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计算机系统组成
1. 填空题
(1)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2)主机 外设 (3)运算器 存储器 控制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4)操作系统 (5)并发性 共享性 异步性 虚拟性 (6)随机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 高速缓存 (7)通用寄存器 状态寄存器 2. 思考与简答
(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特点是:
① 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基本部件。 ②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③ 将编写完成的程序和数据送入内存,然后计算机自动地逐条取出指令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和执行。
(2)微处理器:指计算机内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处理过程进行控制的部件,伴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芯片集成密度越来越高,CPU可以集成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这种具有中央处理器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被统称为“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简称 “微机”。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体积较小的电子计算机。由微处理机(核心)、存储片、输入和输出片、系统总线等组成。特点是体积小、灵活性大、价格便宜、使用方便。
微型计算机系统:简称“微机系统”。由微型计算机、显示器、输入输出设备、电源及控制面板等组成的计算机系统。配有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和多种工具性软件等。 (3)微型计算机发展的阶段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为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是晶体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间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 从1982年以来,日本及一些西方国家提出了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的设想。 (4)操作系统的功能
① 处理器管理:实现处理器的分配和回收等问题。 ② 存储器管理:操作系统对内存的管理。
③ 设备管理:主要任务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外围设备。
④ 文件管理:主要任务是对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进行有效管理,实现文件的共享、保护和保密,保证文件的安全性。
⑤ 用户接口: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使用计算机,通常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和图形接口3种接口。
操作系统的特点: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第2章 计算机硬件
1. 填空题
(1)外频 倍频 (2)运算器 控制器 运算器 控制器 (3)芯片组类型 (4)容量 频率 (5)±3V ±5V ±12V 220V交流电 (6)显示芯片 2. 思考与简答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物理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软件系统是为了运行、管理和维护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的总称。
第3章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1. 填空题
(1)使用阴极射线管 液晶控制透光度 (2)内置式 外置式 Tray式 Caddy式 (3)机械式键盘 电容式键盘 标准键盘 人体工程学键盘 (4)采样 回放能力 (5)音箱回放的正常声音信号与无信号时噪声信号 db (6)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 热敏打印机 热蜡打印机 (7)光学部分、机械传动部分 转换电路 感光器件 (8)硅氧盘片 2. 思考与简答
(1)CRT显示器是一种使用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器,阴极射线管主要由5部分组成:电子枪、偏转线圈、荫罩、荧光粉层和玻璃外壳。它是应用最广泛的显示器之一,CRT纯平显示器具有可视角度大、无坏点、色彩还原度高、色度均匀、可调节的多分辨率模式、响应时间极短等优点,而且现在的CRT显示器价格要比LCD显示器便宜很多。
LCD是一种采用液晶控制透光度技术来实现色彩的显示器。它画面稳定、无闪烁感,刷新率不高但图像很稳定。LCD还通过液晶控制透光度的技术原理让底板整体发光,所以它做到了真正的完全平面。LCD完全没有辐射,即使长时间观看显示器屏幕也不会对眼睛造成很大伤害。体积小、能耗低也是CRT显示器无法比拟的
第4章 计算机组装
1. 填空题
(1)螺丝刀 镊子 尖嘴钳 散热膏 (2)计算机配件 电源插座 器皿 工作台 (3)LGA Socket (4)导热硅脂 2. 思考与简答
(1)安装Inter CPU时先对准针脚插槽,然后安装散热风扇;安装AMD CPU时在安装散热器之前,需要在AMD CPU上均匀地涂上一层导热硅脂,保证CPU与散热器的良好结合,更有利于散热。
(2)因为要用手拿主板,为了防止手上的静电把主板上的芯片毁坏,应该先把手上的静电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放掉。放静电的方法有很多,如更安全一点的就是使用静电环或戴防静电手套。简单方便一点的就是去洗手。擦干手后把主板从防静电袋中取出来,对照说明书,先把主板上的相关跳线跳好,由于现在很多主板都设计成“软跳线”(在BIOS中进行跳线),这样就可以免去手动跳线了。
(3)如果安装SATA硬盘,在连接硬盘的数据线和电源线时,把数据线和电源线一端接到硬盘上,另外一端的数据线则需要接到主板的SATA接口中,由于接线插头都有防呆设计,因此不会有插错方向的问题。 如果安装IDE硬盘,其数据线和电源线连接方法与光驱的连接方法相同。只是需要把数据线上标识System的一头接在主板的IDE接口上,把有标识Master的一头接在主启动硬盘上,标识Slave的一头可以接在第二块硬盘。 (4)连接光驱的方法
① 安装光驱之前先从面板上拆下一个5寸槽口的挡板,然后将光驱从机箱前面放入。 ② 把光驱安装在5寸固定架上,保持光驱的前面和机箱面板齐平,在光驱的每一侧用两个螺丝初步固定,先不要拧紧,这样可以对光驱的位置进行细致的调整,然后再把螺丝拧紧。 ③ 下面连接光驱电源线和数据线。光驱数据线采用防呆式设计,安装数据线时可以看到IDE数据线的一侧有一条蓝或红色的线,这条线位于电源接口一侧。 (5)连接计算机需要连接的项目有:把键盘和鼠标的接口接在主板上的键盘和鼠标接口上;把显示器的接口接到显卡上;连接音箱到声卡的连线;把主机的电源线插在电源的输入口上。
第5章 微机系统安装与调试
1. 填空题 (1)CMOS (3)总线 2. 思考与简答
(1)联系:CMOS芯片通常都集成在主板的BIOS芯片里面,平时说的BIOS设置和CMOS设置其实是相同的,就是通过BIOS程序对计算机硬件进行设置,设置好的参数放在CMOS芯片里面。
区别:BIOS是主板上的一块EPROM或EEPROM芯片,里面装有系统的重要信息和设置系统参数的设置程序(BIOSSetup程序);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里面装的是关于系统配置的具体参数,其内容可通过设置程序进行读写。CMOS RAM芯片靠后备电池供电,即使系统掉电后信息也不会丢失。BIOS与CMOS既相关又不同:BIOS中的系统设置程序是完成CMOS参数设置的手段;CMOS RAM既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存放场所,又是BIOS设定系统参数的结果。
(2)CMOS参数的清除方法有硬件清除法和软件清除法,其中硬件清除法又包括跳线法和断电法。
(2)硬件控制 自检及初始化程序 硬件中断处理 程序服务请求
第6章 系统维护与管理
1. 填空题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1)多用户 (2)微软拼音 智能ABC 五笔字型 (3)集成管理工具 创建保存 打开 (4)软件 硬件 (5)程序 指令集合 (6)传染性 2. 思考与简答
(1)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隐蔽性,非授权可执行性。 (2)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① 对重要部门的计算机采用专机专用。
② 重要数据文件且不需要经常写入的软盘使其处于写保护状态,防治病毒侵入。 ③ 对配有硬盘的机器,应从硬盘启动系统。
④ 慎用网上的下载软件,不打开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 ⑤ 采用防病毒卡或防病毒软件。 ⑥ 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测。
⑦ 建立规章制度,宣传教育,管理预防。
第7章 微机维修方法与规范
1. 填空题 (1)ISA PCI
(2)三用表
(3)防静电服装2. 思考与简答 (1)略。 (2)略。 (3)略。
第8章 系统测试与优化
1. 思考与简答 (1)略。
防静电手腕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