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之所以成为企业追求利润的另一有效途径,就是因为在经济社会中去物流成本在社会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利润的多少。特别是在产品本身的利润空间日益缩小的今天,企业越来越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希望寄托在成功的物流作业上,因而如何对自身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如何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益是企业自身面临的重大问题。
2 物流成本概述
2.1 物流成本的概念及组成
物流成本广义上讲是指伴随着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即在物流活动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是物品在食物运动过程中,入运输、库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概括的说,物流成本也就是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到将商品或服务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所消耗的各种全部物流费用。
物流成本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从物流费用的用途来看包括:一是商品流通费用;二是信息流通费用;物流管理费用。商品流通费用是指商品从制造到销售所有流通环节的各项费用,包括包装费用、装卸费用、搬运费用、流通加工费用、仓储费用等。信息流通费用是指收集、处理、传递有关物流活动信息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各种市场行情变化以及客户服务的一些相关费用等。物流管理费用是指企业对物流活动的计划、组织、监督、调查、控制所需要的费用,一般包括作业现场的管理费用、企业内部管理费用以及决策费用。
另一方面,从物流运作的过程来看包括:物流过程的研究设计和优化等费用;物流过程的物质消耗;物料在保管、运输等过程中的合理损耗;物流工作从事人员的工资、奖金和各种形式的补贴等。
2.2 物流成本的特性
第一:系统性。企业的物流具有整体系统性,贯穿企业的整个运作的始终,随之发生的物流成本虽然分散在企业底下的各个部门,但是从物流的整体性来看,单一的强调降低某一物流环节并不能使得企业的物流成本得到有效的改善。所以,对物流成本的管理应站在整体的高度,系统的解决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
第二:效益背反性。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性是物流成本最独特的一个特性,是指物流成本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特性。所谓损益性就是指系统中的任一子系统发生改变,便会影响到
1
其它要素的改变。比如,企业的库存地点越多,整个系统的库存水平上升,引起库存费用的上升,但整体商品分拨的运输路线变短,运输费用下降。
第三:复杂性。物流成本的产生并不是单纯集中在某个或几个只能部门,而是跨越了涉及企业的全部物资流动活动的范畴,包括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其它的相关部门,因而使得物流成本的形态呈现出比较分散复制的形式。 2.3 物流成本分析 2.3.1 ABC物流成本分析法。
ABC即activity-based costing,这种思想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美国会计学家科勒的思想。ABC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队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去,然后根据物流服务作业所消耗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与传统方法想比较,ABC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为资源决策和产品定价级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资源 定义作业 资源成本分配 作业分析 作业业绩 物流作业 作业成本分配 成本动因 产品 2.3.2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包括三种比较方法: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以及计划与实际比较法。横向比较法就是指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退货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有时包括流通加工和配送)等各部分物流费用,分别计算出来,然后进行横向比较,查缺补漏,弥补控制方法上的不足,改进管理方法,以便降低物流成本。纵向比较是指把企业历年的各项物流费用与当年的
2
物流费用加以比较,查找增加或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假若增加的是无效的物流费用则应立即改正。计划与实际比较是指计划成本支出与实际支出的费用进行比较,来发现和掌握企业物流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只有结合使用物流管理中方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3 我国目前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缓慢,物流技术水平低,很多企业的服务方式和经营手段仍然停留在传统经济体制构筑的基础之上,大多数物流企业的服务项目单一,观念传统。我国的配送中心起步较晚,且发展也比较缓慢,在经营管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经营不规范的就占80%。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企业的外购物流服务内容中单纯运输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了45%左右,而对于外购物流服务的满意水平却只有69.2%,我国第三方物流占社会的比重远远低于50%,据世界公认的理论,只有一个国家的物流占社会的比重超过50%时,物流产业才会形成,尤其是在电子商务时代的今天,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
4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
4.1 对配送、运输成本进行控制
对于物流业务全部外包的企业来说,物流成本主要是运输费用,而运输费用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不同的运输方式其单位费率不容;运载量也是由企业控制的;运输里程与选择的路径有关(在要货紧急的情况下运输路径会调整,如从走普通公路改为走高速,这会导致吨均运输费用提高)。费率是与物流公司经合同确定的,是在确定的运输方式、运输路径、运载量情况下,每年确定一个吨均运输费率。另外就要减少物流的运输环节,围绕着运输活动,还要进行装卸、搬运、包装等工作,多一道环节,需花费许多的劳力,增加不少的成本。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应尽量采取直达运输,减少二次运输。提高货物的载重量,一般要组织轻重装配,对于大笨重、不易装卸又容易碰撞破损的货物,可以采取解体运输。同时还要加强运输计划,避免货多车少或货少车多的现象。
4.2 发展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企业伦理学指出,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履行社会责任。随着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消费理念,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和认可不再仅仅是关注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企业是否对废旧产品的原料进行回收、企业是否关注保护环境。绿色物流在降低成本上一般认为,产品从投入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包装、流通
3
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传统的物流基本上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模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所追求的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物流的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由此可以带来物流经营成本的大幅下降。
4.3 物流成本降低的技术
4.3.1 库存优化技术
根据各种客观环境,运用博弈论建立企业间的激励模型,研究供需双方的信息共享的激励机制,降低供应链库存成本。同时,在信息共享的环境下,开发库存决策优化技术,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契约机制。
4.3.2 物流延迟技术
在考虑产品技术特点、产品顾客化程度、企业之间的距离、流通渠道的分散程度等因素的条件下,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研究延迟形式选择和分离点定位决策的优化问题。
4.3.3 物流环保技术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大量废弃物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开始注重环保技术在物流产业的应用。因此,循环物流和绿色物流技术应运而生。
4.3.4物流敏捷技术
敏捷化技术是实现快捷服务,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技术之一。敏捷化技术充分利用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和企业资源管理。采用基于Multi-agent技术、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CSCW)技术、动态联盟建模技术、分布计算技术、对legacy系统的封装技术和系统的可重构技术等,开发支持敏捷化技术的智能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
4
结论
综上所述,不断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最根本任务。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对于社会而言,物流成本的降低,使得全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费用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利于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同时也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资源得到了节省。
5
参考文献:
[1]佟勇臣 现代物流系统概论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年1月5日 [2]杨洪涛 当代经济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9年12月2日 [3]http://www.chinawuliu.com.cn/
[4]周雷 物流技术与物流设备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0年3月18日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