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0-01-30 来源:乌哈旅游
新视野▲ f理论 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磐石市第三中学周弘波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精华积淀 成了华夏民族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它不仅滋养了一代 光;运用佛家思想教育学生要做到助人为乐、宽容大度、 以人为本、爱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运用法 代国人的灵魂,而且影响力正呈辐射蔓延的势态向世界各 家思想教育学生要遵章守纪、懂得规则,不做有悖道德法 地扩散,日本的“孙子兵法热”,韩国的“老子热”以及 律之事, 遍布欧美的“孔子学院”等都是实证。那么,如何把中华 传统文化运用于教学管理之中,也是我们班主任应致力思 考的问题。通过多年中学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我总结出 “适当点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重在实践”的教育教 三、寓教于乐。努力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学生 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从兴趣 入手,把《百家讲坛》引入课堂。在品德课上播放于丹的 《论语心得》,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因势 利导,组建成立了班级的“思想论坛”,利用每天的文 化早餐时间让学生轮番上台主讲。每名学生事先搜集素 材,整理讲稿,以古今历史人物及日常生活的道德观察为 学方法,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适当点拨.开启心灵之窗 中学生是思想形成的萌发期,在很多问题上既容易随 波逐流,也容易钻牛角尖,如果不及时引导点拨,就可能 形成恶性和畸形心理,这就需要教师抓住最佳时期,及时 主,题目自拟如:《大义凛然与江湖义气》、《修身养性 与思考》、《行善感恩有健康快乐》、《祖冲之的方圆 之道》、《向曾国藩学几招》等等,每次讲演时间为l5分 钟,整个过程也由学生自己主持。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受 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道德教育,而且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 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既长知识又修品德,既授以 “鱼”又授以“渔”。在每一天的活动中,同学们兴趣高 涨、积极踊跃、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重在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点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引人中国传统文化,往往可收 奇效。比如有这样一件事,我们班有两个学生为一件小事 斤斤计较,甚至矛盾升级相互闹得不可开交。在这种情况 下,一般的说服教育和简单的批评都将显得苍白无力,学 生可能口服心不服。我的办法是巧用佛家思想,在课堂上 讲了--t=J对联和一个故事。对联是普陀寺弥勒佛旁的一副 对联,上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是 “笑口长开,笑世上可笑之人”。同时讲了发生在清朝宰 相张廷玉家里的故事,故事大意如下:清朝宰相张廷玉家 住苏州,因院落的边界与邻居发生争执,两家各不相让, 大动干戈。于是,家人一封信快马送到京城,想让宰相出 任何思想的生命力都在于指导实践,如果思想与实践 想脱离,就必然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传 承和弘扬。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教育教学,也要重视实 践,学以致用。 门撑腰。张廷玉看了信后写了一封家书,让人带了回去。 家人急忙打开书信,见上面只写了一首诗: “千里修书只 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态度上精进专修,刻苦好学,学 习达摩面壁破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学习孔孟学而 皇?”家人看信后恍然大悟,主动把墙缩回了三尺,邻居 一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勤学好问的精神;学习庄子遵 重规律遵重自然的科学精神。 其次是引导学生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社会实践,如 开展奉献爱心活动、开展传播文明活动、开展爱国爱校爱 看宰相的家人这样大度,自己家也把院墙缩回了三尺。 两家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而且让出了一条街巷,方便了 行人行走,后人都称它为宰相路。我讲完对联和故事后。 那两个闹矛盾的同学课后都承认错误并向对方赔礼道歉, 握手言和,同学们也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 二、潜移默化。引入涓涓细流 家活动、开展孝敬父母感恩活动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 悟人生,奠定真善美的道德基础。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资源,是 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瑰宝,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门人性科 的教育教学工作必收事半功倍之效,对于广大学生的健康 成长也将是功德无量之举。. 【责任编辑韩凤山】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 中接受和理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比如运用儒家 思想教育学生要做到“ 、义、礼、智、信、孝”;运用 道家思想教育学生做到辩证观察分析问题,顺应自然发展 华,通过启发式和渗透式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 学、能力科学和智慧科学,教师如能恰当运用,对于自己 规律,善于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不要骄傲自满、鼠目寸 吉林教育・综合4,2014 f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