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9
广东中山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结 构 承 载 力 验 算
工 程 名 称 : 使 用 软 件 :
容 :
苏显达生产车间三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软件
PKPM授权序号: SZYH0350
--------------------------------------------------
参数取值,荷载信息,验算结果
-------------------------------------------------------
日 期 : 2011年02月22日
1
内
1.验算目的
受广东明正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所委托,对苏显达生产车间三进行结构承载力验算。
2.验算依据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等。
3.验算结果
3.1结构计算参数选择
根据《钻心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 CS03:2007)和《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数据的统计处理和解释正态样本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GB 4883-85)对检测成果进行分析。结构计算模型如图1,计算参数取值见表一。
表一 结构计算参数取值表 项目名称 结构计算参数取值 上部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基础形式 桩基础 建筑物安全 建筑抗震设防二 丙类 等级 类别 地震设防烈度 7度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总体信息 基本风压 0.70kN/ mm2 地面粗糙度 B 场地土类别 Ⅲ类 结构抗震等级 三级 恒载 软件自动计算自重(考虑附加恒载) 楼面 3.5kN/ m2 活荷荷载 屋面 上人屋面取2.0kN/ m2,不上人屋面取0.5kN/ m2 载 其他 卫生间2.0kN/ m2,楼梯间取3.5 kN/ m2 一层柱 C25 二层梁、楼板 C25 混凝土强度取三~屋面梁、楼值 二~顶层柱 C25 C25 板 构件尺寸取值 柱、梁、板尺寸按实测取值 钢筋强度取值 Ⅰ级光圆钢筋 210N/ mm2 Ⅱ级变形钢筋 310N/ mm2 结构计算软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系列软件
2
图1.结构空间分析模型
3.2结构的抗震变形验算
为防止非结构构件在常遇地震作用下开裂、损坏及满足人体
舒适度的要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对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相对位移进行了限制,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内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的要求,计算结果详见表二。
3.3框架柱承载力验算
框架柱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框架柱承载力基本满足
安全使用要求。在地震荷载组合作用下框架柱轴压比也在规范限值范围内。验算结果详见表三。
3
3.4框架梁承载力验算
框架梁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层至屋面框架梁承载力满足安全使用要求,验算结果详见表四。
3.5楼板承载力验算
楼板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层至屋面层楼板承载力
满足安全使用要求,验算结果详见表五。
4
表二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
附表1-1: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 共1页 第1页
地震作用方向 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角 计算值 规范要求 X向 Y向 1/638 1/768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 1/550 1/550 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内的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
5
表三 框架柱承载力验算(摘录)
附表2-1:框架柱承载力验算 共2页 第1页
柱受力方向单边纵筋(mm2) 验算构件 验算 构件轴线 1×A 2×A 3×A 4×A 5×A 6×A 1×B 2×B 3×B 4×B 5×B 6×B 1×C 2×C 3×C 4×C 5×C 6×C 1×D 2×D 3×D 4×D 5×D 6×D 1×E 2×E 3×E 4×E 5×E 6×E 1×F 2×F 3×F 验算所需配筋(mm2) b方向 h方向 1000 900 1000 1100 900 900 900 900 900 900 1100 1100 800 800 1200 12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600 1400 800 700 1100 1000 1100 1100 1100 1100 1100 1200 800 1100 1100 1100 1100 1200 1200 1600 1100 1100 1100 1100 2000 1200 900 1100 1000 700 900 900 1000 900 1000 1300 2000 900 900 900 1100 1200 1400 900 6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构件实际配筋(mm2) b方向 h方向 1018 911 1137 1137 911 911 911 911 911 911 1137 1137 804 804 1257 1257 1137 1137 1137 1137 1137 1137 1702 1521 804 804 1257 1257 1257 1257 1257 1257 1257 1257 804 1257 1257 1257 1257 1137 1269 1924 1137 1137 1137 1137 2945 1901 911 1257 1257 804 1257 1257 1257 1257 1137 1521 2503 1137 1137 1137 1137 1610 2281 911 轴 压比 0.43 0.63 0.64 0.64 0.65 0.59 0.62 0.78 0.72 0.71 0.71 0.80 0.60 0.69 0.69 0.69 0.69 0.70 0.60 0.69 0.68 0.68 0.69 0.65 0.67 0.66 0.67 0.67 0.68 0.59 0.57 0.58 0.61 构件 安全 性评级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首层柱 首层柱 首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二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三层柱 四层柱 四层柱 四层柱 四层柱 四层柱 四层柱 4×F 5×F 6×F 3×A 3×B 3×C 3×D 3×E 3×F 3×A 3×B 3×C 3×D 3×E 3×F 3×A 3×B 3×C 3×D 3×E 3×F (以 900 900 1000 900 900 1000 1000 900 900 800 700 700 700 700 700 800 700 700 700 700 700 下 900 900 1200 900 900 1000 1000 900 9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700 空 911 911 1137 911 911 1018 1018 911 911 911 911 804 804 911 911 911 911 804 804 911 911 白) 911 911 1137 911 911 1018 1018 911 911 911 911 804 804 911 911 911 911 804 804 911 911 0.61 0.62 0.52 0.48 0.65 0.63 0.63 0.61 0.46 0.32 0.45 0.43 0.43 0.42 0.30 0.17 0.24 0.23 0.23 0.22 0.16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框架柱承载力验算结论 框架柱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框架柱承载力基本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在地震荷载组合作用下框架柱轴压比也在规范限值范围内。
7
表四 框架梁承载力验算(摘录)
附表3-1:框架梁承载力验算 共1页 第1页
验算构件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二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三层梁 四层梁 四层梁 四层梁 四层梁 四层梁 四层梁 四层梁 五层梁 五层梁 五层梁 五层梁 五层梁 五层梁 五层梁 验算 构件位置 3×A-B 3×B-C 3×C-D 3×D-E 3×E-F B×3-4 B×4-5 3×A-B 3×B-C 3×C-D 3×D-E 3×E-F B×3-4 B×4-5 3×A-B 3×B-C 3×C-D 3×D-E 3×E-F B×3-4 B×4-5 3×A-B 3×B-C 3×C-D 3×D-E 3×E-F B×3-4 B×4-5 (以 跨中底筋(mm2) 计算值 实配值 2300 2463 2300 2463 2300 2463 2200 2281 2000 2030 900 942 900 942 2500 2539 2600 2661 2400 2463 2200 2284 2000 2030 900 942 900 942 2400 2463 2600 2661 2400 2463 2200 2281 2000 2030 900 942 900 942 2300 2661 1900 2281 3000 4355 1800 2149 1700 2030 800 1074 800 1074 下 空 箍筋(mm2) 计算值 实配值 60 101 60 101 60 101 60 101 60 101 40 101 40 101 60 101 60 101 60 101 60 101 60 101 40 101 40 101 60 101 60 101 60 101 60 101 60 101 40 101 40 101 40 101 40 101 40 101 40 101 40 101 40 101 40 101 白) 构件 安全性评级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框架梁承载力验算结论 框架梁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层~屋面框架梁承载力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8
表五 楼板承载力验算(摘录)
附表4-1:楼板承载力验算 共1页 第1页
验算构件 轴线位置 钢筋 位置 Lx Ly 验算所需配筋(mm2) 450 327 425 327 450 327 425 327 450 327 425 327 327 327 327 327 构件实际配筋(mm2) 503 335 436 335 503 335 436 335 503 335 436 335 436 335 392 335 空 构件安 全性评级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au 白) 二层板 2~3×B~C 二层板 4~5×D~E Lx Ly 三层板 2~3×B~C Lx Ly Lx 三层板 4~5×D~E Ly 四层板 四层板 2~3×B~C Lx Ly Lx Ly Lx 4~5×D~E 五层板 2~3×B~C Ly 五层板 Lx 4~5×D~E Ly (以 下联单 楼板承载力验算结论 楼板承载力验算结果表明,该建筑物二层至屋面层楼板承载力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注:Lx:板短跨方向;Ly:板长跨方向 验算结果显示该生产车间三梁、板、柱的承载力均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