39.8 mln,到l1月23日路基也将填筑到设计高度。 路基施工期间的沉降量较小,也说明夯实水泥土桩复 合地基联合土工格栅的处理效果较好。从图3中可以 看出,不同路基高度与不同时间的沉降规律,也可以看 出横断面的沉降差变化规律,可以全面分析路基不同 位置的沉降变化规律,根据各点沉降变化幅度的大小 可以判断该点的工作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这是沉 降板和其它的监测方法所不能的。 3 结论 路基沉降观测用于控制施工速度、预测路基工后 沉降具有重要意义。监测数据一方面可监测填土施工 过程中地基的稳定性,从而控制填土速率;另一方面可 据此推测地基的沉降变形规律,控制路堤的工后沉降。 通过试验段的现场监测,也可看出不同的监测方法具 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水平测斜仪具有精度高、测试方便 等优点,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可以看出夯实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处理的软弱地基沉降较小,具有较 好的效果。施工过程中的沉降监测可以指导路堤填土 速率,调整施工方案,避免盲目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保 证路堤的稳定性。 参 考 文 献 [1]白志平,杜玉良.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与稳定监测[J].交 通标准化,2006,(10):82.86. [2]童建军,张强锋.原位测试技术在地基处理效果检测中的应 用[J].铁道建筑,2006,(4):46—48. [3]刘尧军,赵玉成,冯怀平.路基沉降监测方法应用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4,(1):33.35. (责任审编 王天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