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雷公 岐伯 俞跗(外科手术)伯高(经络 针灸) 桐君(中药鼻祖)
轩辕 黄帝 甘肃清水县
炎帝 湖南炎县
仓颉 陕西白水仓颉庙 河南虞城仓颉墓
山西芮城凤陵渡凤后陵 发明指南车 黄帝与蚩尤大战
炎帝神农 创立 中药药学 遍尝百草 死于尝断肠草
湖北随州神农架神农顶
九州:雍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荆州、豫州、梁州、扬州
扁鹊 望、闻、问、切
中国医圣 张仲景·汉朝《伤寒杂病论》 辩症论治
明朝 李时珍《早本纲目》
孙思邈 《千金药方》、《千金翼方》
中国中医基础
1、《黄帝内经》2、《伤寒杂病论》3、《本草纲目》
司马迁《史记》15个春秋
班固写《汉书》用了20多年
王充写《论衡》 历时30多年心血
许慎写《说文解字》 花了22年
玄奘学《大唐西域记》 用了17年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
王祯写《农书》 花了15年
徐宏祖写《徐霞客游记》历时34年
宋应星写《天工开物》用了20年
顾炎武写《日知录》 花了30年精力
李汝珍写《镜花缘》历时20年
曹雪芹写《红楼梦》倾注了10年心血
孔尚任写《桃花扇》前后15年
朱起凤写《词通》历时30年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整整27年
医学 心理 礼仪 烹饪 服装 汽车 音乐 化学 哲学 茶道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气 风 热 湿 燥 寒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无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果 李 杏 枣 桃 栗
五肉 狗 羊 牛 鸡 猪
五行相生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五行相克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肾水上升制约心火
肺制约肝气上升、
胃主四肢 肺主皮毛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君主 宰相 将军 仓廪官 作强官
心是君主 主血脉 心气旺盛,血液就能顺脉周流营养全身。如果心气不足,则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出现心悸等病变现象。
肺是宰相 主气司呼吸。正常情况下,肺气的上升下降使全身气道通畅,身体内外的气得以交换,对体内的水液运行和排泄起调节作用。如果肺发生病变,会导致痰饮、水肿等症状。
肝是将军 主疏泄和主藏血 肝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和调畅情志。正常情况下,气血通畅,心情舒展,并且是脾胃运行的重要保障。如果肝功能失调,则会出现胸胁、两乳、少腹胀痛不适,头痛、心情抑郁或急躁易怒等症状。
脾是仓廪之官 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正常情况下,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健全,人
体健康。如果脾功能减退,则引起腹泻或大便干燥,食欲不振、倦怠、消瘦等病变。
肾是作强之官 主藏精 主水液 “精 生之本也”肾精气的盛衰对人的成长发育和生殖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精气对各脏腑组织濡养滋润。肾功能一旦失调形成肾虚,则出现烦躁、盗汗、眩晕、耳鸣、腰酸膝软、遗精等等病变现象。
心藏脉 肝藏血 心开窍于舌
肝开窍于目
脾开窍于口
肺开窍于鼻
肾开窍于耳
脾藏营 肺藏气 肾藏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