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部编)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1

人教版(部编)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1

2021-06-17 来源:乌哈旅游
人教版(部编)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五年级

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曾经的sī chóu( )之路促进了古代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和文化交往;今天的“一带一路”开启了中国对外交流的新piān zhāng( )。

2. yè mù( )jiàng lín( ),wǎn xiá( )收回了最后一丝yú guāng( ),láo lèi( )了一天的人们在树下开始闲话jiā cháng(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当今社会中显得yù fā( )xián yì( ),让人心生向往之情。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一个读音错误,请用“ ”画出来,并在后面的括号内改正。(4分)

1.侵略(qǐn luè) 岔道(chā dào) 阅读(yuè dú) ( ) 2.珊瑚(sān hú) 侵略(qīn luè) 矫健(jiǎo jiàn)( ) 3.鹰隼(yēng sǔn)狭窄(xiá zhǎi)馈赠(kuì zēng) ( ) 4.祭祀(jì sì) 喑哑(àn yǎ) 抖擞(dǒu sǒu) ( ) 三、选词填空。(4分)

同心协力 呕心沥血 震耳欲聋 天南海北

技术人员( )地设计,施工人员夜以继日地建造,在大家( )之下,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终于正式开通了。( )的中国人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之后,都欢呼庆贺,发出了( )的呼声。 四、选一选。(8分)

1.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摘自某学生的诗词摘抄) B.有序通行,亭车入位。燥声扰民,禁止鸣笛。(摘自某小区警示牌)

1 / 13

C.纯情陕北,火红延安。幕天席地,独揽草原。(摘自某旅行社宣传语) 2.从下面选择词语依次填入句中括号里,其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母亲无微不至的( )给我以温暖,母亲的谆谆( )给我以智慧,母亲毫不吝惜的( )给我以信心。 A.照看 教导 称赞 B.照管 启示 称誉 C.照顾 诱导 歌颂 D.照拂 启发 称颂

3.《朗读者》节目中的嘉宾深情并茂地朗读,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假如让你在《朗读者》节目中朗读下面这段话,你想打动观众的话,要怎样读?( )

A.语调低沉缓慢,读出胸有成竹的气势。 B.语调低沉缓慢,读出决心要振兴中华的担当。 C.语调激昂有力,读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D.语调激昂有力,读出建设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

4.明明的饭没有吃完就要倒掉,爷爷严肃地教育他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能浪费。爷爷可以用( )这句话来劝说明明。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C.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五、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

1.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缩写句子) 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

3.同学们迎着清晨的朝阳认真地做广播体操。(修改病句)

4.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

2 / 13

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注意加点的词,仿写一个句子) ...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9分) 1.看图片,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乞巧

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讲述的是 和 的故事。

2.对课文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分别是白鹭钓鱼图、瞭望图、黄昏低飞图。 B.《桂花雨》分别从摇桂花、赏桂花两方面来写桂花,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

C.《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告诉我们,宇宙中速度最快的东西是流星体。 D.《圆明园的毁灭》中,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通过今昔对比,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愤慨,提醒我们要牢记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 七、综合实践。(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3 / 13

2019年1月5日0时,17辆超长版时速350千米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亮相京沪高铁。这17辆超长版复兴号动车组全长439.9米,载客定员1283人。 假如你是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务员,请你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来向乘客介绍一下这列复兴号吧!

八、阅读理解。(22分)

(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10分)

古人谈读书(节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下面对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敏而好学”中“好”的读音是“hào”,意思为喜好。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三个“知”的意思相同。 C.“不耻下问”中“耻”的意思是“以……为耻”。 2.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默而识之”讲述的是学习方法。

B.“海人不倦”和“学而不厌”讲述的是学习态度。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学习中不能不懂装懂。 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文段中哪些话给你的启发最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2分)

庐山落霞

①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山梁,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幅从未见过的瑰丽图画出现在眼前。

4 / 13

②一轮橘红色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长江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神采奕奕。长江上展开一个像天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展开一幅同样宽广的巨型地毯;橘黄色、橘红色、琥珀色、靛青色、天蓝色……交织、融合在一起。

③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像一溜高原。

④这像一幅什么图画?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恰当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

⑤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⑥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⑦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障雾壁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色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风,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⑧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斑斓的五彩织锦。

⑨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1.文章是从 、 两个方面来描写落霞的。(2分) 2.文中第③段是 描写,第⑦段是 描写,都写出了落霞的美丽。(2分)

A.动态 B.静态

3.画“ ”的句子中,“这”指的是 ,“送行者”指的是 ,“送行者”送的是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 之情。(4分) 4.画“ ”的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请发挥你的想象续写句子。(4分)

5 / 13

有的说,像 九、习作。(30分)

如果你有一次可以与最喜爱的书中人物对话的机会,你想对谁说呢?你要跟他说些什么?请写一写吧!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丝绸 篇章

2.夜幕 降临 晚霞 余光 劳累 家常 愈发 闲逸 二、1. qǐn qīn 2. sān shān 3.yēng yīng 4.àn yīn 三、呕心沥血 同心协力 天南海北 震耳欲聋 四、1.B 2.A 3.D 4.C 五、1.眼睛望着我。

2.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大声回答那个女人,她挺高兴我爱看书的! 3.同学们迎着清晨的太阳认真地做广播体操。(或:同学们迎着朝阳认真地做广播体操。)

4.示例:村外不远处,是绿绿的荷塘,密密的叶子,艳艳的花儿,微风吹过,飘来淡淡的清香。

六、1.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 牛郎 织女 2.C

七、示例:各位乘客,大家好。欢迎乘坐复兴号列车。我们的列车外形呈流线型,像一个子弹头。车组全长439.9米,载客定员1283人。列车时速高达350千米,大大节省了大家的出行时间。

八、(一)1.B 2.示例:默默地记住所学知识,不断积累,勤奋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从不倦怠。 3.B.

4.示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给我的启发最深。学习时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二)1.形状 色彩 2.B A

3.斑斓的落霞 锦绣谷的云雾 太阳 对落霞的无比 喜爱和赞美 4.排比 比喻 示例:美轮美奂的宫殿 九、略

6 / 13

人教版(部编)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小学五年级

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总分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4分) 嗜好(sì shì) 珊瑚(sān shān) ..划破(huá huà) 便宜(pán pián) ..木匣(jiá xiá) 许诺(luò nuò) ..出差(chà chāi) 龟裂(jūn ɡuī) ..二、读拼音,写词语。(6分)

xiāo huǐ( ) zhēn ɡuì( ) mánɡ lù( ) jiū chán( ) xīn suān( ) lián jié( ) 三、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打上“√”。(3分) (陪 培)伴 (恒 桓)心 (玲 铃)珑 (刚 钢)铁 辉(煌 惶) (沙 纱)衣 图(订 钉) 放(从 纵) 繁(植 殖) 倒(踏 塌) 压(抑 仰) 爱(幕 慕) 四、词语闯关。(11分)

1.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5分)

一知( )( ) 应接不( ) 千( )万( ) 众( )拱月 ( )( )置信 同( )协( ) 理直( )( ) 负荆请( ) 失( )落( ) 2.照样子,写词语。(4.5分)

一五一十(含有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津津有味(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描写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2分)

7 / 13

(1)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 (2)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 ) 五、按要求写句子。(3分)

1.描写运动会上运动员百米竞赛时的情景,句子中要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教室里同学们写作业时安静的场面,句子中要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校园花坛里盛开的鲜花,要写出花的形状、颜色等,写时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6分) 1.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 ) 3.布封是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卷巨著《自然史》。( )

4.著名文学家郭沫若的散文《白鹭》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精巧的身段及其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

5.“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这句话中标点的使用是正确的。( )

6.“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七、把下面这首诗认真地抄写下来。(3分)

书写要求:格式为竖款。书写时要做到纸面整洁,布局合理,笔画正确,结构紧凑,字体端正。

鸟鸣涧 [唐]王维

8 / 13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八、我会积累。(5分) 1.关于节俭的名言。(2分)

(1)由俭入奢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司马光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清]朱用纯

2.古人谈读书的名句。(3分)

(1)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朱熹 (3)盖士人读书,第一要__________,第二要__________,第三要__________。

——[清]曾国藩

九、下面是一份关于某校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表。请根据这份调查表,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内容 卡通漫画 报刊作文 文学名著 人数 百分比 112 62 26 56% 31% 13%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13

2.看到这个调查结果,你对同学们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内阅读。(7分)

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1.填空。(5分)

(1)读了画横线的句子,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1分) (2)为了表达母亲的情感,这段话刻画了她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其中,描写母亲动作的字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作者在“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中,使用了几个短句,是为了表现( )。 A.母亲绝不相信巴迪能写诗 B.母亲说话非常啰唆 C.母亲的赞扬声如雨点一般 十一、课外阅读。(18分)

(一)对视(6分)

①有一天,萌萌望着我,忽然说:“妈妈,你的眼睛中有我。” ②接着,他又问:“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③于是,我望着他说:“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④“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呢?”他又问。

⑤“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听话,又不听话,有时还做鬼脸……”

⑥“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我。

⑦我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但我却由此想到: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

10 / 13

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

⑧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

1.在第⑤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其与“又听话,又不听话”相照应。(1分)

2.“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这句话中的“样子”指的是( )。(1分)

A.人物外貌 B.人物形象

3.“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中的“这一点”指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联系文章内容,给下面正确的说法打上“√”。(3分)

(1)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因此,应该好好打扮自己。( ) (2)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但如果我们在做事之前能够想一想别人会怎么评价自己,那么我们可能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

(3)如果时时处处能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那么就可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修养。( )

(二)童年的柳笛(12分)

孙光溪

春天,好像对纤细柔软、宛如少女秀发的柳枝别有情丝。祥和的春风中,河旁路边交头接耳的柳条,转眼间泛出了新绿。此情此景,勾起了我对童年乡村老家美好的回想,我仿佛又听到了那悠扬清脆的柳笛声。

小时候,每逢春天来临,柳枝变绿,喜爱的玩具往往少不了柳笛。儿时做柳笛,技术很是熟练。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这些年龄不同的孩子们,常常忍不住各取所好,折一根粗细均匀、长度适中的柳条,轻轻扭动一阵,嫩绿的柳皮便开始松动,然后用牙咬住柳枝木芯,双手将圆筒状的柳皮慢慢抽下来,用指甲将一头轻轻刮薄、捏扁,一支支长短、粗细不等的柳笛就此做成。接着各自比赛似的用力一吹,便发出或是悦耳动听,或是粗浑憋闷,或是细气悠长的笛声,酷似一曲春天里的交响乐,响彻乡村街道。一时间,惹得暖风习习下熟睡的农家小黄狗,竖起耳朵汪汪直叫,幽深清静的巷子里,四处觅食的老母鸡更是舞来飞去。伴随着笛声、犬声、鸡鸣声,我们这些孩子们从心灵深处发出了欢快的笑声。

11 / 13

记得有一年,我和小伙伴外出玩耍前,把几支做好的柳笛浸泡在盛满清水的泥盆里,以防干裂。回来时,看到二婶家的妹妹正在拿着两支柳笛高兴地轮番吹奏。走上前去一问,得知是我泥盆中的柳笛之后,便立即开始撕夺争抢,失去柳笛的妹妹哭个不停,惊动了母亲。老人家跑上前去和风细雨地劝导我:“孩子,你比妹妹大,就该让着她,一支小小的柳笛,你妹妹玩着高兴,你也高兴才是,何必那么小气。”接下来,把我手中的柳笛要回送给妹妹,又开始教导我:“男孩从小就要学会尊重老人,爱护幼小;要助人为乐;要宽厚忍让,不能得理不让人。只有这样,才能长大成器。”

三十年后的我漫步在仓颉公园,折一根柳条做成柳笛,怎么吹,也找不回童年的感觉,倒是迎风盛开的那些花和蹦蹦跳跳的孩子们令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有删改)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2.孩子们是怎么做柳笛的呢?找到相关语句画上波浪线。(2分)

3.读第二自然段,“交响乐”“响彻”这两个词语体现了柳笛的声音______________ ______,从“欢快的笑声”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作者回忆了童年与柳笛有关的两件事情,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习作。(30分)

琦君笔下的桂花雨寄托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冯骥才借珍珠鸟抒发了自己的感受……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一些事情,也有自己的体会,把你从小事中得到的启示或体会写下来吧!要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shì shān huá pián xiá nuò chāi jūn 二、销毁 珍贵 忙碌 纠缠 辛酸 联结(廉洁) 三、陪 恒 玲 钢 煌 纱 钉 纵 殖 塌 抑 慕

12 / 13

四、1.半解 暇 真 确 星 难以 心 力 气壮 罪 魂 魄 2.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栩栩如生 念念不忘 忐忑不安 心急如焚 3.(1)心旷神怡 (2)索然无味

五、1.发令枪一响,他就像离弦的箭一样,迅速地冲出了起跑线。 2.同学们都在写作业,教室里安静得连大家的呼吸声都能听见。

3.瞧,那一盆盆菊花张开了笑脸,白里透黄的花瓣打着卷,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六、1.√ 2.√ 3.√ 4.√ 5.× 6.× 七、略

八、1.(1)由奢入俭难 (2)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

2.(1)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2)心到 眼到 口到 (3)有志 有识 有恒

九、1.半数以上的同学喜欢读卡通漫画,而喜欢读文学名著的同学比较少。 2.应该多阅读报刊作文和文学名著。

十、1.(1)巴迪的母亲十分慈爱,很爱儿子 (2)念 嚷 搂 拥抱 2.C 十一、(一)1.示例:聪明 顽皮 2.B 3.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 4.(2)√ (3)√ (二)1.比喻 拟人

2.折一根粗细均匀、长度适中的柳条,轻轻扭动一阵,嫩绿的柳皮便开始松动,然后用牙咬住柳枝木芯,双手将圆筒状的柳皮慢慢抽下来,用指甲将一头轻轻刮薄、捏扁,一支支长短、粗细不等的柳笛就此做成。 3.悦耳、响亮 孩子们吹柳笛时很快乐 4.(1)小时候,“我们”做柳笛,很开心。

(2)“我”从妺妹手中抢回了柳笛,母亲要“我”把柳笛回送给妹妹,并教育了“我”。

5.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十二、略。

13 /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