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应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应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2023-04-10 来源:乌哈旅游
2013年2月8日 经验交流 小学语文应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文/李坤 摘要:新课程改革让广大一线教师欢欣鼓舞,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开始渗入课堂中,人文性、工具性得到了统一,学生主体意识被 唤醒。而在新课改下,语文老师也感到了迷茫,到底语文课应该呈现给学生的是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 展?这也是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 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任何一¨学科的教学,都是围绕学生 生J灭学情绪。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你学了《守株待兔》这个寓言,你 这一主体 进行的,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和学生之问的互动过程。 想对这个农夫说些什么?”来作为引导,让学生在交流中去感受和 那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引导者的教师该呈现给学生 体会,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什么样的课堂呢?下面就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进行简单分析。 一2.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有多种看法 、语文课应该是情感的课堂 以《守株待兔》,种田人碰到兔子只是“一次意外的收获”,那 语文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人文性而言,着重 么,是不是一次意外的收获就可以让我们一劳永逸呢?生活中是否 点就是情感。再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来看,教师和学生在课 有这样的例子?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 堂中的交流并非是“物一物”的交流,而是“人一人”的交流互动, 去感悟,去体会,教师再点拨、引导,这样的交流才会是互动的交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基础就是感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首 流,有效的交流。 先要保证语文课是情感的课堂。 1‘教师要富有激情 三、语文课应该是开放的课堂 传统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以考试为方向标,注重 所谓“言传身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试想,如果一个教师 的是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教学活动在封闭的校 都没有精神,那么,语文课堂也就显得枯萎了。而如果教师能包含 内空问进行。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逐渐转向技能培 激情,在阅读中激情澎湃,在写作中积极乐观,可想而知,学生也 养,课堂也逐渐走向开放。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让语文课堂 会深受感染。 2.要懂得尊重学生 从封闭走向开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给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去展示自己 学生之间客观存在个体差异,而教师不能“一刀切”,要根据 教学所要做的并不是让学生读渎写写,而是要让学生学以致 学生的实际来进行要求设置。同时,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情 用。在学校环境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常见的演 感需要和心理需要,如在学生阅读中获得独特体验时给予鼓励, 讲、书法、辩论等比赛的展开,兴趣班的开展都是有效的方式。只是 然后再引导深入阅读。 3.教师还要学会“置异地而思之” 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真正落到实处。以课前三分钟演讲为例,在 低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进行选题、查找资料、组织内容等, 学生始终是学生,教师不能以教师的眼光或标准来要求学生, 还要对学生的演讲进行评价,而到了高段则可放手让学生去做。同 而要站在学生的立场 去思考问题。 二、语文课应该是交流的课堂 时,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教师可通过QQ群、微博、博客、日志等方式 来引导学生进行表达。 2.要引导学生多实践 语文要以语青教学为核心,仅仅围绕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而 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文本阅读、交流探究、互助合作等方式进行学 语文是学了用的学科,用不仅仅是在课堂一L,日常生活中的口 习过程中,学生自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此时就需要教师来引导 语交际、广告语设计、对联等都是学生实践的好方式。在教学中,教 学生,而这也是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的过程。学生在 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而设训 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去引导学生进 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构建,解决问题,形成技能,这样的交流才 行实践。 是相互的、发展的。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是融情感、交流、开放于一体的课堂,在教 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多引导、多交流、多实践,真  .1.教师耍注重通过问题来启发引导 以《守株待兔》的教学为例,该课时是三年级中的一个语言, 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应该说,三年级是学生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的一个重要的过渡 参考文献: 期,他们的心理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们许多事物仍然抱着很大 的好奇心。另外,学生们在学习中乐意自主发现,也开始具备这方 [1]李燕.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创新学刊,2012(7). [2]贺翠梅.浅谈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小学时代:教师 2009(9). 面的能力,当他们在探究中取得收获,就希望与人分享,能得到别 版,人的肯定、赞许,如果常听到批评、责备,他们会灰心丧气,甚至产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普田乡燕子小学) 口圈7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