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生理学发展史在教学中的作用

生理学发展史在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76·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oo8年6月,10(3 么要学习这些生理基本理论、它有哪些临床实际应 也要注意掌握好“度”,时间分配要合理适当,不要 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 张大庆.医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01. 106. 用价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 过生理学与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渗 透,早期接触临床,在生理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 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的原理等知识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当然,加强生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作者简介: 潘培森,男,1956—09生,硕士,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8—03—07] 生理学发展史在教学中的作用 陆永利, 李从德, 周 敏 (三峡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宜昌443002) 摘要: 生理学发展史在生理学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生理学发展史融入课堂教学,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帮助他们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R33 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7249(2008)03—0276—03 The role of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hysiology in teaching LU Yong·li,LI Cong—de,ZHOU Min(Dept ofPhysiology,Three Gorges Unive ̄ity,Yichang 443002,China) Abstract: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hysiology teaching.Applying it to the teaching will arouse students’interests in study;help students achieve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n the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physiology teaching.At the same time,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ology could cultivate students’habit for logical think— ing,develop rigorous scientiic approach and helfp students to set up correct life—view and values, Key words:physiology;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quality 生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由于其在医学和生 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 家的思维过程,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J。如 在讲述胃液分泌的三期和特点时,将巴甫洛夫发现 这一规律的故事重现给大家,“胃瘘”实验模型的形 成过程及其作用就深深的吸引了学生,大家一起经 历了这一知识的“发现”过程,不仅大大激发了他们 的学习兴趣 ,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生理学发展 物学中的重要作用,几个世纪以来吸引了无数的科 学工作者投身其中,他们伟大的贡献成就了现代生 理学,他们艰苦卓越的工作也形成了一部生理学发 展史。充分利用生理学发展史进行生理学教学,对 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医学本科的生理学理论 教学多以大班的形式进行,一个教师通常面对的是 数百个学生,再加上课学时的限制,师生间互动和讨 史中这样的故事还很多,如促胰液素的发现等。这 些生理学发展史上的经典故事不仅向学生展示了人 类解开人体奥秘的过程,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令人兴 奋的知识探索过程,极大地拉近了学生和生理学这 门课程的距离,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兴 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的提高也使学习的主动 性增加。 2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论无法充分开展,致使诸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等很多好的教学改革方案难以实施。传统 的课堂讲授法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医学教 育的主要模式H J。如何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思想,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由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听 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生理学中的知识点很 多,单纯讲授这些知识点比较枯燥,但如果能将这些 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除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外,教师如何深入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年 , (3 ·277· 出地将知识剖析清楚,使学生易于接受,也是提高生 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充分利用生理学发展史 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消化章节 中讲述关于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和内因子生理作用 时,如果课堂上单纯讲这一知识点,学生就算能理 解,也不一定能记住,课后还要消化和记忆。但当老 问题,解决问题的,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良好 的思维习惯,提高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学习的动力因素,又是科 学教育的目标。在教学中融人生理学发展史,有助 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 在消化章节介绍胃液的作用时,通常要介绍由于胃 师将内因子这一名字的来由告诉他们时,学生很快 就能记住,而且不易遗忘。20世纪20年代,恶性贫 血是不治之症,直到有人发现用正常人的唾液和牛 肝可以治愈该病,但机制仍未探明。哈佛年轻的住 院医生坎索通过实验大胆提出假设:牛肝提供了一 个外因子,正常人的唾液提供了一个内因子,二者一 起才能治愈恶性贫血。此后的几十年,各国科学家 开始寻找内因子和外因子。后来证实,外因子就是 VitB :,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它与 VitB :紧密结合,保护后者免受胃蛋白酶的破坏,帮 助VitB 在回肠内被吸收。虽然人们逐渐淡忘了 “外因子”,但“内因子”却一直沿用至今。这样一 来,学生不仅了解了历史,也记住了知识点,而且印 象深刻,不用课后再花时间死记硬背,很大程度上提 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3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学生良 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医学生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知识,更要 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学生对原有知识 的理解、记忆,更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将生 理学发展史融人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 思维路线,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发现过程,体验到知识 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而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 般方法 J,并逐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生理学家贝斯利和斯他 林发现促胰液素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研 究小肠局部反射的过程中,巴甫洛夫和其他科学家 都观察到了不同于神经反射的现象,但是由于受 “神经主导论”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他们不能从客 观事实下结论,错失了发现真理的机会。贝斯利和 斯他林摆脱了传统观念,大胆假设,精心设计,最后 通过实验验证了他们的假说,从而发现了促胰液素, 揭开了生理学研究的崭新一页。生理学史中类似的 故事还很多。通过生理学发展史,将整个科学探索的 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 酸造成的强酸环境,传统的医学观念认为健康的胃 是无菌的,因为胃酸会将人吞人的细菌迅速杀灭。 但是两位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 打破当时流行的医学教条,在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 的情况下,发现了能在胃酸中生存的幽门螺旋杆菌, 为了探明该菌和胃炎、胃溃疡的关系,巴里·马歇尔 甚至亲自服用培养的幽门螺旋杆菌来进行人体试 验。由于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及它在胃肠道 疾病中的作用,荣获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 奖。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科学工作 者可贵的品质:实事求是,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严 谨的科学态度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等。一个重要的 发现和成果并不在于要使用多么先进的技术手段, 思想和态度更为重要。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 所用的技术手段在任何一个普通的实验室都可以完 成,但是正是由于他们坚持真理和锲而不舍的研究 精神才使他们有了今天的重大发现。同时巴里·马 歇尔自愿进行人体试验的献身精神也给大家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纵观生理学发展史中的任何一个故 事,我们都可以从科学家们的身上发现这些可贵的 品质,将这些故事告诉学生,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 化的影响,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帮助他们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我们教学更 深层次的要求。 生理学发展史能够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 发展和价值观形成几个方面的教育融合起来 ,在 生理学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融人 生理学发展史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生 理学教材中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少,这就需要教 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查阅大量资料,并且要理解 透彻。同时,在讲解方式上也要下工夫,忌将生理学 发展史变成简单的历史事件的罗列,否则学生就会 觉得枯燥无味。要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等多种现代 教学技术和手段,生动地将这些历史事件展现给学 生。可以层层设疑,让学生身临其境,和科学家们一 起思考,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和科学家们一起经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78·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年6月.10(3 [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3):256— 257. 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 为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四国,彭粱杰.生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J].湘南学 院学报:医学版,2006,8(3):71—72. [3] 周红.用生物科学发现史进行探究性学习[J].生物学教学, 2005,30(7):12—13. 作者简介: 陆永利,女,1973—09生,硕士,讲师. [收稿日期:2008—02—25] [2]张敏.生理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探讨 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体会 刘小宇, 黄才国, 冯伟华, 缪明永,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摘要:在长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这门课感到“恐惧”,原因主要在于代谢部分内容繁杂和分子 生物学部分内容抽象。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提出了“轻轻松松学生化”的1:7号,在教学实践中相应地采取了穿插生化发展史、联 系医学实际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R34 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249(2008)03—0278—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一门 必修课,教材内容近几年变动较大,按目前国内外流 行的主要教材,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包括蛋白质、 酶、核酸、糖类、维生素等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与功 能,大分子的生物氧化分解与生物合成,DNA复制、 转录、翻译、基因表达的调控及细胞信号的转导以及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常规技术等内容。这些内 枯燥的理论丰富起来。如三羧酸循环是整个代谢部 分一个枢纽性的内容口 ,这一代谢基本途径的阐明 是Krebs HA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英国做出的。 但三羧酸循环的发现有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20 世纪30年代初期,虽然肌肉容易氧化柠檬酸、琥珀 酸和苹果酸已不是什么秘密,但对细胞内这些氧化 反应和糖的氧化反应之间的关系,却知之甚少。根 据当时的资料,可以确立一个由柠檬酸经七步反应 最后产生草酰乙酸的反应系列,前面每一步反应的 一容的总体特点是抽象、深奥、枯燥、繁杂,信息量大, 重点、难点和疑点较多0 。和其他医学基础学科相 比,历年来学生普遍对这门课感到“恐惧”。在长期 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 主要在于两点:一是物质代谢部分内容太多太琐碎, 难以记忆;二是分子生物学部分内容太抽象,难理 种有机酸产物,是后一步反应的一种反应物,可以 把它称之为反应链。Krebs总结分析了前人在与呼 吸作用有关的化学物质的化学结构及其变化和自己 的实验结果,给这条反应链加上了自己发现的、最关 解。如何解决好这两难,使同学们既能学到有用的 键的一步:即草酰乙酸和丙酮酸结合可以变为比它 多两个碳的柠檬酸,从而提出柠檬酸循环的设想,在 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这样把一个庞大 的三羧酸循环给分解开了,学生在学习记忆时感到 知识,又不至于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呢?我们提出 了“轻轻松松学生化”的口号,把枯燥的内容丰富起 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 与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 轻松多了,而且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 培养了学习兴趣,同时又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2联系医学。联系实际 果。具体来讲,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改革。 1 融入生化发展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讲,热爱才是最好的 老师。”对学生来讲,要学好一门课,就必须对它产 生浓厚的兴趣。所谓求奇,就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穿插一些生物化学 家的故事或生物化学史,使学生结合生物化学史将 人体的大分子的生物氧化分解和生物合成直接 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如果在讲述这些分解合成 反应的时候穿插一些医学知识,不仅能更好地理解 体内代谢过程,也能为今后的医学专业课程打下扎 实的基础。如在讲“一碳基团”时,叶酸是个重要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