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情境: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情境: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2023-04-24 来源:乌哈旅游
【你说我说】 情境: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邓丽娟 (河北省顺平县蒲阳镇中学,河北顺平072250)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突出数学实用性,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一般可采 用概念情境法、生活情境法、问题情境法和动手情境法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 能力,同时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教学情境。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99—02 现代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强调学生自 念,概念学习是学习其他公式、定理的基础,学生准确 主学习,无论是抛锚式还是搭脚手架式教学,都强调了 理解和把握概念,有助于对数学中复杂公式、定理的学 情境创设的这一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和 习。在概念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观 知识建构,因此在各科教学中都应重视情境教学,充分 察、比较、分析,可以使学生理解概念,学会在把握和理 发挥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解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一、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力。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更强调了学生逻辑思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按照教无定法、学无定法 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大量 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的概念、公式、公理和定理为基础,显得枯燥,使学生缺 通过学生的探索,可以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乏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就显得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创 尤为重要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刺激学习的最大动 数学的探索精神。在数学的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 力,它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能动和最积极的因 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探索意识。 素。在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 4.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应 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用性的学科,如果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 2.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在数学中有大量的概 活,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促使学生主动学 的兴趣。 的影视片断导人新课,学生直观地领略了汉武帝的雄 三、以历史短剧表演再现情境 才大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入历史情境,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历史短剧表演体会情境, 感受历史事件的经过,当学生通过影视情节融入到历 重现历史情境,让每一个学生去思考、去准备、去亲身 史氛围时,对进一步探究学习这一节历史就较容易。 体验,这样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 第二,通过音乐渲染历史情境音乐是作曲家心灵 望,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讲西周分封制时,因初 的倾诉,情感的流淌,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 一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起来较难,通过短剧表演,可化 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所以 解这一重难点。表演时,让六名同学分别扮演周天子、 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 嫡长子、其余众子、贵族、异姓诸侯和前代贵族,扮演周 造氛围。如在讲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这节内容时, 天子的同学将土地和臣民(道具)分封给受封者,而受 先给学生播放了《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让学生体会歌 封者接受分封时对周天子表达了感激之情,阐述了对 曲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听歌,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东 周天子应尽的义务。通过这样的短剧表演,无论是观剧 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学 的同学还是表演的同学,都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的极大 生完全陷入到这样的情境之中。再学习本节内容,学生 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也使学 就易进入状态。 生更好地把握了分封制这一重点内容。 总之,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 四、以现代教学手段营造历史情境 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不能造就有理 历史学科具有时空的特定场景,教师应有意识地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公民。“情境教学” 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 的优势是教材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参与到 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把学生带人 课堂教学中,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情境 历史氛围中,体验历史情感、认识历史本质。 教学”是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探索,它的运用将会给历史 第一,利用多媒体展示影视片断,进入历史情境。 教学注入持久活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地 如在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时,利用《大汉天子》 加以完善,实践创新。 -199- 【你说我说】 习,并探索、尝试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通过情境的 可以采用这种情境教学法来完成,便于学生理解和掌 创始,会使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将 握概念。 其他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 (二)生活情境法 用能力。 生活情境法是根据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提出 二、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 虽然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 题,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如存讲授“相似j角形性质” 用,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还必须遵循一 一节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我们学校以前有一个 下原则。 毕业的同学在一个晴天的日子里,拿着老师的教鞭和 (一)新旧知识联系原则 卷尺,到操场测出了旗杆的高度,你能测量出来吗?” 在情境创设中,必须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的 (课件演示教鞭、卷尺和旗杆)这时有的同学发出了惊 情境应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而又要带有启发性,能引 讶,有的开始了沉思。教师适当提示:“晴天的日子会在 出新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在情 旗杆下看到什么?”学生都能回答出影子,教师继续问: 境中有思考的空间和基础。切忌直接引入新知识的情 “那教鞭要是立在操场上是不是也有影子?那么那个同 境,这样会使学生对情境没有兴趣,反而使情境成了多 学是怎么测量的呢?”(课件演示教鞭、旗杆及投影示意 余,不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图)这时有的同学想出了方法,教师又演示了教鞭、旗 (二)贴近学生生活原则 杆、投影形成的两个直角j角形示意图,引出了“相似 数学本身就有很强的应用性,所创设的情境应贴 三角形性质”一节的问题。生活情境法还可以以木 施 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必须是学生可以理解的情境,而且 丁、沟渠土方量、寻找宝物的情境方式解决直角三角形 情境是学生在13常生活中可以遇到或能亲身接触的情 性质、等腰三角形性质、梯形性质、一次和二次函数的 境。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进入情境,达到情境教学的目 数学教学问题。 的。同时,情境的设置不能超越生活和学生实际。 (j)问题情境法 (三)难易适中原则 问题情境法是在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创设情境, 该原则是情境教学中的较高要求,所设置的情境 学生通过情境直接获取新知识的情境教学方法。如在 与数学知识学习和学生实际要相符合,情境中问题设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学习中,教师以课件展示长方形, 置必须难易程度适中,问题数量不能过多,不能有太多 让学生归纳长方形的性质,然后在长方形中添加线形, 的推理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和进行思 让学生继续进行总结,再利用动画课件将添加线形的 考与学习,通过情境的探索发现新知识。 长方形变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归纳平行四边 (四)趣味性原则 形的性质,随着平行四边形的不断变化,所得出的性质 该原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而必须遵循的要求。 不变,就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到了新的知识,有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形 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识。问题情境法可以借助多媒 象思维还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应带有 体技术运用于初中数学所有内容的教学中。 趣味性,让学生参与进人到情境中去,增加情境的趣味 (四)动手情境法 性,这样会活跃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情 动手情境法是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情境,让学生 境教学的效果。 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数学知识的情境教学方法。如在讲 三、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方法 “三角形性质”时,让学生事先准备的不同长度的小棒 针对初中数学学科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初 进行三角形拼接,让学生在拼接中总结三角形的三边 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 关系以及不同三角形的角度问题。为讲述不等式的概 法。 念和解方程中的等式变换,可以让学生进行天平操作, (一)概念情境法 进行归纳总结。在运用动手情境法时,教师要注意课堂 概念情境法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概念以及和概念有 的组织教学,并适时地进行引导提示,避免学生盲目的 关的数学关系,利用动画直观演示来设置情境,以便学 动手操作,忽视了知识的获取和总结。同时,现代科学 生能形象理解概念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为了使 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 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关系,在讲“正负数”一节 的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多 时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一艘潜艇在海平面下4O米处, 媒体的作用,运用多媒体的强大演示功能创设情境,激 一条鱼在潜艇上方35米处,一只海鸟在鱼的上方20 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米处(课件展示位置示意图),请用正负数表示出他们 参考文献: 的高度,相互的高度差为多少米,学生看到后开始了热 f11王静,李兵.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有效策略U】.学周 烈的讨论,纷纷动笔开始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 刊,2011,(7):93. 了分析总结,并继续进行了课件的变换演示,由学生完 [214a,GA.浅析初中数学教育的教学情景创设U】.数学学习与 成计算过程,这样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正负数的 研究,2011,(6):11. f31刘g-贵.初探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情景创设 新课程学习, 概念,并为下一步的正负数计算打下了基础。同样,初 中数学中数轴、不等式、全等、相似、函数等概念问题都 2009,(2):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