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中国元素”的英语教学设想
2021-01-30
来源:乌哈旅游
考试周刊 2015年第82期 添加“中国元素’’的英语教学设想 I 祝 (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摘 要:本文以成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对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分别提出了添加“中国元素”的英语教 学改革设想,并陈述其原因和合理性。 关键词:中国元素英语教学课程改革 英语专业自开设发展至今,其重心始终保持在了解西方 二、理论课部分 语言、西方文化、文学、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但在与英语语 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理论是英语语言专业理论学习的 言使用者进行对话交流时,专业学生常常陷入窘境。我们对别 三大枝,渗透到专业课程编排的方方面面。 人了解太多,对用英文表达自己的生活了解过少,举例来说. 语言学、测试学和选修类的语用学、词汇学等课程的目的 中国学生如果和英国学生聊莎士比亚,大部分英国学生都会 在于把语言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层面提升至意识层 瞠目结舌、目瞪口呆,但一聊自己家门口的事情,却是抓耳挠 面,纵深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理解。然而,由于英语语言的日 腮地表达不出来。时间长了,不止削弱学习语言的自信.还会 常使用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因此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英语理论 导致抗拒、自卑心理。对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课 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显得生涩、难懂。当然.这里并不是要推荐 程的设计是否可以更丰富一些?能否让学生在外国人面前可 增加汉语语言学课程,而是更新课本设计。相似或相反的英汉 以自如地表达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生活的了解和热爱?添加了 语言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建立对两种语言 “中国元素”英语教学的设想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 的比较意识。 此次设想的课程模板参考的是笔者所在的咸阳师范学院 英美文学与英语国家概况体现了文学与时代之间互为参 外国语学院课程。外院专业基础课程分为两大块进行教授,基 照的关系。英语国家概况是对西方世界历史与当代的背景铺 础英语部分和理论英语部分。基础英语部分包括的课程为:综 陈,而英美文学则是西方社会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与人性发 合英语、高级英语、泛读、报刊阅读、写作、英语发音、听力、口 展的集中表现。同样,有没有可能编人一些同时代的中国优秀 语、视听说等。理论英语包括的课程为:语言学、语言测试学、 译文小说,比如中国民间故事、中国神话、中国各个时期的经 英语语法、翻译理论、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论文写作 典小说(《红楼梦》、《京华烟云》),等等,让优秀的翻译大师的 等。具体调整、设想如下。 作品进入学生视野。与此同时,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汉语文学的 一、基础课部分 英文表达方式,为自身的翻译实践提供参照。 综合英语、高级英语是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语法和翻译需要放在一起编排,且应增加汉语语法和英 程,也是教授时间最长的课程。贯穿大学四年的教学是为了 汉语法比较类的课程。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会将英语语法的架 一步步地将学生引上语言学习的正轨,提高语言感受力、审 构方式无意识地反映在汉语译文里: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又难 美力和表达力。从选材来看,基本都是英文原文摘选.难度 以汉语枝节式结构对英文的影响。混合汉语语法,形成英式汉 逐步递增。特别是到了高级英语阶段,完整的英文短篇小说 语、中式英文的误区。只有理解汉语法的结构转换方式.汉/英 逐渐出现。那么,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即在高级阶段摘选 语翻译实践才可以真正回归到一体两面的思维转换过程.即 部分优秀的中文译文文章,打破英汉、英英学习的惯性思维 “忠”是两方的忠、“顺”是两方的顺、“雅”是两方的雅。不仅是 方式,拓展学生对于汉英词汇、语法、修辞、关联等各个层面 对单词、单字,还是对文章整体、段落整体、句子整体结构意义 的语言觉知,也更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与此相应的.泛读 的考虑。 和报刊阅读更不用非英文原文不可了,转而侧重与外在世 三、总结 界的现时关联性的各类英文原文和译文作品,使学生接触 说到底,添加了“中国元素”的英语教学目前只是一个初 到语言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于写作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也会 步的设想。由于这是对课程架构的全面调整.真正实施起来必 有更深层的理解 然要冒一定的风险且实践过程必然困难重重。例如课程改造 发音、听力、口语和视听说课程的设立前提便是立足于生 需要做大量的资料筛选、评估工作;课时调整会遭遇来自教 活的学习。语文学习是不需要这一块的,因为我们本身就浸染 务、教师等方面的阻力;无法预计课程改造对学生造成的影 在生活之中。但英语学习却急需这一板块的补充。而且是多元 响,等等。但是,学科的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改革, 化的补充。具体来讲,通过与汉语拼音的比较分析.可以对英 无论是否添加中国元素,都势在必行。 语语音音位有更准确的把握。听力课在教授标准英英、美英的 注:参考文献中包括文中所提的推荐书目。仅供参考。 同时,应适当添加世界各地不同口音的英语,锻炼真实世界中 的听力水平,在实践中深化对英语语音音变的理解。在此基础 参考文献: 上,口语课提供了了解西方生活方式的平台,建议根据实际情 [1]Hawks,David.Cao Xueqin.The Story of the Stone.Penguin 况加人中国生活方式的英语语言学习。比如说。中国烹饪英 Classics,2012. 语、中国学校机构英文、简单中医英文,等等,有条件的话.进 [2]The Best ofEveyrthing in Chinese.F+W Media.Inc.2012. 行实地教学就更好了。视听说课程也可以整合到IZl语课中.增 [3]Zhang,Zhenyu.Lin Yutang.A Moment in Peking.Hunan 加121语的授课量,也解决这门课程在多媒体信息触手可及的 FineArtsPublishingHouse.2011. 时代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的问题 [4]刘月华.使用现代汉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2013.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