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0-01-15 来源:乌哈旅游
护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护理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扎实的护理理论基础及较强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能从事现代医院的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和社区预防保健服务的高级应用性护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 (一)素质要求

1. 热爱护理专业,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具有端庄的仪态,严谨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文化修养。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具有运用法律知识保护患者和护士自身权益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社会人际交往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适应职业转换的心理准备。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会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较好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能力要求

1.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通用能力。

2.具有铺床、注射法、鼻饲法、导尿术、灌肠法、穿脱隔离衣、口腔护理等技术和拔火罐法、刮痧法等基本护理技术的操作能力。

3.能运用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护理和保健服务。具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

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从事护理管理、社区健康服务、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的能力。

(三)知识结构要求

1.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中医护理学基础基本理论、辩证施护的基本特点,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3.掌握健康评估方法及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4.掌握与护理有关的心理、伦理、管理的基本理论及知识。 5.掌握常见急危重症护理原则、护理程序和急救技能。 6.掌握老年期心身健康和疾病护理特点及预防措施。 7.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8.了解护理学发展动态。 三、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 护理学、医学 (二)主要课程

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人文修养、护理学基础、护理药理学、中医护理技术、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含传染病护理)、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精神科护理学和急危重症护理学。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一)修业类型

根据课程的修读性质,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种类型。总教学时数2974,其中必修课2524学时(占总学时的84.9%);限选课共450学时,需选270学时(占总学时的9.1%);任选课至少要求修满180学时(占总学时的6.0%)。

(二)课程类型

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限定选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课程设置情况

必修课 课程 设置 公共课 专业课 合 计 门 数 学 时 学 分 49 27 占总学时比例(%) 29.7 16.1 39.1 84.9 门 数 6 8 待选 限选课 学 学 时 分 占总学时比例(%) 3.6 5.5 9.1 任选课 门 学 学 数 时 分 待选 占总学时比例(%) 6.0 10 882 478 专业基础课 9 216 6 342 9 270 15 16 1164 63 35 2524 140 180 10 (三)学分分配

学生必须修满216学分(含毕业实习等51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165,必修课140学分,选修课约占25学分(其中限选课分2组,限选15学分;任选课限选10学分)。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岗前技能考核、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51周左右,合计51学分。

序号 1 2 3 临床见习 岗前技能考核 名称 入学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 周数 2 1 1 学分 2 1 1 学期 1 6 6 4 5 毕业实习、论文 毕业考核 合计 46 1 51 46 1 51 7-8 8 七、课程目标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践4学时。

通过学习,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等各种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法制观念,使学生懂得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熟悉宪法及有关专门法的常识,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4学时。

本门课程主要讲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近现代以来的革命和奋斗历程。使学生明白中国革命的和新中国建立的来之不易,树立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践4学时。

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和现状,认识并借鉴资本主义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坚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08

学时,其中理论100学时,实践8学时。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懂得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与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5、形势与政策教育:36学时,其中理论12学时,实践24学时。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其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事业。

6、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18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0学时。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其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职业规划、爱情规划和生活规划,使其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7、毕业生就业指导:18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践0学时。

通过学习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就业现状,怎么就业,如何就业,了解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相关政策,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就业方向和单位。

8、英语:306学时,其中理论252学时,实践54学时。 通过大学英语精读、泛读、听力、语法与练习等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 3800-4000个单词、习惯用语、语法知识与语法结构;熟悉基本阅读技能与写作知识;通过对课后提高语感的补充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氛围;了解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9、体育:144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140学时。 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掌握太极拳基本动作及选项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的基本知识,熟悉该项目的锻炼方法、比赛规则,了解该项目的发展状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会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

10、计算机基础与应用:108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践54学时。

通过理论讲授和上机实践,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一至两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利用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进行中英文信息处理;了解数据库处理和数据库知识;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常用操作命令,并具有一定的编制程序能力。

11、医用生物学: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熟悉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细胞

遗传以及遗传病从亲代传至子代的特点、规律、发生、病理机制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掌握与医学生物学相关的实验知识和实验方法。

12、医用基础化学:72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践10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各种水溶液的性质、有关理论和应用、化学反应的规律性和应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滴定分析和分光光度法、有机化学基础等,使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现代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知识,基本的实验技能,建立定量概念,培养动手能力。

13、正常人体解剖学:72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践10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运动系、神经系、内脏系统及内分泌和感觉器官的解剖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和主要功能,辅以实验教学巩固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各大系统解剖结构及位置和相关主要功能;了解绪论、脑干内部结构、内脏神经系统。

14、组织学与胚胎学: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基本组织结构特征、分类及分布,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等各系统主要器官的组织微细结构与功能关系;熟悉人体胚胎早期发生的过程;了解皮肤、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功能、电镜下各种组织的超微结构。

15、生物化学:64学时,其中理论52学时,实践12学时。 通过讲授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生物大分子、糖、脂类、蛋白质、核酸及胆色素代谢以及酸碱平衡等,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物质代谢及

基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熟悉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了解异常代谢与疾病的关系。

16、生理学:72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践12学时。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正常人体各种生命现象活动规律,生理功能,发生原理,以及内外环境因素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17、微生物与寄生虫学:54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12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医学免疫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抗原、抗体、补体、变态反应等知识;了解常见的病原性细菌、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生活史、致病作用。

18、医学免疫学: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和熟悉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免疫应答的基本发生机制,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免疫机制,免疫学在临床检测、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原则;适当了解免疫学在整个生命科学中的作用及其相关进展,通过有关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免疫学检查方法。

19、病理学:54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践6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系统掌握、熟悉或了解常见病理过程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等病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20、护理人文修养: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1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定的与护理实践关系密切的人文领域知识,提高学生在护理实践中应用人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态度。

21、中医护理学:72学时,其中理论64学时,实践8学时。 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中药、方剂、针灸推拿及疾病预防等中医学基础知识,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并熟悉临床常见证型的中医调护方法。

22、中医护理技术:54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践14学时。 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本专业学生掌握适应临床各学科岗位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对病人进行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同时能对病人及健康人群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以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23、健康评估:72学时,其中理论64学时,实践8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个体对疾病的反应,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

24、护理学基础(含护理学导论):264学时,其中理论126学时,实践138学时。

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护理技术程序和各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具备在对服务对象的基本要求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各项操作解决实际临床

护理问题的能力。

25、护理药理学:72学时,其中理论66学时,实践6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基本规律,常用代表性药物的作用机理、临床用途、用药监护和不良反应;熟悉常用代表性药物药动学特点;了解一般药物的作用机理、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26、护理心理学: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在护理过程中的心理知识及技能,更好地进行心理护理以及提高护理整体水平。使学生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干预技能,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7、护理伦理学: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在掌握伦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护士与服务对象的伦理关系特征,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与评价学知识。

28、预防医学: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通过讲授使学生全面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掌握预防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正确运用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方法,观察、分析和评定护理工作中与健康相关的问题,从事临床和社区护理等卫生工作中,有机结合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治疗与护理等知识。

29、临床营养学: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主要讲授如何经过营养干预、营养治疗预防发病、减轻症状、控

制和稳定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通过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和营养治疗与护理,达到促进健康、加快疾病康复的目的。

30、内科护理学:144学时,其中理论126学时,实践18学时。 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系统获得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现代护理知识,以及必要的危重病抢救知识与护理技能。

31、精神科护理学: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精神障碍急性期病人的护理、慢性期和康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

32、急危重症护理学:36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6学时。 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院外救护、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观察、救护原则和护理常用的急救技术。

33、外科护理学:114学时,其中理论102学时,实践12学时。 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等内容,能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较熟练地进行外科护理操作。

34、妇产科护理学:45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践5学时。 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妇女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妊娠等特殊时期,以及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知识;掌握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35、儿科护理学:45学时,其中理论40学时,实践5学时。 通过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

点,儿童保健及营养知识、患儿护理知识,掌握儿科护理技术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知识及技能。

八、成绩考核

凡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各门课程,均须进行成绩考核。考核形式分考试、考查两种。必修课的考核既有考试,也有考查;限选课、任选课均为考查。考核合格者方可取得学分。

九、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 (一)毕业要求

专业学生必须修满216学分(含毕业实习等51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165,必修课程140学分、限选课15学分、任选课10学分。限选课各组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组间不可互相代替;限选课多选可代替任选课学分。

(二)学位授予

学生修满规定的总学分,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十、专业教学计划

(一)护理学本科专业必修课教学计划(见下表) (二)护理学本科专业选修课教学计划(见下表)

(一)护理学本科专业必修课教学计划 护理学本科专业(四年制)必修课教学计划 学期 课序课程名称 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时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学期课时分配(学时/周) 一 二 16周 18周 1 4 2 三 18周 3 4 2 3 4 4 4 4 四 18周 3 4 2 3 4 2 2 4 五 18周 3 4 2 2 4 2 六 15周 1 毕业实七八 46周 3 2 3 6 2 1 1 17 8 6 2 4 4 2 4 4 3 2 3 3 护理4 学基3 础含4 护理15 学导4 论内2 容。 2 内科 2 护理2 学每6 学期2 实践 学分 备注 类 号 考查 1 2 3 公共课 4 5 6 7 8 9 5 13 1 1 2 2 3 4 35 3 4 1 2 3 4 1 6 24 2 1 1 2 2 1 3 4 46 4 4 5 5 5 5 54 36 54 50 32 50 4 4 4 8 24 54 54 6 12 12 6 12 12 12 6 6 16 8 14 8 6 6 6 6 6 18 6 3 1 5 2 2 4 4 2 2 108 100 36 18 18 12 18 18 形势与政策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毕业生就业指导 英语 体育 12 1 306 252 108 36 72 72 36 64 72 54 36 54 48 72 54 72 72 36 36 36 36 36 54 30 60 60 30 52 60 42 30 48 32 64 40 64 66 30 30 30 30 30 1~4 144 4 140 10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11 医用生物学 12 医用基础化学 专业基础13 正常人体解剖学 14 组织学与胚胎学 15 生物化学 16 生理学 18 医学免疫学 19 病理学 20 护理人文修养 21 中医护理学 22 中医护理技术 23 健康评估 专业课 24 护理学基础 25 护理药理学 26 护理心理学 27 护理伦理学 28 预防医学 29 临床营养学 30 内科护理学 31 精神科护理学 6 习 42 周 , 毕 业 论 文 4 4 周 4 4 3 2 3 课 17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 264 126 138 144 126 32 急危重症护理学 5 6 6 6 36 30 6 12 5 5 9 2 7 27 9 2 7 28 7 4 3 28 9 2 7 25 2 7 3 4 19 7 3 3 5 3 2 16 9学2 时 6 3 3 140 33 外科护理学 34 妇产科护理学 35 儿科护理学 每学期开课门数 114 102 45 45 40 40 2524 合每学期考试门数 总学时、周学时、总学分 计 每学期考查门数

(二)护理学本科专业选修课教学计划 护理学本科专业(四年制)选修课教学计划 学期 课类 序号 36 专业基础限定选修课 专业课 课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合计 课程名称 考试 中医药文献检索 医学统计学 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 大学语文 护理美学 护理英语 针灸推拿及护理 康复护理学 护理管理学 传染病护理学 老年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 耳鼻喉科护理学 五官科护理学 考查 4 4 4 5 5 5 5 5 6 6 6 6 6 6 总学时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54 54 270 学时 理论 36 36 26 30 27 30 30 30 30 30 30 30 48 48 实践 0 0 10 6 9 6 6 6 6 6 6 6 6 6 一 16周 18周 学期课时分配(学时/周) 二 三 18周 四 18周 五 18周 4 4 六 15周 七八 学46周 7 分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15 限选 9 学分 限选 6 学分 备注 任意选修课 1、在全校内跨专业任意选修; 2、每年由教务处公布一次,并由教务处公布进程。 总学时、总学分 450 2 4 8 11 25 180 2 4 4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