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手抄报图弘扬民族精神的手抄报4篇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很荣幸在这里作国旗下讲话,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地方。确实,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可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的动力。
__人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结晶。__人的民族精神是由尧舜禅让的精神、苏秦刺股的精神、孔融让梨的精神、屈原问天的精神、卧薪尝胆的精神等等无数崇高的精神组成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__的脊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在的我们不能像奥运健儿们一样,在世界大赛中奋勇拼搏;更不能像先辈们一样为了雪耻报国,为了振兴华夏,而战死沙场。但是,我们能以学习为途径,提高自我的素质修养,培养自我的爱国精神。九十六年前,年仅十二岁的周总理,就曾说过一句响当当硬梆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从此为我们树立起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榜样。再是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辈梁启超先生就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
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现在,让我们以“中华之富强”为目标,以“故后日之富强,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为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谢谢。
初二3班 陈嘉禾
我虽没历经沧桑,却也已历经了十四载。对于生活,我思绪万千,想慷慨畅谈,却又欲言又止,因为我知道,生活丰富无穷,但却无法用犀利的字眼完美的刻画出它的酸甜苦辣。
巴金曾说过,生活是一场搏斗,正是有了这种搏斗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寂寞的生活才会更多出一份激情和快乐,正是有了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才会让生活丰富多彩。
生活有苦也有乐,正在遭受磨难的人或许认为生活是苦不堪言,但沉静在幸福中的人却认为生活无限美好。生活像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无法坚持的人却只能看到它的封面,勇往直前的人会努力地翻开它的每一页。
我跟所有快乐的人一样把生命的磨难当作历练,就算掉进痛苦的深渊也决不会失去对生活的信仰。我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坎坷还是平坦,但我会毫不犹豫地走下去,踏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考试失败后,脑子一片空白。到底是怕失败后老师的责怪,还是怕面对自己曾许下的诺言?
这时候,我仿佛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一个,却不知道自己的“不幸”只是对自己能力的见证。时间再一次过去,再一次面对成功,我禁不住嘲笑自己当时的无知,但也从中领悟到生活的苦与乐。
回到家里,父母的鼓励,自己的自信,再想到了老师的教导,我用自己的话告诉自己:“这次不行,还有下次。”自信的笑容是我对他们最好的回报,这时我明白生活也有我想要的快乐。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经过波澜的人生是空洞的,快乐和痛苦相生相成,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快乐固然兴奋,但痛苦又何尝不美丽?仔细品味生活的苦与乐吧,它会让你懂得更多!
《喋血孤城》、《铁血》、《太行山上》、《血战陈庄》、《夜袭》、《围剿》、《黎明行动》、《抗日冲锋队-截杀行动》、《抗日冲锋队-夺宝锄奸》、《抗日冲锋队-猎狼行动》、《巧奔妙逃》、《南京!南京!》、《七七事变》、《平原枪声》、《浴血太行》、《绝境逢生》、《举起手来》……一部又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过惯了优越生活的孩童震撼、激越、奋起!我们了解了__人的待客之道: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我们要奋起,因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团结,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
回首往昔,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华大地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歌,铸造了不朽的民族之魂。时光荏苒,历史已翻过了新的一页。洗雪国耻的历史使命已由我们的先辈完成,而中华民族的振兴是我们的光荣事业。时代赋予我们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好准备。八年抗战不仅仅是历史,弘扬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对于我们这些娃娃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纪念抗战,缅怀英烈的过程中,我们更加了解了我国的历史,也更加明白了我们肩负的责任。我们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我们的历史太惨痛了,我们要警钟长鸣,绝不能让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
现在有不少同学(我也不例外),娇生惯养,胸无大志,怕吃苦,怕挫折,整天沉溺于吃喝玩乐,甚至攀比,妒忌……如此种种,将何以承担祖国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因此,我们要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的东风,一改往日沉沦的恶习,扬鞭奋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振兴中华,任重道远。我们要牢记国耻,发扬光大民族精神,使我们的祖国雄于地球。
关于__传统文化的作文 700字 寻访常州文化遗产__8212;锡剧
在我乡下老家镇上的一条小巷里,住着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我不太清楚,只听大家都叫他“老恽”。我呢,就叫他“老恽公公”。每次回乡下,只要一有空,我爷爷就会带我到他家去玩。
“老恽公公”是一个和蔼可亲,精干利落的老人,和我爷爷差不多年纪。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戏,每次还没走到他家的门口,就会听到从他家二楼窗户飘出的“伊伊呀呀”的唱戏声,我爷爷也非常喜欢听戏。所以,他们俩和还有其他几个年纪和他们差不多的人在一起,就会拉起二胡,打起板鼓,弹起扬琴,敲起小锣……在这些乐器的伴奏下,就会有一个或几个人,有女的有男的,有时还会穿着戏服,他们摆出姿势“啊-伊-呀”的唱起戏来。看他们那种陶醉的样子,真是其乐无穷啊! 可我却觉得并没有什么好听的!
有一次我问爷爷,“唱戏很好玩吗?可我怎么觉得不怎么好听呢。”爷爷和老恽公公听了就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们老年人的乐趣啊!我们小时候既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电影也难得看一回。各种戏曲倒是很多,我们就在一起学学唱唱,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乐趣了。”“那你们唱的是什么呢?”我又问。老恽公公说:“是锡剧《珍珠塔》。你可别小看这个戏啊,它可是大有来历的。它是发源于我们常州的艺术瑰宝啊!锡剧最早叫常州滩簧,后来叫常锡文戏,现在才叫锡剧的。”“那既然是发源于我们常州的剧种为什么不叫‘常剧’而要叫锡剧呢?”我又好奇地问。老恽公公回答说:“那是因为刚解放的时候有许多唱锡剧的名角都住在无锡。后来国家定名的时候就叫‘锡
剧’,但锡剧发源于常州的事实是大家都公认的。”原来是这样啊!我终于明白了。
后来,我又上网查了资料,果然锡剧是发源于常州的,而且还被定为首届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它。现在我听老恽公公和我爷爷在唱戏的时候,不再觉得那么讨厌了,反而觉得别有韵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