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磁县申家庄煤矿一通三防情况简介

磁县申家庄煤矿一通三防情况简介

2020-04-19 来源:乌哈旅游
磁县申家庄煤矿一通三防情况概况

一、矿井概况

我矿位于峰峰煤田南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黄沙镇境内,属地方国有煤矿中型企业,1972年建井,1980年投产,现核定生产能力为85万T/年,地面配套建有年入洗能力90万吨的洗煤厂(09年又经过技术改造,入洗能力达到了210万吨)和2.4万KW的坑口矸石电厂。近年来,为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又相继建成了年产4500万块标砖的粉煤灰砖厂和两座污水处理厂,目前企业总资产5.52亿元,现有职工2298人,是一个六证齐全矿井。2009年生产原煤74.9万吨,连续三年被中国煤协评定为“安全高效二级矿井”。

井田开拓方式为斜井多水平开拓,分为二个水平(+70、-200)、两个采区(21和22采区),其中+70水平和21采区生产已基本结束,主要生产地区集中在22采区。目前有生产工作面一个:2218回采工作面,无掘进工作面,整修地点四个。

我矿运输方式为二级提升,一级由+70水平提升至地面,二级由-200水平至+70水平。一级提升为串车混合提升,从+70水平提升至地面。二级提升为暗斜井机、轨混合提升,从-200M水平提升至+70M。

矿井正常涌水量约为200吨/h,水文地质情况中等。排水系统健全,为三级排水。一级由-200泵房直排地面,二级由-276泵房排至-200,三级由各生产地区排至-276泵房。

二、矿井一通三防情况 1、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主、副斜井和原恒通矿副井进风,辛安回风斜井回风。地面风机房安装两台FBDCZ—No22对旋风机,功率为2×355KW,风叶角度30,扇风机工作方式为抽出式。矿井总进风量:4100m/min,回风量:4450 m/min,负压250mmH2O(2450pa)。矿井需要风量为3635 m/min,有效风量率为87.3%,风量能够满足要求。

在通风管理上,严格执行《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各地区风量配备符合要求,每旬对全矿井各地区风量进行一次测定,并根据需要随时进行系统和风量调整,满足了安全生产需要。每年进行了反风演习,反风率达到了70%以上。巷道贯通时均制定了严格的措施,区领导现场跟班指挥,确保了安全贯通。在掘进通风管理上,全部采用了双风机双电源供电,并使用了自动切换装置,确保了局部通风机的稳定、持续、可靠运行。按规定设置了通风设施,所有风门实现了连锁,在总进回风巷之间、-200车场安设了无压风门,并设专人看管,保证了设施的正常使用。

2、防治瓦斯

根据河北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冀煤安办(2009)21号《关于邯郸市辖区煤矿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我矿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5.42m/min,相对涌出量为8.84m/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3.84m/min,相对涌出量为6.7m/t,为低瓦斯矿井。

我矿始终把“一通三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抓,坚持“以

33

33

3

3

3

0

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的瓦斯治理方针,按照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我矿瓦斯治理规划方案以及具体措施,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十六字工作体系,狠抓落实,严格责任追究,杜绝了瓦斯煤尘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在矿井瓦斯治理工作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管理、成立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付组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开拓矿长、机电矿长;

成员:调度室主任、安检科长、通风区长、技术科长、机电科长及各区区长;

瓦斯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瓦斯治理规划、目标和重大方案的决策,制定瓦斯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完善“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瓦斯治理工作,对存在的重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瓦斯治理办公室负责方案的落实,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瓦斯治理情况。

(2)、落实瓦斯治理安全岗位责任制

1)、矿长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者,也是瓦斯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定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瓦斯治理工作,保证落实瓦斯治理方面的人员和资金投入。

2)、矿总工程师对瓦斯治理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瓦斯治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负责资金的安排使用。

3)、主管安全矿长对瓦斯治理工作负监督检查责任。

4)、其他副矿长负责分管领域内瓦斯治理方案、措施、人员、材料、资金落实到位。

5)、通风区是瓦斯治理工作的业务部门,负责按规定构建完善通风系统设施,调整配足风量,提出瓦斯治理方案、措施,检查瓦斯,管理好安全监测设施、通风设施,及时排查处理各种通风瓦斯方面的隐患,落实好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

6)、采、掘、巷、机、运等单位,要对所管辖区域内的瓦斯治理工作负全面责任,管好用好本辖区内的一切通风设施,包括:风门、密闭、调节风窗、局扇风筒、瓦斯监测装置、防尘设施等,搞好电气设备管理,杜绝失爆。

7)、技术科负责瓦斯治理方案,技术措施的制定,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杜绝串联通风。

8)、矿调度值班负责人对当天的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责任,必须掌握当班下井人数,发现瓦斯隐患,要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积极进行瓦斯抽放

在2008年的八月份,我矿就委托邯郸瑞达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22采区瓦斯抽放设计,重点解决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因22采区的北翼为俯采,南翼为仰采,故设计采用了采空区埋管和高位钻场抽放的方法。配有移动式抽放泵3台,其中40型2台,60型1台。

2216回采工作面位于北翼,当瓦斯涌出量达到5 m³/min时,及时进行了瓦斯抽放。根据2216工作面是俯采的特殊地质情况,我们采取了采空区埋管抽放瓦斯措施,抽放瓦斯量1.8-2.2 m³/min,平

均抽采率达到了28%以上,回风流瓦斯浓度由0.5%-0.7%,降到了0.3%-0.5%。

2209回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我矿采取了多种措施对2209工作面的瓦斯进行治理,先后采取了利用尾巷抽放、高位钻场抽放、本煤层抽放、上隅角抽放等综合措施,并购置一台60 m³/min抽放泵,管路由原6寸更换成8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综合瓦斯抽放量达到了6 m³/min以上,抽采率到达了40%以上,回风流瓦斯由0.8%-0.9%降到了0.6%左右,基本消除了上隅角瓦斯积聚和工作面上机头处瓦斯超限现象。

2218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目前为4-5 m³/min左右,回风流瓦斯浓度0.3-0.4%,按照规定可以不进行瓦斯抽放,但我矿超前采取措施,对2218回采工作面进行了本煤层瓦斯抽放,布置钻孔100个,间距5米,从元月18日即进行了抽放,抽放瓦斯量约1 m³/min。并且在4月10日进行了上隅角预埋管抽放,抽放瓦斯量约1.2 m³/min。大大降低了上隅角的瓦斯浓度,进一步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3、综合防尘

2009年9月23日河北冀南矿业安全检测检验有限公司提交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检验报告》,鉴定结论为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尘爆炸指数为32.57%。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煤尘爆炸作为矿井的重大危险源。我矿于2004年委托河北高鑫安全评价咨询有限公司对我矿重大危险源进行了评估,并制定了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2009年12月又重

新进行了评估,并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补充完善。

在综合防尘管理方面,大巷采用了声控自动喷雾、转载点采用了机械式自动喷雾、工作面放顶煤开采液压支架采用了移架、放煤自动喷雾装置,掘进机推广使用了除尘风机,采煤机使用了加压强力喷雾装置,回采工作面采用了浅孔注水措施,积极推广峰峰集团的经验,采掘工作面进回风之间设置了挡尘帘,按规定设置了隔爆水棚,放炮打眼、锚杆锚索打眼全部采用了湿式打眼,定期对巷道进行冲洗,购买了大巷洒水车,这些都为搞好综合防尘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预防尘肺病方面,为每位接尘职工配备了防尘口罩,定期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4、安全监测

我矿使用的是抚顺煤科院KJF2000N型安全监控系统,2008年底完成了对系统的升级改造,安装使用有:瓦斯、温度、风速、负压、烟雾、馈电、一氧化碳、风门开关、风筒开停、设备开停十种传感器。在采掘工作面及回风巷、工作面的上隅角安装使用了瓦斯和馈电传感器,在总回风井安装使用了瓦斯、风速、负压、一氧化碳传感器,在机电洞室安装使用了温度传感器,在皮带运输巷安设了烟雾传感器,在主要风门处安设了风门开关传感器,局扇风筒上安设了风机开停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安装使用,确保了一通三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