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钢结构安装 (二)缆索起重机的前的施工准备 安装程序
缆索起重机在安装前,应认真按照制造
厂的技术要求,仔细检查待安装的所有部件,严格按各项技术条件清除由于运输或保管的不当产生的误差和缺陷,特别对金属结构部分的损伤,必须校正合格后方准安装。
安装前,要精确测量轨道的各部分尺寸(如钢轨的轨距、水平轮与倾斜轨的轨距),达到图纸给定的尺寸与公差要求。
安装缆索起重机时,首先装置支柱(即塔架)基础,主、侧缆索锚以及装置绞车。
装配好的支柱与联在其上的主、侧缆索一起放在地上。支柱的下端予以固定,以防止支柱起吊时移动。
起吊高度25m以下的支柱是用长8~10m的辅助起重杆来进行的;起吊25~30m高度的支柱是用长15~16m的起重杆进行的。起吊时利用侧缆索。此时,位于安装绞车那一面的缆索被拉紧,而后面一根——用以防止支柱倒向起重量3t的安装绞车(如下表)。
表3-7-1 缆索起重机的安装程序 说明
类别 序号 1 安装主要程序示意图 起吊高度25m2 以下的支柱1. 安装用缆索 2. 手摇绞车 3. 辅助起重杆 4. 支承钢索 5. 侧缆索 3 起吊高度25m 1.安装用缆索;2.手摇绞车;3.辅助起重杆;5.侧缆索6.提升支柱用的拉索 及以上的支柱 类别 序号 安装主要程序示意图 说明 悬挂起重缆索1 2 4.承载钢索;7.起重钢索;8.起重小车;9.卷扬机 缆索起重机的拆卸按前述的相反程序进行:首先取下起重索和牵引索,松开承重钢索并放到地上,然后,用辅助起重杆将支柱眠放在地上。
手的弹簧有不可避免的制造误差,制造厂只给出力矩刻线对应力矩的概略值,精确值由施工现场来标定。施工现场应根据欲安装高强度螺栓的直径,按表3-7-3规定的力矩对扳手进行力矩标定,方法如下(以螺栓M22为例)。
按图3-7-1所示,先把30×100×2001.连接件的检查
高强螺栓连接是靠摩擦力来传递结构钢板钻—23孔,并焊在14×100×200内力的,要求连接面清洁,有较高的摩擦系的钢板上,组成支架4,再用压紧螺栓3把数,螺栓有足够的预紧力。表3-7-2是钢结支架4压紧在平台6上,将高强螺栓5用普构连接面的摩擦系数要求。 通扳手拧紧到23孔上,用特别扳手(或 钢结构连接面在出厂前已处理好 ,现螺刀)上紧测力扳手顶端的螺套(或螺母),场安装前必须严格进行检查,仔细处理由于使指示线对正72kg.m处(较66kg.m略大运输存放造成的油污、热轨氧化皮、浮锈、10%),在测力扳手t=765mm处挂上86.2kg油漆等。必须保证在螺栓孔周围30mm范围的重物,再用特别扳手慢慢松退螺套,直调内无上述污染杂物。 到听到扳手内有撞击声为止。有撞击声时指
示线重新对正的力矩刻度即为M=66kg.m的2.力矩扳手的标定
高强度螺栓是用专用的测力矩扳手拧刻度,并做指示或记录。此时最好把螺套固紧的。测力矩扳手(即力矩扳手)有多种型定或封口,拧紧测力扳手端顶的螺头(或螺式,其结构原理详见扳手说明书。因测力扳钉)后备用。
表3-7-2 按摩擦系数f确定连接面处理方法 (三)高强螺栓连接
力臂1=765mm时的重物重量/kg 注:1.本表只适用于45钢制造的高强度螺栓。 2.表中力矩是保证高强度螺栓较设计预紧力增大了10%的数值。
图3-7-1 测力扳手标定力矩
1. 测力扳手;2.重物;3.压紧螺栓;4.支架
6. 高强度螺栓;6.平台;7.枕木
接头材料 Q235—B 16Mn 螺栓直径d/mm 施加力矩M/N·m 手工法(铲锈、钢制、火焰) f =0.2 f =0.35 表3-7-3 拧紧高强度螺栓必须的力矩值 18 35 45.5 20 48 62.8 喷砂法、喷丸法 f =0.45 f =0.5 22 66 86.2 24 84 110 为防止使用过程中因螺套(或螺母)松动造成力矩值不准,每工作班至少查看两次测力扳手指示线所对正的力矩刻度是否与记录相符,必要时应重新标定。
3.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工艺
(1)清除垫圈、螺栓、螺母及丝扣上的污物、铁锈等,在螺母丝扣上均匀涂以少量的润滑脂。禁止使用杆部不直的螺栓及带有锈蚀损伤和丝扣损伤的垫圈、螺栓、螺母。
(2)螺栓在穿入被紧扣的结构前,首先使欲连接的数个构件定位,在保持相互间的几何尺寸过后,没个螺栓孔必须经过“过冲”,钢冲直径应保证螺孔径的错位小于0.5mm。定位前各连接件应清理干净,定位“过冲 ”后穿入螺栓。严禁敲打螺栓强行穿入。垫圈应按图3-7-1A-A放置。
(3)允许钢冲尖固定位置保持几何尺寸后进行安装,但其位置宜取每片接头四角孔数。(图3-7-2)。待其他位置的螺栓初步拧紧后换成螺栓。被连接件的螺栓孔在制造厂是配钻制作,如由于运输、存放、安装使连接件变形而打“过冲”较困难时,应对连接件进行必要的修正,不得强行过冲,使螺栓变形。
(4)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潮湿空气、水等进入接头,以保证连接件为干摩擦和不锈蚀。室外施工严禁在恶劣气候(如雾、雨和大风)下进行。
(5)拧紧螺栓的顺序,原则是由中心向四周扩展。如图3-7-2所示。先用普通扳手初步拧紧,再用测力扳手拧到所需紧度,听到撞击声即止。全部拧紧后再依次复拧检查每个螺栓的预紧力是否一致达到规定值。
(6)为防止遗漏,测力扳手每拧一个螺栓应做标记或编号。
(7)拧紧螺栓时应拧螺母,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允许拧螺栓。
(8)室外施工后的接头,应即使盖上防雨布。
(9)焊接和高强度螺栓连接并用时,应在焊接后拧紧螺栓。除非设计文件上有明文规定。
4.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检查
(1)连接面的处理是高强度螺栓连接
的关键工序,检查人员应进行现场监督。同时,凡是无保护层(如可剥塑料等),经过雨、雪淋过或水气、雾浴过的连接面,必须重新处理,达到图纸的要求。
(2)当拧紧螺母因结构形态而见不到时,用检查铆钉连接的手锤,轻敲高强度螺栓,初步判断是否漏掉。
(3)用测力扳手检查每个接头中10%的螺栓,但不得小于3个。这时测力扳手的力矩值应较表3-7-3降低5%。
(4)高强度螺栓连接接头的油漆保护 高强度螺栓连接接头及其近处被处理过的构件表面,至少受有不低于同结构其他构件的油漆保护措施。尤其在连接件的界缝处,至少涂二次底漆,防止潮湿空气进入接合面内。
5.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交工验收
(1)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安装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缆机的工作和寿命。因此,接头的施工和检查均应如实详细地填入施工记录。
(2)测量被连接的构件(如塔架)是否偏斜,如果偏斜是由于安装时未按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工艺执行,应重新定位安装。
(四)缆索起重机的安装
缆索起重机的安装方法与起重机的型式、塔架的型式、塔架的高度、使用起重机的地方、安装现场的面积以及有安装设备等的不同而异。但无论那种安装方法,都要编制专门的安装方案,指导缆机的安装。
1.塔架的安装
先将垂直运行机构和倾斜运行机构分别安装在垂直、倾斜的两轨道上,并固定牢靠(尤其是倾斜运行机构),以免滑跑或翻倒。再将塔架底盘部分与运行机构联接好后,方可安装直腿、斜腿及塔头部分。同时把各机构也组装上。]
对高塔架安装直腿与斜腿时,每一层都要保证有良好的稳定支撑,避免杆件悬空而弯曲。承载索、小车等在安装前应将起升、牵引机构和主副两塔的75%的配重块按照图纸位置装在塔架上。在承载索收紧到要求
的垂度后,配重应予加满。拆掉钢索的工作程序与上述相反。
组装时应先将塔架几何尺寸测量好,再依次由下而上组装。总体组装成型后,检查保证安装的几何尺寸及公差符合要求,将高强度螺栓逐个用力矩扳手按一定力矩要求有序均匀地拧紧。塔架组装完后,其垂直度公差为塔架高的0.5%,两轨道间距误差为L
5mm。 2.小车装配
小车装配是在制造厂合格出厂时为了
方便运输,将小车拆成各个部件。组装前,要清理各个部件。小车装配好后按第五编中的相关内容要求检验。
3.支索器安装
各种型式的支索器一般在制造厂已装配好,成组装箱运输,拆箱后即可安装。安装时,需按图纸的要求,分别对称安装在小车两侧的承载索上。
4.大车运行机构安装
大车运行机构已在制造厂装配好,并经试验运输。大车运行机构在缆机组装完后,按第五篇中的相关内容要求进行检验。
5.牵引机构和起升机构
牵引机构、起升机构经制造厂装配合格后出厂。为了便于运输,拆卸成各个部件。在安装现场,应对各个部件进行清理,重新进行组装。组装后,用手旋动高速轴或轮,使之转动一周不得不有卡住现象,然后整机吊运安装在塔架的底盘上。
缆索起重机上的各定滑轮或滑轮组安装后都应转动灵活,不得有卡住现象。
6.承载索的锚固
承载索两端的锚固,是缆索起重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连接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缆机使用的可靠性。例如单主索缆索起重机的承载索的锚固采用合金浇铸,必须严格按照《钢索绳端锚固浇铸规范》进行。对初次承担浇铸的人员,在浇铸承载索绳端之前,必须进行试样试验。试样截取缆机所使用的相同规格钢索,其长度不得小于3m。浇铸完后进行静负荷拉力试验,使其受最大拉力时间不得小于15min。试验后,承载索
的每根钢丝不得有松动现象。然后,再做承载索的破断试验,试验后检验浇铸合金端头不得有钢丝断裂、裂纹、缩孔、气孔、夹杂等缺陷,并且承载索的钢丝不得有退火和位移等现象。
7.承载索架设
(1)架设过程
承载索的安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跨越江面时,要严防承载索的表面擦伤、沾泥、水浸、打结等现象,否则会损害使用寿命。承载索在架设之前,最好预先拉伸,以消除其非弹性变形。下面以单索式缆机为例说明承载索的安装方法。如图3-7-3所示。
图3-7-3 承载索的架设
将两端浇铸好端头的承载索放置在主塔和副塔之间,在主塔侧另设一根具有足够强度安装钢索A一端连接于承载索,另一端穿过塔顶滑轮固定在卷扬机C上。在副塔侧先将承载索导绕系统中定滑轮组分别装于承载索和副塔顶上,两者之间穿好张紧钢索,在钢索末端另接上一较细的安装钢索B,另一端固定于卷扬机D上。最后将小车及其两侧支索器安装在承载索上。
架设承载索先将主塔承载索接头由卷扬机C吊起,安装于主塔顶上。然后,再将副塔承载索由卷扬机D吊起。当小车吊离地面100~200mm时,见图3-7-3(b),把小车及两侧支索器移至主塔顶,见图3-7-3(c),继续起吊至承载索导绕系统中的钢索接头吊钩缠绕于张紧机构卷筒E上停止,解开接头将绳头固定在卷筒上,这时可提升至承载索需要的垂度。架设承载索的同时,将牵引索、起升索、过江电缆架设好。
(2)承载索挠度的确定 安装承载索时,如何确定承载索的安装张力和确定集中载荷作用下的挠度,本书提供两个计算公式。
① 承载索安装张力的确定函数:HO=f(x)
即:
H30(AB)H20(1x)CD0式中
EFcos224H2[3Qm(Q2mGm)Gm]HMAXmaxBtEFcos2;
CQx(QxGx)2l2EFcos2
GwxEFcos2D24
E——承载索的弹性模量(制造厂提供,亦
可参表3-7-4、表3-7-5选取) F——承载索的横断面积; Qm——额定载荷(包括小车、吊具、支索器、
起重量、下垂绳重);
——倾角;
Gm——承载索所承受的计算均布载荷总重 Cqlmcos Hmax——挠度为5%时最大能力;
——承载索的线涨系数,可取0.12×104;
t——温差(温升时取正,温降时取负);
Qx——小车计算位置时的计算轮压(集中
载荷)安装时应包括小车自重和全部支索器重;
Gx——小车计算位置时的均布载荷总重: Glxqxcos qx——小车计算位置时的均布载荷(安装
时只有承载索);
q——承载索所承受的计算均布载荷单位长
度重; l——跨度。
②集中载荷作用下挠度函数:f(x),表示为:
fxQ(lx)(x)(qxx2cosl)H 0对水平垂直的直角坐标系挠度函数
y(x);y(x)fxxtg
(五)缆索起重机的
应用实例
1.使用于底层建筑的吊装,如图3-7-4所示。2.使用于工业建筑更换屋顶的吊装,如图3-7-5所示。
A
表3-7-4钢丝绳E值 钢丝绳的构造 P=2 P=3 P=4 E MPa 176400 147000 127400 73500~98000 78400~117600 117600~156800 Kgf/cm2 1800000 1500000 1300000 7500000~1000000 800000~1200000 1200000~1600000 0.86 0.71 0.62 0.36~0.48 0.38~0.57 0.57~0.76 单重绕螺旋钢丝绳 多重绕钢丝绳 多层绕钢丝绳 密封式钢丝绳 表3-7-5 钢丝绳的E值 钢丝绳的构造 6×19+1 6×37+1 6×61+1 7×19 E MPa 78204 74088 67914 kgf/cm2 798000 756000 693000 0.38 0.36 0.33 钢丝绳的构造 7×37 1+19 1+37 1+61 E MPa 147000 176400 172480 164640 kgf/cm2 1500000 1800000 1760000 1680000 0.71 0.86 0.884 0.80 176400 1800000 0.86 注:1.为各种类型钢丝绳的弹性模量的比值(钢丝的弹性模量Eo=205800MPa),与钢丝绳的类型、扭绕的
角度及使用的年限有关; 2.P为钢丝的层数 3.表3-7-4摘自缆索吊车
4.表3-7-5系原苏联钢丝绳的规格。
二、缆索起重机的验收
缆索起重机安装调试完工后,要对其主要部件及整机进行验收,这项工作可与安全机构和制动器的性能。
验收时,缆机应按操作规章进行控
技术监督部门一起进行,以判明缆索起重机的安装质量和安全可靠性。
(1) 吊钩、卷筒、制动器等零件的检验要求同本书第二编及其他起重机的检验和试验。
(2) 钢丝绳、承载索、锚固装置、小车、大车运行机构、起升机构、牵引机构、滑轮系统、塔架、电气设备、安全装置等部件的检查验收参见本书第五编第二篇“缆索起重机的检验和试验”部分。 (3) 载荷起升能力试验 ① 静载试验
按1.25倍的额定起重量,将小车运行到任意位置,起升至地面100~200mm高处,悬空时间大于10min,检查结构件、机构等各部分不得出现裂纹、永久性变形、油漆剥落或对起重机的性能与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连接处没出现松动或损坏。 ② 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缆机各
制,且必须注意把加速度、减速度和速度限制在缆机正常工作的范围内。
检查应在机构承受最大载荷的位置和状态下进行。检查中,应作联合动作的检验,对每种动作应在其整个运动范围内作反复起动和制动,并按其工作循环,检验至少应延续1h。检验还包括对起升载荷作空中起动,此时载荷不应出现反向动作。如果没有其他要求,试验载荷应为1.1Gn。 ③ 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缆索起重机的抗倾覆稳定性。
对缆索起重机进行静载和动载的检验中,没有发现主副塔侧大车运行机构的车轮有任何离开轨面现象,以及其他可能导致缆索起重机倾覆的现象,即认为该项目验收合格。
以上验收项目完成后,即认为验收合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