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学习目标】
1、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
2、通过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不同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归纳钠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形成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难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学习过程】
一、根据已学知识完成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相关内容
化学名称 俗名 化学式 外观 与HCl的反应 与CaCl2的反应 与Ca(OH)2的反 应 第1页 共8页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二、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区别:
化学名称 滴入几滴水 加入10mL水,用力振 荡 滴入1-2滴酚酞溶液 滴加同种稀盐酸 受热实验 主要用途 碳酸钠 碳酸氢钠 1、总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不同: (1)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与同浓度稀盐酸的反应: (3)受热的稳定性: 2、相互的转化:
Na2CO3 NaHCO3
3、除杂:
(1)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 (2)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 4、鉴别:
(1)鉴别碳酸氢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2)鉴别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碳酸氢钠:
第2页 共8页
三、焰色反应 (1)概
念: ;
(2)主要操作:
A.选择合适的火焰,一般 ,最好 ;
B.选择合适的载体,一般 ,也可 ; C.采取正确的步骤,一般
先 ; 再 最
后 ; D.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的正确方法是 。 四、典型例题讲评:
1、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水中溶解性:Na2CO3<NaHCO3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同浓度溶液与足量酸反应的速度:Na2CO3>NaHCO3 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 2、加热33.6g NaHCO3至没有气体放出时,剩余物质是什么?计算剩
第3页 共8页
余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
3、13.7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为10.6g,求原混合物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
4、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 液 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 酸 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澄 清石灰水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碳酸 氢钠溶液
5、完成下列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第4页 共8页
第5页 共8页
【评价反馈】
1、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A.烧碱
氧化钡 D.过氧化钠
2、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硫酸氢钠 C.氢
B. Na2CO3•10H2O D.NaHCO3
C.Na2CO3
3、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
4、某NaHCO3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了三种方案:
方案一:取 5g样品溶于水,加入适当指示剂,逐滴滴入1mol/L硫酸,待完全反应时,测定所消耗的硫酸的体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测定需配制100mL 1mol/L硫酸;
①若用18mol/L浓硫酸配制溶液,需量取浓硫酸 mL。 ②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第6页 共8页
③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对所配制溶液浓度无影响的是 。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取出水使液面恰好到刻度线。 C.容量瓶没有干燥。
(2)若测得消耗硫酸的体积为25mL,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
方案二:按下述操作流程进行测定:
回答下列问题:
(3)操作Ⅱ的名称是 。
(4)流程中称量的是 质量(填化学式)。 方案三:称取wg样品按下图装置进行测定。
(5)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第7页 共8页
(6)装置B的作用是 。
第8页 共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