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思想学习体会
“三个代表”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提出的,并于2001年7月1日在庆祝我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系统地加以了阐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通过学习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
“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党的性质,明确了党的使命,揭示了党的功能、作用和要求。中国共产党最低纲领是要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它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但要实现自己奋斗的纲领,则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是说,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代表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过去我们说,“共产党是为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现在江总书记用“三个代表”加以概括,就更加全面地体现了党的宗旨,明确了党的使命,从而对共产党“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功能、作用,进行了更具体的揭示。
“三个代表”思想的概括,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并把“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放在首位,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
关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建设提出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引导、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建设以及整个上层建筑的建设。这些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提出和制定的理论、思想、纲领、方针、政策,都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实事求是”原则的。从大文化角度而言,都属文化范畴。这就说明,中国共产党正是代表和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去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发展的,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项事业兴旺发达,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最根本的就是打破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束缚,坚持理论创新,同时加快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它各方面的创新。实践证明,面对国际国内的重大变化和崭新课题,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以实践来检验一
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要求。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新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牢记党和国家新世纪的奋斗目标,集中力量解决好关系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使我国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我们党80多年奋斗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据《中国东北史》记载,1945年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失败前,日本关东军为了消灭
罪证,炸毁制造细菌武器的工厂,造成细菌的扩散,疫病的流行,仅1947年东北感染鼠疫的就有30326人,死亡23171人。据亲身经历的老人回忆,当时可谓抛尸荒野,惨不忍睹。一直到东北解放后才控制住疫病的传播。
当进入21世纪的门槛,一个英文缩写名字叫SARS,我们称为非典型肺炎的疫病,突然向人类袭来。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其传播速度之快,其流行范围之广,是古今中外历史上少见的。面对病魔,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勇敢地带领人民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从预防到救治的各项工作,领导坚强,决策果断,措施得力。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历史上大的疫病流行的不幸,很难感受到今天的万幸。在疫病肆虐的时刻,人们照常上班照常逛街,一片安乐一片祥和,我们靠的是什么?我们靠的是人民可以信赖的党和政府。只有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白衣天使,我们的公安干警,我们的新闻记者,我们的社区大伯大妈,才凝聚起来,才有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灾难不是好事,但是经历并战胜灾难,也可以增长见识。经历了今天抗击非典的过程,我们会更加相信我们的党,会更加体会到我们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做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