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言虚词(1)选择题

文言虚词(1)选择题

2022-05-29 来源:乌哈旅游
文言虚词(1)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B、大王来何操 ..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C、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D、徐公何能及君也 ..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何以战 ..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D、儿寒乎?欲食乎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技盖至此乎 ..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文言虚词》1

1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养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C、汝其勿悲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示赵弱且怯也 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而彼且奚适也 ..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

若属皆且为所虏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

《文言虚词》1

2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

更若役,复若赋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 ..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

C、犹且从师而问焉 D、焉用亡郑以陪邻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 B、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于今无会因 ..

《文言虚词》1

3

C、蒙故业,因遗策 D、不如因而厚遇之 ..

因拔刀斫前奏案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之二虫又何知 ..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C、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D、则与一生彘肩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无乃尔是过与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文言虚词》1

4

A、“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1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城入赵而璧留秦 吾尝跂而望矣 ..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1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A、霓为衣兮风为马 B、君家妇难为 ..

君既为府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文言虚词》1

5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

1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木欣欣以向荣 ..

无以,则王乎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船以次进 ..

作《师说》以贻之 不赂者以赂者丧 ..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以其无礼于晋 ..

行李之往来 越国以鄙远 ..

C、使子婴为相 D、朝济而夕设版焉 ..

为击破沛公军 拔剑撞而破之 ..

文言虚词1 答案

1、 C A项,通“呵”,喝问/代词,为什么; B项,疑问代词,什么/副词,多么;

《文言虚词》1

6

C项,都是代词,为什么 D项,副词,怎么/代词,什么

2、 C A项,均为助词,表疑问; B项,均为助词,表疑问;

C项,用作形容词词尾/介词,相当于“于”; D项,均为助词,表疑问

3、 C A项,副词,才/副词,于是,就 B项,副词,却,竟然/副词,于是

C项,均为副词,就是; D项,副词,才/副词,就是

4、 C A项,代词,其中的/代词,他的; B项,代词,他/代词,自己;

C项,均为语气助词,表示婉商语气 D项,代词,那/助词,无实义

5、 A A项,均为连词,表并列,不译; B项,副词,暂且/副词,将要;

C项,副词,尚且/副词,将要; D项,连词,表递进,况且/副词,将要

6、 C A项,均为代词,你; B项,均为连词,表假设,如果

C项,动词,比得上,赶得上/连词,表假设,如果 D项,均为代词,这样

7、 A A项,均为疑问代词,哪里; B项,兼词,相当于“于之”/助词,不译

C项,代词,他/助词,不译; D项,疑问代词,哪里/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8、 D A项,动词,依靠/副词,于是,就; B项,介词,通过/名词,机会;

《文言虚词》1

7

C项,动词,沿袭/副词,于是; D项,均为介词,趁机

9、 B A项,动词,到/代词,我; B项,均为代词,这

C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它 D项,助词,主谓之间/音节助词,无实义

10、C A项,介词,和/连词,和; B项,动词,结交,亲附/动词,给

C项,均为连词,和; D项,动词,给/语气词,无实义

11、C A项,均为连词,于是,就; B项,均为连词,表承接,那么,就;

C项,连词,表转折,却/副词,表肯定,是; D项,均为连词,表承接,那么,就

12、B 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B项,都是连词,表修饰;

C项,连词,表转折/通“能”,名词,能力; D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递进

13、B A项,均为动词,做; B项,动词,做/连词,因为;

C项,均为介词,表被动; D项,均为助词,表诘问

14、B A项,动词,任用/通“已”,停止; B项,都是连词,表修饰;

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目的; D项,介词,按照/介词,因为

15、A A项,助词,取独不译; B项,连词,因为/介词,把;

《文言虚词》1

8

C项,动词,担任/介词,替、给; 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顺承

《文言虚词》1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