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作业2答案2011

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作业2答案2011

2020-05-28 来源:乌哈旅游
《电子政务形考作业2》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网络;信息技术 信息;数据 人机系统

政务涉秘网;政务专网;政务公众网 前后衔接;实时;同步 拓扑

系统性;可持续性 公务处理

发动功能;控制功能;代表功能

10、 时间;地域;信息;知识

二、名词解释 1、

电子政务系统:面向政府机构的流程优化和服务扩展的基于

Internet 技术的综合信息系统。 2、

概念结构: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即对实际人、物、事

等进行概念抽象,抽取人们关心的共同特性,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概念及特性精确描述,反映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各种本质联系。 3、

拓扑结构:就是表示系统中各个设施物理位置关系、物理布局

的一种图示方法。

4、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就是将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电子

政务系统目标、发展战略和基本技术实现方式的过程。 5、 6、

公文:是政府机关公务信息的主要存在形式。

视频会议系统:有时又称“电视会议系统”,就是指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达到即时、互动的沟通,以完成会议目的的系统。 7、

决策支持系统:是为了解决由计算机自动组织和协调多模型的

运行及数据库中大量数据的存取和处理,为各级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使他们具有更高层次的辅助决策能力。 8、

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分配和监控系统资源的使用状态,有效地

对这些不同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提高政府机关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节约行政成本。

三、简答题

1、电子政务系统的性质是什么?

答:(1)是以信息为处理对象的系统;(2)是人机协作的系统;(3)是具有统一性的系统;(4)是自动的工作流系统;(5)是智能性信息系统;(6)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

答: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特点和要求是:综合性、系统性、变革性、可持续性。

3、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合理体现政府职能是关键;(2)充分信息化是重点;(3)系统安全性是难点;(4)人、管理、技术应协调;(5)解决问题要注重有效性;(6)整合通信是基本模式;(7)整体稳健,局部创新;(8)积极采用外包方式;(9)标准化。

4、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目标和功能是什么? 答:(一)目标:

(1)实现信息共享;(2)实现无纸化办公;(3)实现核心公务处理工作流自动化;(4)各种保障性工作活动的自动化。 (二)功能:

(1)具备网络通讯能力;(2)具有强大的文档处理能力;(3)具备多种共享方式和强大共享能力;(4)有利于优化政府流程;(5)确立有效的安全保障;(6)与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有效集成。

5、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事务型;管理型;辅助决策型。

四、论述题

1、试述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实施过程 答: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实施过程是: <一>准备阶段 (1)建立有力团队。 (2)调查研究。

(3)制定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二>系统分析阶段 (1)组织结构与职能分析。 (2)工作流程分析。 (3)信息资源分析。 (4)信息流程分析。 <三>系统设计

(1)体系设计。 (2)功能模块设计。 (3)数据库设计。 (4)界面设计。 <四>系统技术实现

(1)系统设计收尾与上线准备。 (2)测试与数据准备。 (3)工作人员培训和角色转换。 (4)系统上线和接收系统。

2、为什么说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的电子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和核心? 答:①电子政务决不仅仅是一个或者几个政府机关的事情,有了整个政府系统公务处理电子化,有了政府向社会各方面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电子化,才会有真正的电子政务。

②电子政务首先是政府机关内部公务处理的电子化。

③如果政府机关不首先实现内部公务处理的电子化,那么,政府对企业服务的电子化也好,政府对公民服务的电子化也罢,都无从变起,电子政务就成了空话。

3、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的电子化与政府办公自动化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联系: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是在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办公自动化的高级阶段。

区别:①基本功能不同;②动作机制不同;③应用范围不同;④管理核心不同;⑤管理的理念不同。

4、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为什么? 答:主要应用:公文处理、视频会议、事务处理、日程管理、流程监控、信息服务、档案管理、决策支持、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

因为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电子化是办公自动化的高级阶段,是对办

公自动化的发展,但它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办公自动化。它与一般办公自动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应用范围方面侧重于政府机关内部以及跨部门、系统和地区的整个政府系统大范围的应用。而不止是某个机关部门内部或某个办公人员的应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