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域文化、场所精神和景观的再现

地域文化、场所精神和景观的再现

2024-05-15 来源:乌哈旅游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ahuiA西.SCi.2010,38(27):15253—15255责任编辑朱淼责任校对况玲玲地域文化、场所精神和景观的再现——苏州太湖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景观环境设计屠苏莉(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苏州215011)摘要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是景观设计的中心和灵魂,失去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的景观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太湖论坛景现环境设计重在地域文化和场所精神方面展开探讨。关键词太湖论坛;景观设计;地域文化;场所中圈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0)27—15253—03RegionalCulture,theSpiritofPlaceandLamlscapeReproductionTUSu・li(SchoolofBuildingandUrbanPlanning,Suizhou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uzhou,Jiangsu215011)AbstractRegionalcultureandspiritofplaceisthecenterandsoulofthelandscape,design,withoutthem,thelandscapedesignhaslostvitality.LandscapeKeywordsTaihuitsdesignForum;Landscapedesign;Regionalculture;PlaceonofTaihuForumfocuseddiscussingregionalcultureandspiritofplace.在任何既定的背景环境中,自然、文化和审美要素都具有历史必然性,设计者必须充分认识它们,然后才能以之为基础决定此环境中该发生些什么…。真正有文化特色、有生命力的作品,除了功能合理且让人感觉舒适外,还应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风景园林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同时也涌现出大量“千园一面”的园林作品。设计者在追求速度和效果的同时,忽略了地域特征和场地特性,使得作品缺乏生命力。苏州是中国最富饶的地区之一,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苏州市西南15km的太湖之畔。太湖文化论坛是继我国博鳌亚洲论坛之后,参照达沃斯论坛的模式和经验而创立的,旨在推动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社团组织,其定位为学术性、非官方、非营利、定期、定址的国际化、全国性一级民间社团组织,力求建成集论坛、培训、教育、会展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办成定期、定址的中国文化交流盛会,并力争建成国家级、高档次的东西文化交流平台和旅游度假胜地。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国际会议中心环境设计既要考虑苏州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又要体现国际性,还要注意融人到场地所特有的环境中进行设计。l概况太湖文化论坛永久坛址设在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2设计构思2.1地域文化的理念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从而打上了地域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苏州太湖的湖光山色滋养着吴地人家,也丰腴着吴文化。基于项目的地域因素,如何把自然山水组织到项目空间内,又如何把该地块的景观融入到太湖山水中去,是景观方案构思的重点。景观空间的组织以建筑为中心,因此建筑是项目的灵魂。然而,景观组织要做到以最小工程量取得最佳景观效果必然要以文化元素作为永恒的主题,其立意、布局、小品、地形、植物、水系,以及各建筑的功能布局,无处不包含文化的信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阴阳学说乃其核心和精髓。天圆地方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是我国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古训有云: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方”为静止稳定之品德,以厚德载物;“圆”乃好动、积极之智慧,以自强不息,“智圆行方”自古被视为君子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文化还提倡“天人合一”,其主体就是现在所要追求的“以人为本”的宗旨。讲究效法自然,就出现了传说中的瀛洲、方丈、蓬莱“一池三山”的造景手法。而苏州素以古典园林闻名天下。疚方案在总体布局上体现的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平面构成;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一池三山”的布局手法。该项目在绿地系统规划时即以半园形道路环绕基地四中心区南部——中信太湖城内,地处渔洋山余脉。该地块所在区域的总体定位为度假、休闲、观光,其南接太湖大道,面对浩翰的太湖。基地周边规划有五星级酒店、酒店式公寓、商业水街、水星游艇俱乐部、高尔夫球场、湿地公园等休闲度周,这是设计时无法改变的,也是本项目的难点所在。会议中心建筑形式以“姑苏台”为立意,环境设计时如何将比较具假设施。由建筑性质可见,太湖文化论坛建成后必将成为该区的视觉焦点和功能核心。太湖论坛的建筑布局采用图底像的几何形式与浩翰的太湖融合起来,这是该方案的重点。基于此,设计时将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依据“天圆地方”的阴阳学说,以“姑苏台”为核心,引入太湖浩翰的湖水为的构图方法,将建筑集中在基地的西部,建筑基地面积16725岔,主体建筑采用“姑苏台”的立意,根据平面功能采用层层基底,在平面上形成“天圆地方”的形式——“天圆”既将原有的半园形地形延伸到太湖中,在太湖中运用喷泉灯光围合推进的形式,并在基地的东部留出足够的空间以营造景观,使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作者简介屠苏莉(1964一)。女,江苏洙阳人,副教授,顾士生导师,从事景现规划与设计研究。收稿日期2010-05-21成圆形;“地方”则采用主体建筑“姑苏台”的形式,以方形的平面层层推进。整个设计寓意为“智圆行方”。论坛主体建筑设礼仪大道与沏滨大道相连,经五孔桥进入论坛区域,拾阶而上经数个台地到望湖阁,其展示的是论坛应有的庄重震万方数据J5254安徽农业科学2010定撼气势。此外,论坛主体建筑将江南丘陵的起伏地势加以抽象处理,充分利用其背山面水的优势,使建筑与自然浑然一体,达到“天人合一”。在地块的东部围绕主体建筑,传承苏州园林的地域精神.运用了“一池三山”的布局手法,营造具有苏州特色的外部环境,并使得太湖的大水面与“一池三山”的小水面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图1)。图1总平面Fig.1Generallayout2.2场所精神的体现在诺伯特・舒尔兹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场所精神(spiritt)fplace)即为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该书强调设计或建筑是否具有意味,即是否具有场所性,本质在于是否显现场所的精神。通过对场所的认同与定位,更能使人了解环境的意义、感知场所的精神,这也是实现场所人性化的途径之一|21。景观设计只有充分尊重其所在场地的内在物质,才能避免设计中盲目照搬照抄的现象,如中国传统的山水风景园林便十分重视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体现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人对空间、场所的内在感受,强调提升环境的认同感与可识别性,从而使人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正与景观设计应该体现对人们的交往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相对应。因此,要创造人性化的城市景观就应注重对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营造。3景观设计的构筑3.1地块优势该项目位于中信太湖城内,地处渔洋山余脉,南面浩翰的太湖,其地块优势体现在:①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耐人寻味。②紧邻太湖优美的自然山水,总体设计将在以绿为底、以水为脉的生态基质上进行。③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客源市场丰富,发展动力充足,建成后将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景观。3.2面临的挑战(1)水系是整个基地的骨架,所有的设计元素都与水系关联。在做好景观规划的同时要完善对水域的处理,做到景观与生态相统一。(2)商业水街的南北向贯穿于整个地块,造成了东西两个地块,如何使地块东西有机融合在一起将是设计方案必须万方数据图2项目周边环境魂.2SurromdingenvironmentofItem解决的问题。(3)挖掘苏州、太湖本土文化,将论坛打造成只属于苏州的特色景观,并将景观融人自然。3.3人群分析针对太湖论坛特定的文化形式,从以下几点考虑:(1)使用人群。由于太湖论坛将不定期地举行国际会议,景观设计应考虑会议和非会议期间两种不同时期人群的使用情况。日常使用人群包括旅游人群、住酒店人群、周边居住人群、过路性人群;会议期使用人群包括国际级、国家级、地区级文化团体及党政要人。(2)活动内容。针对不同使用人群,活动内容的设置不同。日常使用人群的活动一般为戏水、广场游乐、垂钓、散步、聚会。会议期使用人群的活动内容往往为大型礼仪活动(欢迎仪式)、庆典开(闭)幕式、焰火晚会、文艺表演、升旗仪式。应根据对使用人群及其活动内容的分析,结合原有的自然条件如景观特色、动植物特征,同时考虑相应的技术要求,如水面与建筑、河道与航运、桥与水、河道驳岸等进行景观环境设计。3.4景观环境设计3.4.1总体布局。天圆地方、湖天坛地的平面构成。在对地块现状进行充分分析的情况下,结合地域文化与场所特征及论坛的特殊性,强调以建筑为轴线,周边分别以两个景观为核心,散布多个景观节点,将整个地块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西侧区域突出与建筑的融合,满足交通、观光、人流集散等需求,其中主论坛区的广场和景观应与建筑相呼应,充分考虑礼仪通道、人流集散、亲水性等方面的要求,形成“标志性”特征。屋顶绿化应满足会议休憩、观光的要求。东侧区域为配套公园区。应满足论坛休闲活动,旅游观光以及市民体闲等功能,可适当配置相关设施。(1)台地区。该区主要以主体建筑太湖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为主,其屋面为游客提供了宽敞的活动空间,屋顶花园的设计充分考虑绿化效应,与周边绿色景观融为一体。建筑周边充分考虑停车、人流集散与建筑氛围相适应的景观环境。(2)中心景区。该区主要为文化广场,中央为水上舞台,视线开阔,与水面相连,为东部的主要景点。文化广场主要用姑苏文化浮雕墙展示“文化”这一主题,通过浮雕景墙的形式展示姑苏民俗风情,体现江南水城和富饶的鱼米之乡的特点,在小品和细节的处理上采用了苏州园林小品的元素,比如花窗、挂落等。(3)文化展示区。该区的主要景观为吴文化展示馆,吴地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展示再现玉器、漆器、纺织传统民俗等精湛技艺。馆内环境比较幽静,半开敞的空间占主导,营造38卷27期屠苏莉地域文化、场所精神和景观的再现15255的是~种历史沉淀的感觉。同时设有安静休息区,以一些廊架和林下休息场地为主。此外,名人雕塑园中,展示的是太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及优美的自然山水所孕育的众多名家及其杰作。(4)休闲活动区。次入口主要是为周边居民服务的,包括次入口广场和休闲茶室,而周边的活动包括市民的健身和休息等,茶室为曲艺茶馆。(5)接待餐饮区。主要功能为接待贵宾,设计上相对独立,提供隐蔽、安全和宁静优美的环境。建筑形式与主体建筑相呼应,姑苏粉墙黛瓦借鉴特有建筑特色与现代接轨,形注:a为玉琮;b为喷火盆。.NOte:a・Thejade。0ng;b・Thebrazier.成新型的“苏而新’’的特色建筑。周边还设有亭廊等,供人们散步休憩。。。…魄・3酬。伽唧‘圈3小晶构思(6)湖光区。太湖大道湖滨绿地现有良好的自然景观条4结束谱件,只需对绿化略加改造,适量增加游步道和景观设施,从而便于游客欣赏湖景。其中建筑轴线上设有升旗广场,并有观湖亭,以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3.4.2细部刻画。在文化的表达上通过景观小品的细部刻画,充分展示了吴文化的内涵与传统审美意趣的呼应。从传术品,对比、结构、尺度和比例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首先它必须要有思想”。景观不仅是城市内部和外部形态的有形表现,而且包括了更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是物质与精神的总布雷・马克思蔓过:“一个堑的风景园林设计是=件艺和:呈有通过科学窟理的规划设计,吸取地域文化、自然景守学和特色。[2]石永婷.营造咬市景观的场所精神[J].装饰,20嘴(3):132—133.一+一+-+一+—+-+一+—+-+-+-—●一—卜——p—+一+-+-+—+一+一+—+一-4----@-・统器物中吸取营养,以利于文化信息的传递。如喷火盆的设观特征的精华,才能传承永久。太湖文化论坛环境景观设计就是从文化、地域、场地等方面着手进行设计,以达到一定的计(图3),仿古代的玉琮形式。玉琮是一个内圆外方的古代器皿,似是印证“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的道理,与主题“天圆苎之’?竺全:。璺苎?:篓篓耋篓型:曼璺璧竺黧耄竺旱茎:i,乏iZ≥.多娩斯.哈普啉的环境设计思想….新建筑,,魄。,,:粥的特色,又有时代气息,如庭院灯柱外装饰的构思,来源于苏‘‘。写~一………。……………………一……~…。州民居小青瓦的形式。(上接第15246页)品种贮备。(4)做好整体园林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奎屯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注意城市主体性质,充分掌握好城市的总体园林风格,以体现地域文化为中心,使城市四季均形成独特的城市面貌。参考文献[1]罗春,刘益民,杨荣2=L奎屯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评价[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14(1):9—10,36.[2】刘益民.奎屯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改善途径分析[J].干旱环境监测,2004,18(4):226-:228.(3)充分挖掘乡土植物资源,突出园林地域特色。在南方种植效果好的树种不一定适宜北方,盲目引种只会适得其反。乡土植物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有利于维持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所以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还应以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应用于城市园林中,不仅能展示地域性特点。也可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如在巴蜀传统园林的植物配置中,竹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它能充分体现出巴蜀[3]黄孟玮,刘益民奎屯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与持续发展的构想[J].新疆环境保护。2001,23(3)拼一46.的地域特色。要克服现有园林绿地中物种多样性严重不足的劣势,同时为了降低栽培管理费用,选择合适的乡土树木加入园林植物造景是当务之急。[4]}娣-f爱,刘振林,戴思兰.北方冬季园林毡物景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园林,2006(12):87—90.万方数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