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2021-05-26
来源:乌哈旅游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5月.12(5 DOI:10.3969/J.ISSN.1008—7249.2010.05.017 ・489・ 本科生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汪庆童, 张玲玲, 孙妩弋, 严尚学, 吴成义, 魏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合肥230032) 伟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学研究所,抗炎免疫药理学 摘要: 实验实训教学是药理学实践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和措施,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但传统的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 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从教学理念和思路、教学体系和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环节进 行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改革;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R96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49(2010)05—0489—03 为医学生提供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基本理 论,是药理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而实验实训教 现代实验实训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教学队伍,创造仪 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教学环境,完善 学又是药理学实践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和措施。但传 统的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 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实训 教学水平。 1.2更新教学理念与定位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 才,培养学生使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原理制定合理的 给药方案,掌握药物合并使用对临床疗效的影响,从 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迫在眉 睫。多年来,我们一直从事医学和药学本科生的药理 学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对其改革进行了一些思考。 1 实验实训教学理念与思路改革 而增强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的基础,为 社会培养医德好、技能强、具有较强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的优秀医学生。同时,通过医学高等学校的教 1.1 制定合理的药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政策 药理 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 的医学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程,又是一门由基 学与建设,加速师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水 平,优化中心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加快教学模 式改革。以课程的建设为契机,实行教学改革,围绕 社会的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 1.3实验实训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 为适应新时 础向临床过渡的桥梁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 思考、独立工作、科学思维、实验设计及统计、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 严格和严密的工作方法为目标。实验实训教学作为 药理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实现培养目标 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除需不断改善实验实训设施 设备条件外,还要积极探索实验实训教学新体系,建 立实验实训中心,按照医疗服务和教学科研需求,优 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 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 化课程结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提高师资水平,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 力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利用Internet网络系统、现代化的多媒体教 学手段…、双语教学方法或视听教学 J,运用视觉 学效益,国家教育部曾于1992年颁发了《高等学校 实验室工作规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新 的建设目标:即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 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 核心的实验实训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 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满足 语言特性及影响力来设计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的多 媒体教程课件,并运用图文、表格、动画将复杂难懂 基金项目: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实验实训中心基金资助项目(SYSXZX2008001);安徽医科大学教学研究课题基金资助项 目(JXYJ2008038) ・490・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5月,12(5 的药物结构、代谢过程、作用机理与作用环节等生动 准确地演示出来,使学习过程变得容易,富有情趣, 易于理解记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沟通 互动,采用事例教学和联系教学,教学过程中用演绎 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水平。 3 实验实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 推理的方法由体内过程特点推导用药方法或用药注 意事项,由作用机理推导出作用特点,再由作用特点 推导出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与禁忌症,并且适时提 3.1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使抽象、枯燥、复杂、难懂的书本知识,通过 “看一讲一看一实验实训”这种更为直观的教学方 出问题,给学生以悬念,激发其积极思考,达到举一 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再者,通过适当的病例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临床病例 用药分析引入药理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强化疾病与 药物的关系。另外,在教学过程不仅注意比较同一 章节不同药物之间的异同,还注意前后章节不同药 物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帮助学生加速新知识的理解 和记忆,开拓思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2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与内容的改革 2.1 优化教学体系建设实验实训课程,各单元有 各自的教学要求,又相互呼应,以一系列精心选择的 实验为载体,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 能贯穿在各个教学单元之中。在实验内容取材上力 求做到先进、新颖、实用,理论联系实际,并将药理实 验方法与相关学科领域的新进展引人教学,开拓学 生的知识面。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 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 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内容与工程、社会应 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建立新型的适应 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和教 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2.2推动实验实训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 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 教学质量为宗旨,面向社会现实开发寻找研究项目, 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参与研究和学习。对青年 教师,则采取“理论+实践”的双向培养方式,凡是 上讲台开展教学的教师,均必须经过医学知识的培 训,引导教师把临床药理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际应 用结合起来。 学生通过本所教师的引导,也都能熟悉临床的 合理用药规则,毕业后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教师 通过这种锻炼,也能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内 式传授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于理论知 识的教学,注重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与学生 进行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部分 实验课题在老师讲解完基本操作后,由学生自由发 挥、自主进行实验实训活动,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2教学技术与手段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 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每门实验课均设设计实 验,设置“科技创新”实验或设计性和探索性实 验 J,引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 J,让学生们通过自主选择 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填写申请书、师生论证、实 验实施、撰写论文、总结讨论等程序进行科学研究训 练。实验教学尽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 平,根据学校、学科的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 以学生的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安排由浅 人深,由简单到综合,并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和激发兴趣。通过实验教学,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 验操作方法,正确地使用药理学实验相关仪器,并能 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认真观察实验 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做出结论,正确设计 实验,通过查阅工具书、实验论文及其他信息源获得 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 了培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勇 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3.3标准化的考核方法 实验教学考核(含理论 与操作)要采取平时成绩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 做法。平时成绩以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 实验报告是否准确、规范化为主要依据。学生课外 实践、选做实验的积极性及取得的实验效果,作为评 价成绩的标准之一。实验成绩要登记、建档,督促学 生认真进行实验实训学习。 酉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年5月,12(5 DOI:10.3969/J.ISSN.1008—7249.2010.05.018 ・49l・ 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袁栎, 王 宁, 王学军, 王林涛, 张一呜, 德 伟 (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南京 210029)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通过理论辅助实验,以科研设计串联实验操作,虚实结合、强化预习与复 习,培养学生独立性、主动性,改进考核方法等措施,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实验教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R34 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7249(2010)05—0491—02 当今生命科学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已渗透到 生命科学的各个学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成为生物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方 法和手段,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做好科研的 理,反应体系,结果分析,方法拓展及应用。通过讲 解,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多种PCR方法,知道PCR广 泛的用途。通过全方位的讲解,使学生站在一个比 较高的平台上,对所做实验心中有数,知道所学实验 的应用,今后可以根据自己课题需要灵活应用所学 前提。研究生是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因此,研究生的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显得尤其重要。以往的教学只 是教授基本的孤立的实验技能,研究生进入实验室 后依然不知如何应用所学技能,无法迅速开展科研 工作。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以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和改变,以提高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提 技术,做到举一反三。 有了理论课上的背景知识介绍,实验课上除了 注重规范操作的培训外,还侧重于引导同学们根据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PCR结 果中出现非特异性条带,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如何改 进。因为充分理解了实验原理,同学们可以很容易 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大大提 高了实验课的学习效果。 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1理论辅助实验 2以科研设计串联实验操作 经过多年的改进,目前我们为研究生开设了60 学时的实验,内容包括RNA提取、RT.PCR、Western 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研究生学会如何操 作,而是让研究生们将所学技能应用到科研工作中 去。我们课程开设的时间正是研究生们初步确定课 blot、质粒提取、酶切鉴定、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 化。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只讲解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 注意事项等内容,就事论事,学生掌握的知识面非常 局限。现在,我们在实验教学前分专题、集中讲解理 论知识,对实验课所要涉及的实验技术进行多方面 题,开始预实验的时间。因此,在实验课开始前,请 同学们先自由讨论各自的课题设计,老师总结大家 的设计思路。之后,老师给出一个课题题目,引导同 的讲解。例如聚合酶链式反应专题中包括实验原 参考文献: [1] 白建平,于肯明,张慧芝.现代教育技术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 学们共同写出技术路线,将实验课所讲授的内容串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744— 745. 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 (6):745—747. [4]郑芙林,赵辉,方丽,等.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提高药理实验 课教学质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I1):677—678. [2] 胡靖宇,陈金和,汪晖,等.药理学实践教学开辟探索性实验的 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69—70. 作者简介: 汪庆童,女,1979—07生,在读博士,讲师. [收稿日期:2010—03—19] [3] 王洁,杨彩红,张轩萍,等.多媒体教学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