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学分析及转化对策
2021-03-05
来源:乌哈旅游
学男 2014年第11期 徐素菊学困生的存在制约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 玲教学研究◆ f河北省霸州市实验中学065700) 好.难道不能答得更好吗?”适度的刺激激发 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学分析及转化对策 发他第一、二个方程都有根吗?然后他正确答 出结果为2.从此该生在数学课上.能积极举 手回答问题 高 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教育工作者普遍关 注又均感棘手。木桶理论认为:决定木桶容量 了学生的表现欲.果然答得很好。再如.在单 元复习时.组织学生写单元小结.大家一起 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 取决于最短的.因此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针对错综复杂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有效转化 就摆在一线教师面前 作为长期从事数学教 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我们感触颇多.学困生 中.又有一部分是数学学习困难.都统统归为 “脑子笨…‘基础”差吗?这种简单的看法显然 有失偏颇.为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通过调 查、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生 与有学习心理障碍有很大关系 初中数学学习心理可以相对地分为积极 心理和消极心理两大类。积极心理如:好奇心 理、好生心里、探疑心里、专--,C,理等;消极心 理如:思维定势、知觉干扰、线性头脑、惰性心 理、畏惧心理、依赖心理、逆反心里、自卑心 理、闭锁心理等.学困生大都有消极心理中的 部分反映或多种消极心理并存 通过2011—2012、2012—2013学年对初二 的1200名、初三的968名学生的数学学习考 查测评学困生占23%.他们大都是多重消极心 理并存.为此我们对多个个案的消极心理展开 分析.并采取了针对性的转化措施.在对他们 的分析转化过程中取得了些成功的经验.也看 到教师本身对学生了解分析的不足.下面就部 分消极心理展开分析.并提出转化对策。 一.畏惧心理 其包括对数学知识的畏惧和教师的畏 惧 有些学生从小学高年级从心理上就认为 数学难学.到了初中就认为更难了.认为自己 再努力也学不好 还有部分学生.怕教师课堂 上提问到自己的名字.讲错了难为情.同学看 不起自己.或受到教师批评.这些都是其心理 的表现.如何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 理呢7 (一)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从教师做起 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讲.出差错是数 学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不可 避免的.因为出现学习差错就要分析差错的 原因.在努力去改正.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培 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做对题不罢休. 如:我在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系关系故意提 问一学困生.方程 。一3 +J=0与 一2X一1=0 的所有根之和为几时.学生答第一个方程的 两根之和为3.第二个方程的两根之和为2.所 有根之和为5,当然,我没批评他,并关心的启 (二)调整教学节奏,帮助学困生消除畏 惧心理 数学在初中的各门学科中是一门较难的 学科.常听学生抱怨“代数繁”“几何难”涉及 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就更难上加难.学困生 更是望而却步.因此.在数学中需要从学生实 际出发。铺设台阶,按梯度设置习题.课时是 进度.而学生能否明白能否会用更是进度的 关键,因此要适时、恰当地调整教学节奏,让 困难生听懂和理解 二、线性头脑 感知方式呈线性特性.思维方式习惯于 单项顺承.缺少跳跃.更不敢逆序而思 具有 线性头脑的学生表现为很少想到超越前面的 步骤去看后面的步骤.本来可以一下子把握 整体或找到突破关键.而这类学生都按部就 班.苦苦思索,空耗时间,对有线性头脑表现 的学生要从问题的思路为突破13.多进行逆 向思维.结合思维训练.从而克服学困生单一 死板直线想问题的模式 三、依赖心理 有依赖心理的学困生表现为缺乏自信. 手脑较懒惰.缺乏本身的独立思考.信赖或依 附性强.对信息的加工相对简单刻板.注意品 质极差.对数学知识不求甚解.甚至抄袭作 业,考试作弊等。 (一)强化自信心,培养学习意志 要让这类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别 人能学会。我也一定能学好,一个意志薄弱, 不勤于思考的学生往往表现在学习上是一个 失败者.学习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 中处处有疑难.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疑难的 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要恰如其分的增加难度.让他们在克服困难 中前进.具体到每次作业.每道题要独立完 成.若能解出来或解得较好时.都给予及时的 鼓励和肯定 (二)制造刺激,抑制依赖 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 要不断制造刺激.课堂上给学生明确的任务 和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如解题要迅速正确. 并抓时机给学困生一些刺激.如先提问一个 很差的学生.给他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回答. 把题略增加难度.在提问一个较差的学生回 答.并鼓励表扬前面的学生:“你回答得很 动手动脑,最后选几种好的贴出来.供大家 互相学习。也能克服依赖.既克服学困生对 优秀生的依赖.也克服对教师的依赖.要让 他们明白.方法才能“以一当十”.教师不是 永远的拐杖 四 逆反心理 即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事物产 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背道而驰 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学困生的逆反心理 表现为对知识学习的逆反.对教师的逆反.这 两种表现相互作用.随之学习的消极态度与 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甚至有的产生严重的 对立情绪.倘若再加之学困生存在逆反心理. 不更是雪上加霜吗7 (一)练习量要适当 适当的练习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巩固必不 可少,题目过偏、过难、作业量大导致学生超 负荷运转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对 数学索然无味.因此教师自己要多做题精选 题.布置给学生的题要精挑细选.进行归类练 习.把“类”练到而不是把题做遍 (二)不要把考试成绩差都归于学生 教师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要看到他 们的点滴进步 表扬是“金”不要吝啬表扬.不 要拿他们跟优秀生比.要和他们自身比.借成 绩差挖苦讽刺学生都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 理.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分析差因.帮助制定 具体学习措施以利提高 (三)强化教师本身内功 若教师业务素质低.常常拖堂.教学随 意或对课堂上突发事件处理不当.爱讽刺学 生的缺点都有可能诱发学生逆反教师 要提 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有良好的教态. 优美干练幽默的教学语言.规范的板书.能 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 中学习数学,对概念抽象,不易理解,题稍难 易出错时.要循循善诱.绝不能简单的指责 学生。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原因错综复杂. 相互并存.相互作用.对学习起着非常消极的 影响.制约着成绩的全面提高.关系到数学的 成败.认识把握并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心理障 碍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愿今后和广大同仁继续探讨交流 (责编 张宇)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